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隧道六线的兴与衰——梦破碎的声音

想了很久要不要写这篇,犹豫了下还是写了。虽然显得很无病呻吟,但是这是我这几天坐隧六时交流后的一些感想。
隧道六线作为我的本命线,对它的感情自然是最深的,但是现在我每次坐这条线路,总让我难受的有些说不出来,毕竟...

那可是曾经上海公交发车间隔最短的线路啊!
这个记录我是千真万确地看到的,也正因为这个间隔使得隧六是我最早开始坐的线路之一。说到这个,就不得不聊起我奶奶的事情了。小时候她每次都会来接我放学,就算寒暑假也基本每天都会到我家来看我(有感受到长辈的爱),但是她家到我学校,她家到我家只有隧六这一条线路,从我学校到我家线路不少,但也因为她的急性子总会选择来的最快的隧六。
再早些就是我那密集的去浦西就医的频率了。除了就医,别的时候我也会坐隧六去浦西,一开始是为了去人民广场喂鸽子(那时真的好天真),到后来就是为了去奶奶或者现在年逾九十的太太家或者去上海书城买书之类的...总之我只要进市中心或者去长辈家,那个时候就一定会坐隧道六线。当然那个时候嘛,挤不上挤得上就得看造化咯。
不得不说申豪的声浪真的好好听,也是头一次让我有了隧六可以是浦交亲儿子的梦。
这梦实现了一半,至少是杨高亲儿子了。但亲儿子,也许也会黯淡下去。

当进市中心少了,上学的距离近了,学业繁忙了时,坐隧六去市中心的机会自然变少了,不过作为住在隧六路线中段的我,转眼又发现了隧六新的意义——去金杨新村。
去金杨时就是大人在办他们的事,我在看我的车。当时也一起认识了970、783、774这些线路,不过看得最多肯定是隧六。那时的隧道六线,主力好像是S2B吧。那时候我还小,并不能很分得清车型什么的,但是那些申豪(当时我觉得那时沃尔沃制造)我会永远记得。(我当时太小肯定是不会自己摄影拍车的啦)

把时间拨到我和隧六交集最多的小升初那几年,那时隧六有了当时看起来很先进也很挤的S0I以及偶尔混跑的W0G,上个车就看到一个女的在显示屏上欢迎我乘坐隧道六线...嘶,好像那时的车都这样,感觉有点瘆人。(忘了W1A是什么时候来混跑的了,我好像没见过)
但这并不妨碍我乘坐隧六的次数继续上升。很简单:年级上去了,又该去书城买书了。
不过这段时间里隧六又给我带来了很多很新奇的体验,比如和劳技老师坐一个车回家(顺便吐槽下抢课行为),比如和语文老师在一个车站等车(感谢隧六的班次密集,没让这时间持续太久)...要命啊这什么新奇体验。但是对我来说和同学坐一个车的事就很少见了,尤其是当你看到所有去地铁里的同学里面终于有个朝车站走来的人时,竟然挺感动的。啊什么他只是路过?梦早晚会破碎的。

S0I吧,我不记车号记车牌,毕竟沪D50501,50505,50507,50516,50527...太好记了吧(有没有大佬告诉我这都是几号车啊[doge])。嗯对很多奇遇就发生在50505上。
某一天下车之后,看了一眼站不下人的隧六车厢以及相比之下门可罗雀的别车,我想这车线路这么好,怎么可能会改线,怎么可能会空啊。
只是现在走去昌邑路地铁站的我,用行动证明了这个梦的荒谬。也许它早就破碎了
隧六吧,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直在改线的边缘疯狂试探,总有各种小道消息说要改,但至少在当时就是没有一次官宣。(难道是我的小道消息来源过于不靠谱?)
换了W0J之后的隧六依然很挤,但是肯定没有以前那种辉煌,偶尔混跑的几辆S0I好像在提醒我:醒醒,我们已经是最后的客流顶峰了。

W0J开始还好,到后来开发了自己的特殊功能:听声辨位 ,指一听见鬼叫就知道是隧六来了。也许是上南看不惯隧六的鬼叫过于孤独吧,后来安排了787捡了点W0J,好了,商城路热闹死了。
W0J这车真不行,到了我宁可多等970的S0Q或者819的S0S也不坐W0J的程度。鬼叫只是一方面,主要是你这反车迷座真的让我很想S0I啊。而且这车后山坡度过于陡峭,座位也不能算多,想着杨高给到隧六完全就是因为它在当时新吧。
因为我对它的感情,所以真正意义上拍的第一辆车就是隧六W0J,第一次投稿也是隧六,本命也是隧六,反正我的生活轨迹就全被隧六cover了,所以什么第一次全给了隧六。

上面是我第一次投的稿

上面两个全是在隧六上想出来的鬼主意。

那个时候来混跑的有L0E,S0Q等,看到S0Q的我那时差点以为隧六有救了,只不过...

崮山路居民:走路去歇浦路坐地铁挺好的。有就医需求的人:公利医院挺好的。
本来地铁通了就挺削隧六客流的了,你还改线?那你用什么12米的车啊喂。
之前放学的时候听到这样一段对话:“你干嘛做这个车子啊?”“诶呦,今天下班早就消耗下时间,平时么肯定坐地铁的呀。”
呵呵,现在的隧六就这情况了。要客流有点,但不多。要速度有点,但也不多(不过在市区算不错的速度了)。怎么一条之前那么辉煌的线路被毁成这样了呢?这走的路线跟个贪吃蛇一样绕。
那就再看看栖山路上最后的隧六吧,我想。于是那天硬是等到了隧六人广的末班才回家。
之前想着初中毕业就再也坐不到隧六了,但是中考成绩确实比我想的略高了一些,也是凭运气进入了靠近隧六浦西段的一所高中。至此,我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全在这一条线路上。每次放学从浙江路上车时,总会想到那时在这站上车的人有多努力才能挤上这辆车,现在从这站上车座位基本可以坐到...
当然有时也会和同学一起走到人广去坐隧六,虽然对我来说浙江路选择更多(455、新川)
不过现在的隧六更多是一条穿梭于地铁之间,填补着各种其实本不必填补的空白的线路,也正因为这个我并不愿意多坐隧六。或许能活下来并且成为杨高亲儿子,或许是那个梦最后的一点残存。这点残存要是再破碎,那就是震耳欲聋的了。
在14号线上写这最后一点,说实话挺有罪恶感的。这条线对我是一个传奇,串联了我几乎可以探寻到的所有记忆与感情,只是现在这客流属实对不起这个曾经的传奇的存在,或许这就是公交的宿命?想不好怎么解释这个现象,也许能做的就是盼望那个传奇能回来吧。
你看现在车内电显都不是“杨高公交”了,变成了“杨高公司”,有必要分的这么清楚吗?
现在的隧六主力是九系S2A了,想到它之前用过的油车S2A,总是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隧道六线曾经那个上海发车间隔最短的梦,终究还是破碎了,破碎得无声无息。硬要说破碎的有什么声音的话,大概是武胜路西藏中路变成了人民广场武胜路的声音吧。
不过没有变过的那点残存是:隧道六线公交车,方向,银山路金口路。

(九系S2A的图我拍的实在太渣了,以后再补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