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让父母觉得他们一无是处
从小在农村长大,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上过学,也不识字,每天就是跟庄家打交道,当了一辈子的农民;父亲是村里的小学老师,当时老师的工资很低,甚至很难养活一家人,所以父亲一边教书一边种庄家。家里经济来源有限,除了务农还必须干点其它的,父母开小卖部、收过捡过垃圾、摆摊卖过菜等只要是能干的基本都干过。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辛酸寒苦把我们兄弟俩拉扯长大,希望我们能够成才成家成业。
哥哥学习不好,高一就不想上学了,家里不同意,因为在父母眼里上学是唯一的出路,不上学就意味着一辈子没什么出息。所以当时哥哥执意要退学打工的时候,父母很是失望,虽然知道哥哥学习不好,可能考不上什么好大学,但是家里还是不希望他退学打工。当时家里笼罩着一股失落的气息,把我压的喘不过气来,父母的失望就像是阴沉沉的天气,有一种说不上的难过。其实哥哥退学打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里供我们俩上学实在是太难了,所幸还是不上了,只供我上学算了,这样也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以前的生活真的是太难了,竟然把人逼到这种地步,现在回想起来,还不由的流下眼泪。
当时那个年代农村的确是很穷,大家都是省吃俭用,过着苦日子,虽然穷但是父母仍然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我们的童年依然很幸福,因为很容易满足,一根冰棍一包饼干不舍得吃,所以可以吃很久;泥巴可以当玩具,树叶可以吹口哨,豆包可以踢一下午,河里捉鱼可以捉一天,挂历还可以做风筝在春天放飞,过年的一身新衣服可以高兴整整一年,还可以在麦场里看满天的星星,每天是听着蛐蛐叫声入睡的,早上是麻雀叫醒的,每天虽然很累,但却很快乐,也许这就是没有烦恼的童年吧。
第一年高考没有考上大学的时候,父母坚定的让复读,我没说任何话,自己悄悄的过完了那个夏天。第二年当大学通知书寄到家里时,父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虽然我只是考上了大专而没有考上本科。
看到父母的笑容我内心感到无比的愧疚,可能父母觉得有个大学上总比没有的强,也或许父母觉得我的未来能有个安安稳稳的工作就可以了吧。为了上大学母亲还特地买了一块布找人给我做了一条裤子,父亲带着我去“人民商场”(赶大集的地方)买了两件衣服各鞋子,说上大学穿的体面点。回想起大学以前除了过年买件新衣服还真没怎么买过衣服,都是拾哥哥或者亲戚拾到下来的衣服穿。我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小舅给买了一件红色的体恤,一直到了高中毕业还穿着,直到实在不能穿了才把它用来垫了小兔子的窝。想想父母好像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穿过新衣服了!
我还清楚的记得父亲坐火车送我上大学时的情景。第一次过火车,心里充满了期待,绿皮火车,没有空调,只有头顶的风扇在不停的转来转去。没买到坐票,和父亲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上火车时车上已经挤满了人,里面很热,也没地方坐下,挤了半天找了个空位放下行李让父亲坐在行李上,父亲让我坐,我说我去车厢连接处凉快凉快。火车开动了,车厢才变得凉快点。透过车窗,我和父亲欣赏着远处沿途的风景。到了换乘下一列火车的时候,我们没有提前买票,在站台内,我和父亲提着大小包寻找着去往西安的列车,父亲问了好几个服务人员都摇头说不是,我和父亲都以为不是,后面才知道是因为我们没说普通话,服务人没员没听懂所心摇头说不是。最后列车快发车的我和父亲还在急的乱转,服务人员看我们在乱转就问我们还上不上车,我急忙用蹩脚的普通话问是不是去西安的,服务人员说是,快上车吧,马上就开车了。就这样才急忙扛着行李上了火车,差点错过了。现在想想当时第一次开口跟别人说普通话真是太尴尬了。
这列火车比上一下绿皮车要好很多,车内有空调,很凉快,也没有多少人,有很多的空座,和父亲就在最近的一个坐了下来。列车员过不要我们补票,两个人好像是两百多,比我们上一个绿皮车要贵很多,父亲从上衣内口袋掏出一叠钱,一百元的大钞没几张,这一下子给了他两张,瞬间感觉很奢侈很破费。现在天也黑了,从中午坐车到现在一直没吃饭,父亲问我饿不饿,我说不饿。列车员推着小推车过来的时候父亲买了两桶泡面,给我一桶,我给父亲接上热水,当时第一次吃桶装的泡面,味道真是太香了,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泡面,吃的一点没剩,汤都喝的干干净净。已经很晚了,我贴着玻璃看向窗外,外面漆黑一片,远处的房屋亮着点点灯光,我在想房子里的人一定很幸福,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家里。第一次出远门,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已经想家了。转过头来看到父亲已经趴在小桌子上睡着了,我就坐在对面,没想到父亲都已经满头的白发了!此时父亲离我是如此的近,近的让我有种恍惚的感觉,从来没有这样端详过父亲,哦,原来他已经老了!悲伤的情绪一下了涌上心头,愣了片刻便把头扭向了窗外,伴随着窗外的黑夜陷入了无限的沉思。
