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复习课】四种自以为“超越”的形而下学(1-2)

12 宗教实在论
Creationsim(神创论):121 神创论
Idolism(偶像崇拜):122 偶像崇拜
Spiritualism(唯灵论):123 唯灵论
Anti-Idolism(反偶像崇拜): 124 反偶像崇拜
121 神创论
Deism(自然神论)→ 1211 自然神论
Theodicism(神权主义)→ 1212 神义论
Monistic Gnosticism(一元论诺斯替主义)→ 1213 一元论诺斯替主义
Modalistic Monarchianism(形态神格唯一论)→ 1214 模态位格一元论
122 偶像崇拜
Traducianism(灵魂遗传论)→ 1221 传殖主义
Partialism(部分身体恋癖)→ 1222 部分主义
Fetishism(拜物主义)→ 1223 拜物教
Aionism(永恒主义)→ 1224 时间崇拜
123 唯灵论
Immortalism(永生论)→ 1231 永生主义
Reverting Spiritualism(回归唯灵论)→ 1232 回归式唯灵论
Magicianism(魔法师主义)→ 1233 魔法师主义
Renunciationism(弃绝主义)→ 1234 弃绝主义
124 反偶像崇拜
Theological Fatalism(神学宿命论)→ 1241 作为信仰的命定论
Messianism(弥赛亚主义)→ 1242 救世主义
Theosophism(神智学/见神论)→ 1243 神智论
Philotheism(爱乐主义)→ 1244 神圣的爱/神爱论
1-2 宗教实在论。它实际上是一种实在论,但他认为有两种本体性的力量/实体/本质存在,创造者(牛逼)和被创造者(菜鸡)。
- 他没有办法把场域本身/背景性秩序/这个秩序本身看成是内在不一致的。它里面是有冲突/有问题的,不存在一个整全的/背景性的规则/秩序
- 所以他还在幻想有一个完整的一个场,就会使得他们觉得创造者和被创造者同属一个整全宇宙。
- 1- 2- 1 神创论,是认为同属于一个整全的宇宙。
- 1- 2- 2 偶像崇拜,直接在我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里面就能看到,就能崇拜到那个神秘的东西,不需要去另外一个位面,
- 1- 2- 3 唯灵论,算是其中最具有反思性的 ,但还是觉得这是连续的,从我这个位面超越到另外一个位面,好像有一条路。他们就喜欢说灵性的路径、上升的路径。他们的这些隐喻当中就预先包含了他们对于这整个梯度是一个连续的/整全的一个梯度,升上去就会越来越厉害,越来越有神性/仙法/灵力。他们还是在一个仅有的一套故事里面玩游戏,整个世界就是一套故事,它没有两套故事。
所有 1-* 的,他们的特点就是他所体验到的一切都是一套故事,一个场,只不过这个场可能他们会说有不同的位面,高级位面,低级位面
- 然后归根结底只有创造者可以自由的跨越这些位面,而被创造者是不能够自由跨越这些位面的。被创造者是被束缚在较低的位面的
- 但是他们归根结底这个本体论上的2:更厉害的和不太厉害的都同属于一个场,而且有的创造者在里面它是可以隐匿的,它可以离开,离开到某个刻度。
- 但是他们对他离开去了哪里,是不反思的, ****就是他可以彻底的离开,不仅仅是不在这个高/低位面
- 比如自然神论 1211 ,或者说它不是离开,创造者本身就是整个世界的秩序的化身。
- 它本身只是自然秩序的一个化身,这里面其实就包含了就是为什么这个秩序一定要对象化,为什么一定要裂开。
- 如果能够反思到这一点,场域论就会变成 2 ,就是牛顿主义者,就变成 2- 3 或者 2- 4
1-2 宗教实在论在认识论上的演进(一)
- 121 神创论:大他者创造一切,但是创造物之间相对的关联都是比较朴实/朴质的,不会有那种神神叨叨 ,而从 122 就开始神神叨叨了
- 一切都在大他者的秩序当中,这个秩序本身不会变成某种灵异的现象/还没变成某种灵异现象
- 如果 121 在目的论上的内在矛盾支撑不住的话就会在认识论上二分,就会变得虽然还是大他者创造了一切,但是这个秩序本身的真相已经有所暴露了
- 也就是在认识论上有一种神秘的一些现象,一些值得被崇拜的/厉害的/神圣的现象的出现,所以会有偶像崇拜
- 122 偶像崇拜已经是从神创论里面挣脱出来了一部分
- 就是不会理所当然的认为神圣的秩序铺设在这一切,只不过仍然在本体论上相信有个超越者在创造一切,但是我可以用认识论的功能去捕捉这个秩序/大他者内在不一致的那部分
- 然后在自己的目的论的循环里面走到最后一个,它的内在矛盾支撑不住了就会变成唯灵论
- 123 唯灵论:依然是大他者创造一切,这个秩序/大他者的真相依然是有所暴露的。
- 但是我可以主宰我的生命体验(虽然我不能主宰我的这个本体论的地位)
- 唯灵论的口号:“我命由我不由天”它的这个“命”不是我的本体论地位,而是我的生命体验。
- 他不是说我的本体论地位是可以由我的先验我思来设定,而是承认他的本体论地位是被一个更灵性更高秩序的等级制设定的
- 就还是把一个秩序本身当成了理所当然的,然后在其中幻想顺着阶梯一步步往上走成为“人上人”,甚至和创造者合二为一
真正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不会把我和命捆绑在一起的,不会认为我在一个梯度上有什么灵性的上升的,不会有那个【势差】在那边
我没有一个天命/大他者/梯度在规定我,然后通过灵性觉醒/道德/修炼可以让我去有一个更好的体验/让我变得更真实/合一…
1-2 宗教实在论在认识论上的演进(二)
- 121 神创论 中列举了四种灵魂的伦理姿态:一开始 1-2 世界本身被创造,后来我的灵魂是否是被创造的?然后(目的论)我的伦理地位/我的抉择/命运是否是被创造的?
