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凌晨5点,我家的贱骨头又溜出门了,我一边恨一边抹眼泪

2021-04-11 00:46 作者:旺旺屋  | 我要投稿

-01-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款父母,退休后最大的乐趣就是省钱。


那种为了一斤鸡蛋,可以天不亮就去排队的省。


为此,我跟爸妈吵了再吵,但最后,失败的居然是我。


而且,输得心服口服。


-02-


我和爸妈的战争,发生在他们退休之后。


自从他们赋闲在家,感觉比上班时还忙。


每次打电话,十有七八不在家里,而是在外面疯狂购物。


千万别以为他们终于想开,开始真正享受生活了。


恰恰相反,哪怕是为了买瓶酱油,他们也不惜花上大把的时间,把各大超市逛个遍,从中找到折扣最低的。


-03-


最令我头疼的是,从前上班时,他们还关心天气预报,看看新闻联播。


退休后,他们整天四处转悠,只接那些超市打折的广告宣传单。


然后,戴着老花镜,横向纵向比对,各种口算心算之后,拎着小布包出门去“血拼”。

有一次,两人走得匆忙,没带购物袋。


为了省掉那两毛钱的塑料袋钱,两人急中生智,一个在超市等候,另一个跑到学校门口,从那些派发校外培训宣传单的人手里,领了一个袋子回去。


我妈跟我打电话时,开心地向我汇报着他们的机灵。


那语气,仿佛不是省了两毛钱,而是赚了一个亿。


-04-


一个周末,离家8站地的生鲜超市开业。


为了招揽顾客,开业当天免费办理会员卡,每张卡送十枚鸡蛋,先到先得。


为了那二十枚鸡蛋,爸妈凌晨6点起床,坐最早一班公交车去领福利。


领完后,两人又倒了两趟公交车,送到了我家。


他们来到时,我们一家三口刚刚起床。


春寒料峭的时节,看着爸妈冻红的鼻头,和他们送来的“战利品”,我很恼火:


“天还这么冷,你们要是冻感冒了,哪多哪少?谁家缺这二十个鸡蛋?”

可他们呢,似乎根本听不进去我的抱怨与心疼。


依然兴高采烈地讲述一大早的遭遇:


“如果出门晚两分钟,就赶不上最早那班公交车了。


幸亏带了马扎,不然腿真要站麻的。


那几个排在最后面的,就没领到,这一大早的,白挨冻了……”


“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去呢?”


我忍无可忍地打断了他们。


可是,两人一边往冰箱里装鸡蛋,一边异口同声地说:“你不懂。”


-05-


是的,我真的越来越不懂他们了。


两人加在一起,每月的退休金有七八千块,但这收入跟他们的生活水平根本不成正比。


买衣服不能超过100元,我给他们买的品牌衣服,常年藏在柜子里,说等有合适的机会再穿。


然后,一年也不见他们穿一次。


好几次带他们出去逛街,我强行让他们把新衣服穿上。


结果,两人一到家,忙不迭地把新衣服脱下,然后还吐槽:


“衣服那么贵,穿在身上怕刮怕脏的,喘气都不自在。”

再后来出门,他们直接拒绝穿那些“体面”衣服,继续穿他们寒酸的“老三件”。


以至于每次带他们进饭店时,服务员都会多问一句:


“请问三位是一起的吗?”


再就是带他们去逛街,但凡稍稍贵一点的地方,他们一问价,服务员就会爱搭不理。


他们碰过的东西,也丧着脸重新整理一下,言外之意:


就知道你们不买,问什么问?碰什么碰?


说实话,每当这个时候,我是很讨厌那样以貌取人的服务员。


但也很不理解,爸妈何必把自己扮得如此穷酸?


谁有粉不往脸上擦?


但我根本说服不了他们。


他们永远有自己的理由,和根本不肯改变的执拗。


-06-


一方面,他们克己节俭;


但另一方面,他们这样什么便宜买什么的囤积,其实是巨大的浪费。


爸妈现有住房是120平。


在我记忆里,我们家一直是干净整洁的。


但自从他们退休后,家里反而变得无秩序了。


每次回去,看着所有角落都堆满了东西,我的心也塞得死死的。

平时只有两个人吃饭,可是,光大米白面就有上百斤。


而且,烧饭经常忘记按下按钮的老妈,在这方面表现出超好的记忆力。


这袋大米是充值送的,那袋是特价买的,那袋白面是积分换的……


还有卫生纸、面巾纸、牙膏牙刷,用我的话说“感觉能用一辈子了”。


至于冰箱里,简直是一个微型肉联厂。


明明一顿饭只吃几片肉的两个老人,冰箱里却装满各种各样的特价肉。


-07-


有时候,我真怀疑他们是不是欠了什么巨额债务,需要如此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2019年9月,我好说歹说,才说动他们报了“夕阳红老年团”,去心心念念的西安玩一圈。


在机场进安检时,我妈把我叫到一边,小声地说:


闺女,我和你爸的银行卡在床头柜里,密码是你生日。


万一我们有什么事,一切从简。


那些钱,是留给你和你弟的。


然后,她把我拉得离她更近一些,神秘而开心地用手指比划了一个数字:


“整整这个数呢。”

我一听就火了,用高了一分贝的声音对她说:


“能不能说点吉利话?


