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岁男孩罹患“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症,我该拿你怎么办

2023-07-06 18:11 作者:脐带血说  | 我要投稿



近日,一篇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团队撰写的论文在国际期刊《阿尔兹海默病期刊》发表,该论文记录了一名19岁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发病的全过程:17岁时,该男孩突然发现自己难以集中注意力。一年后,他甚至无法回想起前一天发生的事或者个人物品的摆放位置。由于记忆下降严重,他已经无法继续学业,不得不从高中退学。



这一病例出现时,诊断医生一度不敢相信,认为该病情“极为罕见”,然而经过脑脊液指标检查以及PET扫描,该患者最终确诊为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兹海默症,年轻化?


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大脑退行性疾病,多发于65岁以上老年人中间。大量的影视作品告诉我们,阿尔兹海默症会以缓慢而痛苦的方式逐渐带走一个人记忆、语言、思维、情感、行动能力。近年来,阿尔兹海默症出现了早发趋势,许多人五十多岁就出现了相关症状。目前,其已被列为继心脏病、癌症和中风后第四位最常见死因。



针对本次发现的罕见病例,论文的作者之一、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贾龙飞表示:“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我们发现了一些年轻患者。准确说以前也存在一些年轻人罹患此病,只因技术原因未能及时确认。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年轻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都存在自身的基因突变。



面对阿尔兹海默症的无差别攻击

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


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约有1000万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尽管这一数据已经十分庞大,却依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病人从出现症状到诊断,平均时间在1年以上,超过67%患者在确诊时已发展到中重度,错过最佳干预阶段



病情的不可逆,导致我们所能实现的仅仅是“早发现、早治疗”,延缓病情的恶化。目前,阿尔兹海默症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服药1-2年后,药效就显著递减,若没有更进一步的药物干预,几乎只能眼睁睁看着病情恶化。



脐带血

成为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新宠”


近年来,随着脐带血医疗的不断发展,脐带血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高分化潜能”为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打开了新的思路——


来自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神经发育学的Darlington及其团队围绕试验小鼠开展细胞治疗试验,结果显示人类脐血细胞能够改善患病老鼠学习、记忆、运动技能等方面的缺陷。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也表示,将人类的脐带血浆蛋白注入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年长小鼠体内,其记忆衰退状况也得到显著缓解



海外各医疗团队加快研究步伐,国内也不甘示弱:2021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与脐血库合作,开启“脐带血治疗轻中度老年性痴呆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试验”


家住东营的一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曾经吃了一款名为“多奈哌齐”的特效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在参加临床试验并完成输注治疗后,该患者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日常生活情况,言语间富有感情。在随后的跟踪反馈中,其MMSE评定量表(简易智力检测表)以及Moca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快速筛查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评分也在明显好转。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脐带血细胞输注治疗5人,接受治疗的患者经治疗后1月复查,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均正常,无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反应力、记忆力、定向力也得到显著改善。


科室主任李强表示:脐带血中蕴含着多种细胞、因子,它们可以通过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增强神经可塑性,增加脑内乙酰胆碱水平,进而促进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脑内受损区域的神经修复



觉醒与预防

让阿尔兹海默症“止步”


脐带血的到来,让多少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生活重见阳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疾病缺乏敬畏之心。


众所周知,65岁是阿尔兹海默症发病高峰期,疾病潜伏期往往长达10-20年,这就意味着我们至少要在40岁起就关注生理与心理的变化,比如经常记不起做某件事,或者出现挑剔、多疑、烦躁等不良情绪。


此外,预防阿尔兹海默症,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 适当运动  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50分钟运动,可以选择慢跑、游泳、太极拳等等,或者选择一些“智力游戏”如下象棋、玩桥牌等等。

  • 合理饮食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是阿尔兹海默症“易感人群”,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尽量食用少油少盐的饭菜,减少含铅、含铝等食品的摄入。

  • 保证充足睡眠 每天至少休息7-9小时,中午小睡20-30分钟

  • 不要吸烟


阿尔兹海默症让许多人难以优雅地好好生活,但脐带血的出现,让我们面对病痛的突袭不再束手无策。伴随着这份红色的温暖,一轮轮生命进程的不断演进、更替,让更多人拥有了今天,也可以憧憬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19岁男孩罹患“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症,我该拿你怎么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