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设计 | 双港智慧市场,市井之地也能令人耳目一新!
农贸市场是城市形象的窗口
有人在里面细品人间烟火
有人在里面享受生活气息
当然
也有一部分人
在里面感受到的是乌烟瘴气
改造风气的盛行正在将农贸市场的魅力无限放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主动走进农贸市场去沾染市井烟火。
• 南昌市双港智慧市场 •
双港智慧市场的升级改造设计及智慧农贸市场的搭建由我司一体化打造。摈弃了原有的脏乱不堪,收获了更加干净、舒适、高效、先进的全新面貌。
项目概况
双港智慧市场位于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美丽的赣江之滨,与繁华的老城区仅一江之隔,与南昌市新的行政中心连为一体。
建筑为一栋地上6层的框架结构建筑物,该项目位于地上一层内,设计面积为1810.8㎡。改造范围为市场室内装修升级改造与智慧农贸系统一体化搭建。
市场位置靠近双港东大街,周边人流密集,交通便利。此次升级改造,将为周边的消费者带来更加干净、舒适的购物环境,提升购物体验。
勘察改造方向
改造前的双港农贸市场令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或另觅他选。为打造出合理并更加贴近南昌市居民消费习惯的农贸市场,佳昊设计师对南昌市双港农贸市场进行了现场勘查与询问调查。
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市场检测室未按照商务部《农贸市场建设标准》设置;
2、市场安防系统不完善;
3、市场未按照商务部《农贸市场建设标准》设置二类公厕;
4、市场原有消费不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要求;
5、市场业态混乱,未按照农贸市场建设标准进行划行归市;
6、熟食不满足卫生部相关要求设置无菌式商位;
7、市场服务设施不完善;
8、市场顶面,存在漏水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市场改造建议
1、按照商务部《农贸市场建设标准》设置功能用房,使市场得到安全保障;
2、完善市场内安防系统;
3、按照商务部《农贸市场建设标准》设置二类公厕;
4、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置消防系统;
5、市场业态分布,按照“划行归市、干湿分区”重新布局。
6、重新布置熟食业态,增设预进间,增设防尘、放蝇、防鼠等设备;
7、市场完善服务设施;
8、市场顶面进行修补,增加防水措施。
优化业态布局
△改造后市场平面布局规划图
△改造后市场动线图
双港智慧市场的果蔬经营占比较高,在业态规划中,我们先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层面上考量。将同类品种集中在一起,水产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区分,在主/次入口处设置相对弱势的业态,再通过鲜肉、水产、冷鲜区域带动人流,均衡分配市场的人气。
同时,合理设置通道和过道是农贸市场人流动线引导的关键。因此,我们将通道和过道的设置宽敞舒适,方便顾客行走和购物。
智慧系统搭建
除了市场环境的提升以外,双港智慧市场还配置了先进的智慧农贸系统。用科技赋能市场,实现数字化运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客流分析系统
每个出入口布置客流采集分析设备,对日常人流量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数据量化分析和人流动向分析。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数据更加准确。
数据分析系统
通过前端采集系统把交易信息采集到智慧农贸管理平台,然后对交易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最终形成各种统计报表、分析报表和预测报表。为市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信息公示管理系统
消费者可以在这里查询到市场的基础信息、菜价信息、商户姓名电话、市场管理人员信息、导购图、食品安全科普等,让数据更加透明,消费者更加放心。
食品安全溯源系统
在检测室里会有一台食品安全检测仪,定期对菜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实时公布在市场终端设备上。同时还能采集消费者的交易数据,与农贸市场供应商、商户信息、商品信息、检测信息相互关联,全程可追溯。
溯源电子秤在每次交易后会生成一张带有溯源二维码的小票,消费者可以随时扫描小票上的二维码查看溯源信息。
效果图展示
△主入口
市场整体选用棕色作为主色调,设计以木质质感为主。主入口处的服务台背景墙灵感来源于红色砖砌筑的马头墙。
高低错落的外形独具一格,在一片嘈杂的环境中建立起美感和秩序,并赋有专属于它独特的气质。
△市场环境△
△水产区
△光禽区
摊位的装饰风格协调统一,但每个品类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让分区更自然,方便消费者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检测室
升级后配备的农产品检测室可以快速检测到市场中售卖的菜品农药残留指标是否超标,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和快速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验收&总结
此次从旧到新的转变,意味着双港智慧市场正在顺应时代的发展,追随时代的脚步,主动创新发展和优化购物经营环境。不追求夸张的颠覆性设计,而更加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从而促进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