我是送你们出去玩,胡思乱想啥呢?”


我妈嘿嘿一笑:


“以防万一嘛,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一切皆有可能。”


-08-


那天,我把爸妈连推带拉地送进了安检,看着他们进去才离开。


可是,从飞机场出来,一个人坐在车里,我突然就泪崩了。


想想他们平日里一分一分地省,但为我和弟弟,却几万几万地攒。


那句话说得很对,如果父母还过得很苦,那我们长大还有什么意义?


我一边哭,一边把这句话发到我妈微信里,并叮嘱她:


“到西安好好玩,别不舍得花钱。”


我妈秒回:


“当父母的,天生贱骨头,心甘情愿,我要关机了。”


-09-


我天真地以为,让父母见识更大的世界,接触到那些生活极为潇洒的同龄人后,他们会有所改变。


可谁知,从西安回来后,他们居然表示以后再也不出去旅游了。


那些风景真的到实地去看,还不如在电视里漂亮。


而且,在外面吃不好,睡不好,简直就是花钱买罪受。

我默默听着,心里很绝望。


气咻咻地说了一句:


“你俩呀,就是心穷,没救了。”


-10-


然后,话还没说上几句,我妈就惊觉到家里的不对。


她用几乎是被抢劫般的语气问我:


“你把我们的东西都扔了?”


是的,趁他们去旅游,我请了家政,把爸妈的房子进行了彻底的大扫除。


你能想象吗?


冰箱里囤积了大量超市打折食品,光是冻丸子就有七八袋。


更难以容忍的是,整体衣柜里,塞满了长年不穿的衣物。


有些毛衣已经脱线了,依然不肯扔掉。


而家里但凡可以塞东西的角落里,都塞着各种塑料袋、尼龙绳,购物袋……


那个家政阿姨整整打扫了一天,家里前所未有的清爽利落。


-11-


我本想以此给爸妈一个惊喜。


谁知,我妈发现不对劲后,各种追问:


那瓶醋哪去了?


那件衣服那么新,怎么就扔了?


那些购物袋都有用,你扔了以后我拿什么装东西……


你这是调虎离山……你太过分了。


说到最后,她居然要去楼下垃圾桶找我丢掉的东西。

那天,她连晚饭都没有吃,并且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都拒绝搭理我。


后来,老公出差,我请他们来我家帮忙接接孩子做做饭,他们才肯跟我讲话。


-12-

爸妈来我家后,把他们的节俭作风也带了过来。


用小的肥皂头,装进旧丝袜里,还可以用很久;


餐桌上,他们不停地给我和女儿夹肉夹海鲜。


但他们就吃那些便宜的素菜,还美名其曰:养生。


他们来之前,我们家的冰箱里也就几颗鸡蛋和一点点肉。


但不出两天,他们就把里面装满了。


目测那些鱼蛋肉,够我们一家三口吃一个月。


看着那一拉开门,东西直往外掉的冰箱,我哭笑不得。


父母走到哪里,就把强大的囤积能力带到哪里。


更可气的是,那天下班回家,我发现家里多了一个白色塑料桶。


我爸说,这是你隔壁栋装修不要的,放心吧,已经刷干净了。


把平时洗菜、洗衣服的水攒下来,可以冲马桶。


还说:“你们年轻人不是天天提倡环保,节约用水嘛。”


望着那只格格不入的大塑料桶,我还是没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拎起桶就下了楼。

本来想扔进小区的垃圾箱,但想着他们一定会捡回去。


于是,我出门把它扔到了大街上的垃圾桶。


-13-

因为这件事,爸妈又生了我的气,提前回了自己家。


我也没挽留,反而说了气话:


“回就回吧,回去你们爱怎么买,怎么堆,我也不管了。”


然而,气话归气话,到了周末,我还是不放心他们,又回了家。


晚饭后,我们仨出去散步。


想着父母爱钱如命,我突然想逗他们开心一下。


于是,故意快走了几步,趁他们正看公交站牌时,从兜里掏出二百块钱,悄悄扔在地上。


是我爸先发现的。


两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不是骗子设下的陷阱。


可是,已经很晚了,四下无人,并不像什么套路。

他们迅速捡起钱,还问我:


“是不是你掉的?”


