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美国工厂》有感
最近几天,得知有一记录片《美国工厂》获得了奥斯卡奖,还跟中国有关,于是打算去看看,通过搜索,发现去年看过,那就再温故而知新一下吧,看完第二遍后突然感觉,为什么美国拍中国的记录片,感觉像咱们看朝鲜一样。突然顿悟,我们得知外界信息的全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剩下的才是自己一亩三分地之下的亲身经历。
抛开题外话,言归正传。美国拍纪录片剪辑手法还是过于片面,地球本来就是一个反乌托邦的世界,能者多劳,多劳多得,那么勤快又有组织活力的人又形成了新一轮的资本家和政客。这个时候就有键盘侠借《贫穷的本质》里说了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不管怎么努力也不会使家庭变的更殷实来抱怨这个社会的不公平,首先值得确认的是那些抱怨卖惨的键盘侠自己的命运是否真跟老舍笔下《骆驼祥子》的祥子一样的劳动能力,其次我们隐约被记录片误导了,未来产品制造肯定大部分都是机器加工生产,不管我们如何能劳动,好莱坞多拍几部电影,多设计几双跑鞋,编些游戏,狡猾的资本家们又你们都赚回来了,最终大部分资源分配权目前还是像美国这样的西方列强。奥巴马正确解决矛盾的做法应该是从资本家征税再分配给美国工人培养核心竞争力能在这个自然环境生存下去,而不是拍片误导是勤劳和自我牺牲然后我们跟机器人一样抢了美国工人饭碗,但奥巴马等美国政客都是是财团的代表,向财团收税可能性大还是拍个记录片潜意识告诉“外面有狼”误导一下大?最后我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想在这个反乌托邦生存下去,自己的问题自己最好正视起来而不是推给别人,否则别人获得了两倍处理问题的能力,而自己只会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