矸石山自燃危险分区
煤矸石是采煤及洗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处理方式是露天堆放或在荒野高山中顺坡填沟,由此形成大量的矸石山。这些矸石在长期堆放过程中易引发自燃。

矸石的自燃是一个非均衡动态发育的过程,发生自燃是因为矸石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物、炭质岩、残存煤及残余木料等可燃物质,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燃点(其中硫化物的燃点较低,碳类物质的燃点较高)时,矸石就会发生自燃。以硫化物和碳类物质的自热燃烧为标志,可将矸石自燃的过程划分为孕育期、发生期、发展期、衰退期4个阶段。孕育期是以硫化物的自热燃烧为标志,处于该阶段的区域属低温区(安全区),矸石山表面温度和周边生态环境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发生期是以碳类物质的自热燃烧为标志,处于该阶段的区域为着火区(危险区),矸石山表面出现冒烟现象,有异味,周边植被退化,内部温度快速升高;发展期是由点状燃烧逐步扩展为多点燃烧、线状燃烧、面状燃烧,矸石山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可见明火,有刺鼻气味;衰退期时矸石内可燃物已燃烧殆尽,矸石山表面仍处于高温状态,但冒烟和异味已明显减少,处于发展期和衰退期的区域属于高温区(高危险区)。
徐州吉安矿业科技的技术团队结合十年来井工煤火治理经验,提出矸石山火灾治理整套技术,包括高温区域精准探测与划定,精准定向注浆降温,边坡快速护理。整套技术具备动静小、工期短、效果持久的显著特点。通过山西、江西、新疆等多个地区多个不同类型的项目实践,充分验证了该技术体系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亚辉,李青青,姚兴柏.矸石山自燃危险分区及治理措施研究[J].陕西煤炭,2023,42(4):101-1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