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韩立红教授】稻作文化的特质 | 《日本文化概论》第二章 第一讲

第2章 稻作文化的特性
日本文化的基本特性:开放性和主体性
本节:生产方式
日本属于农耕文化圈中的稻作文化

特点(1)集团主义模式
(2)亲植物→人性格纤细性、勤劳
(3)对自然的顺应和万物有神
一、稻作文化和日本的集团主义
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
中国:奴隶→封建
日本:绳文结束,受中国影响,农耕文化开始形成。从石器到铁器,进入弥生时期。农耕文化圈与游牧文化有显著差异。
稻作文化,田地和用水→农业共同体:协作、团结、和睦。以家族和家族之间的协调合作为纽带。
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举动都会给全体居民集体带来麻烦,集体利益优于个人利益。甚至结婚生子都是公事。江户《预定数百个条》对农村百姓作出十条互帮互助的规定。村落就像一个家族。村八分:违反了互助条约,就等于被集体抛弃,只有火灾和死亡,集体中的其他人才来帮忙。
日本形成了强调集团主义的封闭性社会。

现在的学校、企业(如年功序列制的形成)等仍有集团主义的影子。
社会交往被固定在集团内部。公司福利:住宅、旅行、运动会、结婚、生产、丧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