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唐山书画院院长及一多书画苑理事长冯霖章亲绘作品

2023-09-13 16:07 作者:杨梓熙15010610852  | 我要投稿

冯霖章,1943年生于河北省唐山市。笔名雨林,国家高级美术师、唐山书画院院长及一多书画苑理事长。 早年从师候鞠潭先生,后得到李浴星、王雪涛等名家的悉心栽培,艺术造诣得以进一步升华。多年从事绘画创作。曾数度遍游名山大川,搜集写生灵感,开拓艺术新境界。通过潜心研究,求变图新,开创泼墨泼彩于肌理之中的画风。气度隽永,神机多变,达到力 、韵与节奏为一体的艺术风格。对大自然的长期观察和领悟,使其作品纯净自然、天真烂漫、妙境天成,深厚的学养又增添了作品的厚重和人文气息。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并被广泛收藏。 冯霖章的现代工笔泼彩画风的核心,是具有极高难度的“其行迹为山为石”(冯霖章《题画》)的泼彩技法。 (一)泼彩是可控的,而非可遇不可求。 泼彩会在画面形成肌理。泼“最足发画中气韵。”(沈宗骞《介舟学画编》) “由于肌理与客观物象在形象上、质感上的巧合、贴切、逼真性,因此,肌理具有状物的自然美。 由于肌理的肌痕不同于非肌理的笔迹,天工巧成呈现的幻化、变异、奇特性,因此,肌理具有悦目的抽象美。 由于肌理的意象功能更容易唤起联想、想象、幻想的共鸣,因此,肌理具有传情的形式美。”(贾维泽《我的泼彩工笔画——走进深山的足迹》》)

“任何一个作者,也只有在同肌理形成之间结成一种可求、可控的主动关系时,肌理才会在构成思想方面发挥作用。”(同上) 冯霖章认为泼彩是“天工”,对这种天工巧成的肌理,他运用的得心应手。绝非毕加索那种“当我作画时,象从高处跌下来,头先着地还是脚先着地,往往事先并不知道的”(吴冠中《追求天趣的画家刘国松》)。 这种对于肌理运用高超的驾驭能力,正是冯霖章“其行迹为山为石”的泼彩技法之难度所在。而“泼”中求“工”,“泼出工笔来”,使微观肌理“能用放大镜看”(冯霖章语), 难度更大。 (二)泼彩汲取了西方印象派绘画某些元素。 冯霖章将印象派绘画粗放的油画笔法,与自己豪放的泼彩技法相关

唐山书画院院长及一多书画苑理事长冯霖章亲绘作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