- 这四个阶段就是人们开始反思,因为一切都是被祂创造的,所以反思善恶…那些伦理性的事件,意识灵魂身体是否都是被创造的?
- 这是一直贯穿在 121 当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它涉及到伦理性/善恶是完美的还是有问题的。认识论上就开始慢慢裂开来,直到 122 偶像崇拜里面去了
- 121 神创论会直接导出血脉崇拜 1221 传殖主义,因为在神创论里面它会说血脉和灵魂和精神都是由祂创造的。
- 122 偶像崇拜最终走向时间崇拜这会导致长生追求 1231 长生主义
- 123 唯灵论中的 1234 弃绝主义会导致 124 反偶像崇拜
- 最高级的灵性姿态是一种弃绝状态,半神的状态,就是全都不要了,以这种方式使得灵性状态变得最高
- 124 反偶像崇拜中的 1241 神学宿命论 → 1242 救世主义
- 弃绝主义反而会变成反偶像崇拜,就是弃绝状态,变成听之任之的宿命论,听凭秩序的安排,也不去崇拜偶像了,不会把这一切当做那么神圣
- 认识论上放开,不去认识了,主体的认识论上完全抛弃进行反应的机能,把所有的痛苦当成是命,这就是命,后来又变成了,这就是爱 → 1242 救世主义
- 1242 救世主义这其实是自己成为救世主而且是在期待一个弥赛亚
- 1242 认识论上的放空,然后期待一个弥赛亚是可以解决 1212 里面正义论的问题的,就是祂是否正义。因为就连祂都下来受苦了,那我就:“唉,不管了”
- 另外 1214 模态位格一元论 也是可以疏解 1212 的这个问题的
1-2 宗教实在论对比 1-1 科学实在论 ;对比 2-* 形而上学
- 1-1基本上还是眼见为实的,1-2则是心诚则灵的,只要我足够情愿屈服于 1-2 的这个秩序:一个更彻底的统摄一切的秩序,但是是一个我看不见摸不着的更高的存在,祂派到我身上我就服从祂,或者就去寻找祂预设好的一些端倪那些偶像去拜就是了,或者不应该拜偶像,那些都是幻觉,而只是期待一个更高的更厉害的存在来救我
- 这四种姿态都是 1-* 的那部分前反思的人口,他们好让自己适配于这个 1 僵死秩序的一种方式,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意识形态,自己适配于这种社会秩序的方式
- 作者认为绝大部分以为自己超越了…都有可能沦为 1-2
- 就是 1-2 所提供的那些超越性的这些路径通通都是假的,就是那些玩塔罗牌/清明梦/出体/周易/拜…出马仙? 这些统统都是前反思的
- 1-2 的四种姿态都是前形而上学的,因为只会消费这个,而不会构造这个
- 2-* 形而上学,先要创造一个秩序,就要让两个秩序互相竞争/冲突
- 1-2 和 场 2-* 的形而上学不一样的地方在于,1-2 可以派生出古希腊哲学里面的 2-1
- 特别是 1-2-2 后面的 2-2 合力把前面的 1 顶掉了就变成了 2-1,就是变成了古希腊哲学,他们也是从神话里面诞生出来的
- 很多聪明的形而上学家都是从神话/集体的宗教崇拜里面去获得灵感,因为可以把凡俗的秩序和超越性的秩序都当成背景性秩序,但是它们是竞争关系,然后在冲突中找到新的领会整个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以及想象一种构造共同体相互关系为每一个个体在一个形而上秩序里面寻找一个位子/存在方式/地位的一整个图景
- 那么形而上学一定会建构等级制,而形而下学则会服从于那些梯次关系,自己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梯次里面的
- 形而上学创造这种梯次是无中生有的,是可以埋各种私利进去的,所以场域论为 2 和 1 的这两部分人都是同一类人,实际上在人类理智史上没有太大区别的,都是不是特别聪明的人,他们都是人类理智史在 17 世纪之前的一种人,就是前观念论的人,抵达观念论就花了 2000 年
- 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有哲学,然后花了 2000 多年,到 17 世纪才有了观念论
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是现代,现代意味着历史不是不是一条河流,流淌到这边这个样子。
而是现代意味着很多历史上的所有结构都会共识的存在于这个当下,这叫现代,它就各种历史之前的各个环节的一些东西,重新会嵌套式的出现在当下,那我们就要看清楚这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