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与负——万历援朝战争(十)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无为畅玄
从釜山、西生浦至王京共有五道可供进军。麻贵原本的计划中,庆尚南部残破不堪,粮草难以筹措,不可长久驻守,故而右三道的防守基本在鸟岭、竹岭、秋风岭等关键隘口,安东积极筹备粮草能守则守,驻防重点在三道交汇点——忠州;全罗道较完好,若粮草充足能驻扎在全州、南原、星州等南方城市作为日后反攻的前沿;闲山水军支持各水路防御,再加上各地山城要塞驻扎的朝军作为缓冲,等邢玠大军之后由南原、忠州两路进军。但自放弃公州以后,朝鲜战局全线崩溃,朝鲜水军无几,山城弃守,日军一路占领全罗,向北进军,王京驻军少之又少,形势已经坏到了极点。

日军连战连捷后胃口大开。八月末占领公州后,日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加藤清正、太田一吉率领攻清州,一路由毛利秀元、黑田长政率领攻王京。麻贵收到日军动向后,掂量着手中的军队觉得胜算渺茫,准备上报邢玠放弃王京北撤。但九月初三杨镐一到王京就下达了绝不后撤的命令,并将杨元革职发往辽阳监禁,陈愚忠杖责一百革职充军,麻贵也只能硬着头皮部署王京防御。解生、牛伯英、杨登山、颇贵四将率两千明军进驻天安,朝鲜都体察使李元翼自率朝军前往竹山扼守清州一路。

九月初七,由黑田图书助、栗山利安等率领的日军先锋正巧碰上前进至稷山附近的解生。黑田图书助正想往主力靠拢,部将毛屋主水却给他出了个馊主意,认为明朝主力已至,与其后撤被追,不如攻其不备,或许还能撑到主力到达。解生却把日军看成朝鲜流民,挨了一轮排枪后才反应过来,此时日军早已趁着火药烟幕冲了上来。虽然明军被打得措手不及,但毕竟人多势众,很快稳住阵脚并发动反击,日军先锋渐渐不支。此时听见枪响的黑田长政终于率领三千主力进场解围,后藤基次的分队又在山头来回调动故作疑兵,明军见势不妙向后撤退,日军营救目的达到也和明军脱离接触。麻贵收到求援后再派出摆赛领兵二千驰援稷山。翌日,黑田长政将五千兵分为三部:后藤基次、黑田图书助指挥左翼,母里友信、井上之房指挥右翼,自己亲自指挥两千中军,再次向明军发动了进攻。此战明军虽取得战斗胜利,亦多数伤亡,考虑到天安还驻有毛利秀元的三万日军,只得向后撤回水原,毛利秀元进驻稷山,同时加藤清正也从清州攻入镇川。九月十六,日军在鸣梁碧波津攻击朝鲜最后的水军,李舜臣率领十二艘战船与百余艘民船以少胜多,击杀日将来岛通总,但仍不敢与兵力占优的日军争锋,只得向后方撤退。

毛利秀元却忧心忡忡,虽占领稷山却吃了败仗,更有传言明军数量竟数倍于长筱合战的日军,这使他失去了攻打王京的信心。而明军士气低落得到扭转,接到捷报后杨镐又邀请李昖到汉江铜雀津参阅军事演练,大大提振联军士气。不久牢里的沈惟敬再次发挥作用,修书一封让小西行长退往顺天。加藤清正势孤,只得在九月十四由清安、青山一路退回了尚州,毛利秀元也失去呼应,烧毁稷山后经公州、文义撤回尚州。此后日军再分兵,加藤清正撤往蔚山,毛利秀元撤往梁山。

随日军退兵,在十一月二十九,邢玠率领四万援军终于抵达王京,反攻势在必行。十二月初四,军械粮草准备妥当,麻贵和杨镐率大军渡江南下扑向加藤清正的蔚山城。明军分三协,李如梅指挥左协,统兵一万六千余;李芳春指挥右协,统兵一万四千余;高策指挥中协,统兵一万六千余。此外又从三协中挑选一千五百兵,由董正谊率领经南原而下,牵制小西行长,中协吴惟忠取道彦阳,防备梁山援军。而加藤清正拼命抢筑蔚山山城,并加紧向城内运粮,直至战前,新山城才基本筑成,但粮食储备仍然较少。二十一日,明军进驻庆州举行军议。此前有情报表明蔚山城驻军薄弱,故而杨镐从右协调了卢继忠的两千兵前往太和江口防备日军援兵。

