初涉收藏领域,从它们入手,成本低不说,还能锻炼眼力
初涉收藏领域,了解藏品的基本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真器、见实物,读书十遍不如见真品一次,这是众多藏家的切身体会,也是学习藏品鉴定的必由之路。
市场上残器、残片多是开门见山、一目了然的真货,具备一定知识的初入道者很容易辨识,收藏成本也相对较小,买回家后可作为学习研究的实物标本,从而达到锻炼眼力的目的。

收藏残瓷要有所选择
残器、残片虽然有收藏价值,但也不能见什么收什么,应看它有没有别样的历史价值?器型是否独特稀有?胎骨、发色、图案、釉水等是否具有典型性?
从中国陶瓷史的发展看,自清代嘉道以后,瓷器质量江河日下,民窑中除了商人专为营利制作的仿古器外,多无精品。
而明以前的残器、明清官窑伤残瓷、明清有特别款识的高档精细伤残瓷器、明代及清三代民窑高级伤残瓷器以及各个朝代用途狭窄、烧制量少、造型奇特的稀有伤残瓷等,皆可列入收藏范围。



残器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再生产,收藏一件,流通领域就少一件,所以说收藏起来一般说来是不会贬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