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建有多牛?凌晨上演乾坤大挪移,上万吨桥梁逆时针旋转69度

图为大桥
近年来中国桥梁不断突破技术,刷新纪录,比如港珠澳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深中通道大桥工程,让老外为中国竖起了大拇指,那么中国基建有多牛?最近中国工程师干成了一件大事,在位于广西的首条350公里高速铁路上,工程团队凌晨上演了乾坤大挪移,将上万吨桥梁逆时针旋转69度,直接引来了国外专家的密切关注,忍不住感慨中国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图为大桥
广西是中国境内山川较多,河流密集的省份,因此在广西修建基建的难度比在一般的平原地区难度高了很多,这两年为了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广西决定大力投资基建建设,计划在3年内实施151个工程项目,总投资4885亿元,力争做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因此在这份基建发展大计划中,光是高铁项目就有不少于4条。

图为大桥
从南宁到玉林的城际高铁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项目,被称为南玉高铁,这条铁路里程全长193.3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每小时,预计2023年12月完工,在这条高铁项目中,跨黎湛铁路特大桥就是一个重点项目,这座大桥的转体梁重5810吨,长99米,是全线最长的双线转体前,随着现场指挥员一声令下,巨大的桥身开始了缓慢逆时针转动。 在现场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着每个部位的转动数据,工作人员根据转盘上布置的刻度编号,速度传感器和摄像头传送的数据,实时监控和调整转体速度,保证了大桥转动的精确对接,通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施工,终于完成了逆时针转动69度,使得大桥工程的重要环节落下帷幕,这次大桥采用的转体技术,在同类工程中规模位居前列,挑战性非常大。

图为大桥
5810吨的大桥调转方向,在空中进行旋转,下面是黎湛铁路干线,如果说施工过程中遭遇意外,大桥重心不稳发生坠落,那么会对铁路运营造成很大影响,而且还会拖延整个高铁高程的工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因此工程中务必要求施工团队做到精准,细致,在这项大桥转体工程中,中国基建团队不但展示了高超的施工工艺,同时也具备非常认真的态度。 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事都是这样,像是国内修建的港珠澳大桥,无论是大桥的建设,还是沉管隧道的海下对接工作,都要求做到毫米级的精准度,如果超出工程规定的1毫米,隧道就会涌入大量海水,大桥的牢固程度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基建团队建造这种大型工程,要更加细致入微,通过这次大桥转体施工,让中国积累了在相关领域的宝贵施工经验,也为将来进行同类工程打下了扎实基础,此外这项工程也对世界再次展现了中国基建的强大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