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高考历史系统复习课·真题1000·考点1-考点37.mp4

2022-08-13 23:47 作者:弦转急  | 我要投稿

197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一、填充题

1.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元谋猿人是已知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2.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3.汉朝时候,我国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包括新疆等地在内,叫做西域。

4.我国南朝大数学家祖冲之写的数学专著《缀术》,到唐朝时被定为学校的课本。中世纪时日本、朝鲜的学校,也采用它作教材。

5.隋朝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今北京),东南通到余杭(今杭州)【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全长四千多里。

6.702年,唐政府设立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

7.北宋时期,王小波、李顺领导农民起义军在成都建立了革命政权,国号大蜀。

8.1409年,明朝在黑龙江口附近奴儿干城设立奴儿干都司,管辖外兴安岭(北山)以南包括库页岛的辽阔地区。

9.鸦片战争中,在长江口抗击英军侵略的老将陈化成坚守吴淞炮台,在激战中壮烈牺牲。

10.1918年,鲁迅(周树人)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11.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残酷迫害和压榨中国人民。

12.1947年6月30日,按照毛泽东同志的部署,刘伯承、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晋冀鲁豫解放军的主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3.为了打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从1951年下半年至1952年,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了三反运动,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了五反运动。

14.古代希腊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传说是盲诗人荷马所作。

15.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奴隶制度在西欧的崩溃。

16.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教义,后来集录成伊斯兰教的经典,名为《古兰经(或可兰经)》。

17.14至16世纪,在西欧出现的新文化运动叫做“(意大利)文艺复兴”。

18.1524年至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的主要领导人是闵采尔。

19.1793年至1794年,法国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最主要的领导人是罗伯斯庇尔。1799年雾月政变后,拿破仑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20.1917年8、9月间,列宁写了《国家与革命》这部伟大的著作捍卫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21.自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两千多年来,除了少数几个时期外,统一的局面是长期的。试以此列举秦以后各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名称: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

 

二、写出下列时间的公元年代(答案写在括号内)

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      (1644年)

戊戌变法                  (1898年)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

哥伦布初次航行到达美洲    (1492年)

第一国际成立              (1864年)

开罗宣言                  (1943年)

 

三、写出下列地名的现今名称

唐代的吐蕃,今名(西藏)

北宋的东京,今名(开封)

元代的大都,今名(北京)

 

四、填图(在图上填出北宋、辽、西夏的位置)

 

五、简要解释名词

1.雅克萨之战

  1685-1686年,清朝康熙帝派出军队,对强占我黑龙江北岸雅克萨城的沙俄侵略军发动自卫反击,俄军伤亡惨重,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

2.《梦溪笔谈》

  北宋时期沈括(或沈存中)写的一部著作。这部书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3.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处于国民党统治区的北平青年学生为挽救民族危机发起的抗日救亡运动。在一二·九运动的推动下,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4.《四月提纲》

  1917年4月,列宁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四月提纲》。它为布尔什维克党明确规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5.国际联盟

  根据巴黎和会决议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国联表面上标榜“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实际上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奴役世界的工具。

 

六、问答题

必做题:

1.举出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866—1925)的重要革命活动。

(一)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

①领导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1894年)、同盟会(1905年)。

②提出和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1906年)。

③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斗争(即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论战)。

④领导和发动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

(二)在辛亥革命及其后一段时期:

①领导人民推翻清朝,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②领导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③领导“二次革命”和反对袁世凯独裁称帝。

④领导“护法运动”,反对军阀。

思考:其实记忆历史中的部分事件可以按照数学中的等差数列记忆:辛亥革命(1911年)、二次革命(1913年)、护国运动(1915年)、护法运动(1917年)、五四运动(1919年)、中共成立(1921年)。

(三)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①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现了国共合作(国民党一大)。创建黄埔军校和革命军队,推动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准备北伐,出现了革命形势的新高涨。

②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换种问法:英国工业革命开端的必要条件有哪些、与荷兰相比,英国能先开展工业革命的优势何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必要前提是什么)?工业革命的后果如何?

英国在18世纪中期首先发生工业革命,是因为:

①17世纪中期英国已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到18世纪中期,英国经过多年战争,打败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法国,变成了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强国。

②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和对本国人民的残酷剥削,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必要的资金。

③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丧失了土地,成为廉价的雇佣劳动力。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条件。

以上四项条件,是18世纪中期其他国家所未能完全具备的。

工业革命的后果(影响):

①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

②巩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形成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敌对的阶级。

③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动英国社会阶层流动和造成环境污染加剧。

④促使自由资本主义晋升为垄断资本主义,增强资本集中度。

⑤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

⑥促进思想观念更新,转变日常生活。

⑦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间接产物(因为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不协调)。

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⑨调整欧洲关系:英国因为工业革命更加强大,法国欧洲保持地位,普鲁士(德国)更加强盛;奥地利、俄罗斯、西班牙则日益衰落。

 

3.选做题:甲、乙两题任选一题。

甲、对比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说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

乙、简述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主要错误及其对中国革命事业造成的严重危害,我党是怎样纠正这条错误路线的?

甲:①辛亥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其知识分子。中国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异常软弱的(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具有对于革命敌人的妥协性。在辛亥革命时,他们不愿也不能同帝国主义彻底决裂,而是公开承认帝国主义多年来强加于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中国资产阶级又同农村中的地租剥削有密切联系(比如孙中山先生旧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土地分配方式),因此更加不愿和更加不能彻底推翻封建势力。所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但是软弱的资产阶级立即就同袁世凯妥协了。辛亥革命就这样以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妥协而失败。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1918年),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无产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五四运动的政治指导者。五四运动强烈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导火线),反对军阀政府卖国(二十一条),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6月3日以后,上海、天津等各地工人罢工,发挥了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五四爱国运动规模之巨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上的彻底性和不妥协性,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

③在文化思想方面,辛亥革命曾经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但没有提出反对封建社会制度和封建文化思想的内容。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另有提倡民主、科学,反对迷信、盲从)。五四时期,马列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出版许多书刊,对传播马列主义起了很大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次空前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自有中国历史以来不曾有过的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乙:主要错误:①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把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当作“最危险的敌人”,推行“一切斗争,否认联合”。

②“城市中心论”:要求红军去占领中心城市,号召在各中心城市举行总罢工和暴动,反对毛泽东同志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和实践。

③军事路线上:反对毛泽东同志的正确军事路线,特别表现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先是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其后是防御中的保守主义,最后变为转移中的逃跑主义。

④组织上的宗派主义: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党内斗争,派“中央代表”到各地强行推行“左”倾路线,在中央打击排挤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

⑤思想上的主观主义:突出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即主观脱离客观,理论脱离实际。

严重危害:使党在白区的力量损失几乎百分之百,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损失百分之九十。

纠正措施: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延安整风运动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从思想上清算了王明路线。

注意:1979年高考题强调左倾机会主义,如今教材往往将左倾归结为冒险主义,右倾归结为机会主义。

2022高考历史系统复习课·真题1000·考点1-考点37.mp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