十二月二十三日凌晨,摆赛抵达蔚山城北,一番观察后发现日军防守竟然极为薄弱,率领一千先锋直接冲了进去。日军守将冷泉元满等人这才惊觉,拼尽全力也不住明军的进攻,战死沙场。此时新山城内派出的援军也抵达了战场。摆赛不想吃亏,撤马就往回赶,日军只想杀敌,跟着冲了出去。可惜他们没料到,这一冲就直接撞上了杨登山的两千骑兵,顿时被杀得大败,只能用铁炮交替掩护撤回山城。此战明军大胜,斩首四百四十余级,杨镐顺势下令,明日进攻蔚山山城。

明军没想到的是清正此时还在机张,根本就没在山城里。二十四日凌晨,清正收到山城被围的消息后大惊,连忙带着二十亲兵乘小船溜进了山城里,大大提振了守军的士气。二十四日清晨,总攻开始,左协攻城东,中协攻城北,右协攻城西,以城东为主攻方向。山城临江,清正据险加筑后成为了一所及其坚固的要塞,筑起三道防线。在明军不停地大炮轰击及步兵蚁附的攻势下,城东守将浅野幸长坚守一上午,外围工事被轰破之后,茅国器的南军才艰难突入,攻破第一道防线。此后陈寅所部随日军溃兵攻入第二道防线,清正、幸长等将领不得不亲自上前线维持士气。
此时明军的老毛病又犯了。杨镐与李如梅相熟,属北军一系,看见南军快拿下头功而李如梅却没冲入城,下了绊子。一道军令召回茅国器,所谓日军山城坚固,你部折损甚重,此时不可强攻,只需多个首级,日后整军再战。二十四日明军斩首六百六十,取得大胜,杨镐甚至向朝鲜结伴使李德馨夸下收复西生浦的海口。但大好形势已然不在,在夜间阻截了一支援军入江后,二十五日由李如梅发动攻击,杨镐也亲临战场。没有日军溃兵的协助,明军攻入二道防线的困难大为增长,连第一次攻入防线的陈寅也受了重伤被抬回王京。从上午攻至下午,明军死伤甚重,不得已收兵回营,开始了艰难的十日围城。
二十五日,杨镐把最后的生力军从彦阳调回,又让朝鲜军把日军水源给堵了,再四处搜集用来火攻的干柴。至此,明日两军开始比起了惨状。从二十七日开始风雨交加,挽救了日军的缺水困境,但粮食极缺,天气寒冷,以至于吃纸充饥、冻断手指、冻病的日军比比皆是。明军虽然粮食尚足,但是久雨不停,地面泥泞不堪难以攻城,而且同样没有御寒准备,士卒生病、马匹死亡、铠甲断裂的现象也是处处可见。此时杨镐仍不肯放弃,盖起草房,准备长期围困。
一直围到正月初二,日军东拼西凑,终于凑出一万三千兵,从西生浦出发救援清正。同日山城南岸阵地被日军占领,濒临崩溃的守军看到了希望。见此,杨镐让摆赛、颇贵、吴惟忠、茅国器带领部分军队防守江岸后,于初四凌晨展开了最后一次进攻。杨镐把所有能用的炮都拉上了战场,对山城狂轰滥炸,希冀能打开缺口。然而山城巧妙的构造让大炮无力可施,士气得到鼓舞的日军再次打退了明军的进攻。此后杨镐又收到日军六万来援的传言,只得承认失败,军队仓皇北撤。茅国器、吴惟忠在江边拼死断后才让其他明军安全撤离,而江边的卢继忠根本就没得到撤军消息,被迎上来的日军打得差点全军覆没。日军也就此止步没有继续追击。
经此一战,明军士卒损失四千余,伤者多数,丢弃辎重粮草不计其数。战事再次转入了僵持。
参考资料:
[1]柳成龙.惩毖录[M].朝鲜古书刊行会,1913
[2]川口长孺.征韩伟略[M].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
[3]茅瑞征.万历三大征考[M].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
[4]佚名.大东野乘·再造番邦志[M].朝鲜古书刊行会,1910
[5]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M].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
[6]万斯同.明史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中华书局,2015
[8]赖山阳.重订日本外史[M].博文馆,1910
[9]日本参谋本部.日本战史·朝鲜役[M].偕行社,1924
[10]李舜臣.李忠武公全书
[11]春秋馆.宣祖昭敬实录
图片来源:
[1]地图均为大东舆地图
[2]蔚山山城来源于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