我说:“谁现在还揣现金。”


我以为这样说过之后,爸妈肯定就顺理成章地把这钱留下了。


想想,平时买瓶酱油省两毛钱都高兴半天的人,一下子捡到两百块,怎么也可以开心好几天吧?


但事实证明,我又错了。


-14-

拿着那捡来的钱,爸妈东张西望,各种嘀咕:


“年轻人都不揣钱了,那肯定是岁数大的人掉的,这得多闹心啊。”


“那咱等一会吧,没准丢钱的人能沿途找回来。”


然后,两个人就站在原地,左顾右盼地等“失主”。


推测着失主发现丢钱后的焦急,商讨着万一等不到,这钱该怎么处置?


而此时的我,心情很复杂。


是的,我还是小看了我的爸妈。


他们虽然买东西图便宜,但,他们绝不占便宜。


-15-

那天的恶作剧,最终以我的坦白而告终。


爸妈怪我考验他们,气冲冲地将我甩到身后。


好在,路过一家水果店正做夜间大甩卖,爸妈忘了生气,大步流星地钻了进去。


他们在一堆水果里挑挑捡捡,一边比较着原来的价格,一边问我想吃什么……


他们唯一不算的,是吃不完烂掉会损失多少钱?


而这些钱,完全可以买到适量的质量与口感都不错的优质水果呀?

而这一次,我没有提醒他们。


如果那是他们的快乐所在,我何必强行打断。


就算这次成功阻止了,那下一次呢?


-16-

第二天下班后,我在超市遇到一个阿姨。


她排队买完一袋特价绿豆,送到超市外面相识的铺面寄存,然后再重新排队。


如此反反复复,直到收银柜员都认出她来,说了她几句。


阿姨并不服气:


“你们说一次限购一袋,我又不是夹塞,凭什么不给我结?”


走出超市,看着阿姨拎着那些绿豆很吃力的样子,我忍不住想起爸妈,想帮她一把,于是决定捎她一程。


在送那个阿姨回家的路上,我问她:


“阿姨,我爸妈跟你一样,你们就不知道累吗?”


阿姨语重心长地说:


孩子啊,我们这一代人苦过穷过挨饿过,家里有粮,心里才不慌,而且我这些绿豆,也是给孩子们买的。


还有啊,老了,不能赚钱了,省一分就是赚一分。


还能省,还会算计,就觉得自己还有用,人要是没用了,精神气也就没了。”


那天,把阿姨送到家后,看着她操劳又喜悦的背影,我心里热浪滚滚。

看别人家的父母,才更懂自己的父母。


那一刻,我开始重新思考爸妈的节俭与囤积。


-17-

就像心理学家所说:


我们没有经历上一代所经历的贫穷、饥馑、匮乏;

没有像他们那样,为了吃上一顿饱饭而穷尽所有智慧和体力。


他们疯狂地精打细算,是基因般的饥饿贫困记忆在制造危机意识。


我们与父母之间,不是隔着一个时代,而是隔着一场基因的突变。


事实上,在这个囤积旧物、辎铢必较的群体背后,是一代人的饥馑记忆。


无情扫荡他们的生命经验,执着地要求他们按我们的意愿生活。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在干预他们的生活,生硬地将他们带入我们的价值领域。


当我们拒绝被父母逼婚催娃,讨厌他们对我们生活方式的指手划脚时,那么,我们应该首先停止对他们生活方式的粗暴干预。


如果这样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那么,在没有影响到别人的前提下,这何尝不是他们的权利与自由呢?


-18-


又是一个周末,我陪妈妈去超市。


为了包一顿饺子,她韭菜在市场里买,买虾仁去了海鲜批发市场,而买肉馅去了超市,因为当天打折。

怕我不耐烦,她好几次小声地赔着小心:


“要不你别陪我了,你先回家吧。”


我挽了挽她的手臂,说:


“老妈,你想怎么买就怎么买,我送你去。”


闻听此言,我妈不可思议地看着我:


“你没说反话?”


我搂搂她:“当然没有,只要你高兴,怎么着都行。”


那一刻,我妈高兴得像个被准许打游戏的孩子。


而我也在心底彻底释然:


小时候,父母宠我,现在他们老了,我也要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溺爱他们。

来源于:旺旺屋


凌晨5点,我家的贱骨头又溜出门了,我一边恨一边抹眼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