后来在大学应征入伍去新疆当了兵,坐上去军营的列车后才给父母打电话说我去当兵去了,父母一听非常的惊讶,母亲还哭了,说好好的学不上,去当兵干什么,那么辛苦。其实我知道,我这个大专上下来也没什么出息,白白浪费父母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还不如去当兵,一是给父母减轻压力,二是还有机会考军校。我把第二条跟父母说了,让他们不用担心,部队会很好的。每个星期给父母打电话,说部队很好,吃的好穿的好,每周都有鱼、有鸡、有肉,不用担心。
之后果然考上了军校,消息传回家的时候,父母把乡里乡外的亲戚请到家里吃饭。我想,那时候父母的笑才是真正的笑吧,也许在父母眼里我们就是他们的骄傲。
再后来转业回老家小县城安排单位上班,开始了新的生活,也算是安定的生活了。自己在家里傍边租了个楼房住着,父母依然住在村里的瓦房里。很多次父母叫回家吃饭,总是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而拒绝了,感觉自己大了不应该天天在父母那蹭吃蹭喝了。有时候回家,家里总是让我带上些鸡蛋啊菜啊煎饼之类的,我也大都拒绝了,想着留着父母自己吃就行了,自己又不是没钱,可以买了吃。就这样父母想为我做点什么事都让我拒绝了。其实很想让父母来我这过过享福的日子,但是他们从来不来,就是住在农村的房子里。也经常给父母买点东西带过去,父母从来都是那句话:不要乱花钱,家里什么都不缺,不要乱买东西了。
有次下班吃完饭我沿着小区周边散步,碰到母亲在小区门口卖自己种的葡萄和菜,我就跟着一起卖。母亲跟傍边的聊天说这是我的二儿子,以前当兵,后来回来在哪哪哪单位上班。别人都说我母亲命好,有我这么一个好儿子,我一听就在那傻笑,母亲也笑呵呵的很开心。突然母亲电话响了,说是村里一个考上大学了,请客吃饭,叫母亲过去吃饭,本来母亲说不去了,还要卖菜,我说我在这看着,去就行了,再三要求下,我就留下来看摊子,卖的差不多了的时候我就给收拾收拾带回家了。母亲吃完饭回来发现摊子收了就给我打电话,我说我给收了,放我这了,过了拿回去就行了。母亲来到我住的地方,进房子拿了东西就准备走,我说坐下歇会喝点水,母亲不听,就是要急着走,好像是在别人家一样,可我是她儿子啊,在儿子家坐会都不愿意吗,这么急着走?我愣了一会,母亲还是拿着东西走了,回了老家。
母亲走后,我久久不回神,为什么在我这就像是在陌生的地方一样,虽然这是我自己租的房子,不是父母帮忙买的房子,但是也是您儿子的家啊,真的就这么还愿意待吗?
回想许久,突然觉得对不起父母,长这么大了,父母真正需要什么自己都不知道。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拉扯大,等我们有出息的时候是怎样孝敬父母的?父母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买什么,买衣服、买金饰,领着吃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这是孝敬,但不是父母真正需要的。
当你有钱有事业的时候是不是觉得父母什么都不需要做了,只需要享福就对了,当父母为你做点什么事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多余了,老人家就应该什么都别做,你给他们吃给他们穿,一切都由你来养着,这就是孝敬。错,这不是孝敬,这是供养。
回想起以前,因为自以为是,拒绝了太多次父母,让他们觉得对于我来说已经没什么用了,好像我也不需要他们了,所以母亲来我住的地方的时候没有坐下,母亲并不是不想坐,也不是不想喝水,只是觉得自己在这里有点多余,而这个多余就是我自己造成的。
所以,当父母做好饭叫我们回家吃饭的时候请一定要记着,不管多忙多累都要回去,哪怕是吃一口;当父母给你带来些自家的菜鸡蛋或者咸菜的时候,请一定要拿着,不要拒绝。
不要总是给父母钱,一撂了之,这不是施舍。要陪父母,陪父母聊聊天,陪父母出去走走。父母年纪大了还想着赚钱,并不是父母有多爱钱财,虽然赚的钱不多,但这是在给你积攒未来。请多积善行德,不仅仅是为自己,更是为父母能够长寿幸福。
我们是父母的孩子,永远都是,不要感觉父母老了没什么用了,自己很强大比父母都强大,在父母面前请做一个孩子,永远不要长大。
千言万语写不尽感恩的情,子欲养而亲不待,不经意间父母就老了,珍惜当下,做好孩子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