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这个时期,你的痛风就好了一半。

痛风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间歇期。间歇期患者通常没有症状。许多患者认为没有疼痛和其他症状是好的,因此他们终止了治疗。
1、痛风间歇期
间歇期并不意味着痛风已经好转,不必担心,而是疾病已经进入下一阶段。据统计,62%的患者将在一年内再次发作,33%的患者将在1-10年内再次发作,只有5%的患者将在10年内停止发作。随着患者发作次数的增加,发作间歇期会越来越短,疾病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和损害也会越来越大。因此,痛风治疗不仅要注意急性发作期,还要注意间歇期。患者和医生应共同努力,在间歇期降低尿酸水平,降低痛风再次发作的可能性。

此外,虽然间歇期间没有关节疼痛和其他外部表现,但患者的身体一直在发生病变。此时,尿酸盐的增加会导致尿酸盐晶体的产生。尿酸盐晶体会沉积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这种沉积也会损害患者的器官功能。
2、痛风石
痛风石本质上是一种肉芽肿样物质,由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包裹的尿酸盐晶体形成。痛风石一般在患者发病十年左右形成,少数未经规范治疗的患者在五年左右形成。
痛风结石的形成会导致患者关节局部急性炎症。关节中少量的痛风结石会导致骨软骨炎和关节绞锁,主要是半月板损伤。大多数慢性痛风结石会导致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受限和损害。

3、肾脏
痛风性肾病是痛风除关节疼痛外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痛风性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尿酸盐晶体沉积在肾小管和其他部位引起的肾功能受限。肾功能的长期限制也会导致肾脏器官的器质性疾病。
4、眼部
痛风性眼病是一种由尿酸盐沉积在眼睛各种组织中引起或不引起眼睛症状的疾病。近年来,痛风性眼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部分沿海地区痛风性眼病的发病率接近1%。目前,痛风性眼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痛风性眼病与眼睑、结膜、角膜、巩膜、眼外肌、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组织在眼睛中的沉积密切相关。

除痛风结石、痛风肾病和痛风眼病外,慢性痛风期高尿酸水平和尿酸盐晶体也可能对患者的心脏、肺、血管、神经和其他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
间歇期严格控制血尿酸水平,不仅可以降低痛风复发的概率,还可以预防这么多伴随疾病。因此,患者必须抓住间歇期,降低尿酸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