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来那么多爆款韩影背后都有她(2)

2022-12-26 16:05 作者:畫外音voice_over_  | 我要投稿

Q.在姜利官导演的《看见看不见》中创作了《两颗牙齿》。想知道配合得怎么样。


姜利官导演也是想让音乐变得不一般的导演之一。《两颗牙齿》也好像让原本平淡无奇(的画面)通过音乐添加了强烈的色彩。虽然当时因为《狼族少年》的缘故而没能一起制作《犯罪少年》,感到很遗憾。但两个题目都是“少年”呀。(笑)


Q.那么是他先来委托您的吗?


姜利官导演是相熟的电影人之一。《苹果》几年来一直没能上映,所以工作人员们变得亲近了。当时见面喝酒互相安慰,好像变得更亲近了。(笑)


Q.接下来是赵根植导演的《那年夏天》。在里面写着《去海边》《不要动摇》《头》《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等歌曲,但在原曲中并没有收录。是因为版权问题吗?


是啊。其中最重要的一首歌,结尾曲《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因为版权问题没有收录到专辑中。但是作为电影的最后一个结点,这首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选曲时,有数十首曲子,十几个人聚在一起这首歌好那首歌好的,犹豫不决开了很长时间的会,最后决定了这一首。是我个人强烈支持的歌曲,也是电影的结尾曲。


图片


Q.现在看来,制作的作品大多都是跟过去有关的作品。《老男孩》是,《两个心脏》也是,《孤胆特工》和《狼少年》中过去的场面也很重要。《寂静的世界》也与过去多少有些关联。


是吗?我主要以递进来的电影为主……也有人听了我的音乐后,用“叙事性”来形容我,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Q.所以是从导演和制作人那里……


应该是因为(他们主动)邀请了我吧。也有可能是那样。


图片


Q.接下来是赵义石头导演的《寂静的世界》。虽然是惊悚片,但又不像惊悚片,有很多感性的部分。第一次出现小偷的部分也挺搞笑的。您是出于怎样的想法去制作的呢?


我记得电影《寂静的世界》的音乐制作过程并不容易。虽然是惊悚片,但由于是带有感动元素的惊悚片,所以不能只走冷酷的惊悚片路线,也不能只走温暖的人道主义路线。感动的节奏要在中间进入,所以很难带动冷酷、理性的惊悚片。


Q.因为《老男孩》的影响,好像一直接到这个体裁的提案。


好像是这样的。


图片


Q.出现了《你是为了得到爱而出生的人》这首歌。是怎么选的呢?


这也是导演选的曲子。所以解决了著作权问题,编曲后改成了合唱版。

Q.合唱曲在原声带中也没有。


这也是因为著作权的问题。


Q.下一部作品是河明中导演的《不死的母亲》。这是个非常意外的选择。是河明中导演继《一个人的风车》之后时隔17年的作品。年纪也比较大。您是怎么去工作的呢?


当时我留学回来后第一次参与制作话剧音乐。当时与我的表姐全慧贞美术导演合作,是美国原作《情书》的话剧版。主演河尚元的父亲是河明中导演,而且通过M&F的介绍,我接到了制作电影音乐的委托。制作话剧与制作电影不同,不仅要制作音乐,还要翻译、制作道具、做各种事情。(笑)


图片


Q.还有做话剧音乐的想法吗?


比起话剧,更想做舞蹈音乐方面的事情。虽然机会还没到,但从以前开始就对舞蹈音乐感兴趣,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会尝试一下。


Q.有没有感觉到与河明中导演的代沟呢?


放眼海外电影,被称之为巨匠的不都是50多岁、60岁以上的导演们嘛,有这样的说法。他们可以包容世界,视角也可以更宽广、更深远。但是在我们国家好像不是这样。会对世代之间的协作进展不顺利而感到遗憾。《不死的母亲》的原著是已故的崔仁浩作家的小说。


工作的时候,想起了母亲,也想着奶奶,流了很多眼泪。然后将黑暗和悲伤的故事演绎得活泼、轻快,制作音乐时也非常愉快。特别是能拍出超越时间和时代的作品,我感到非常高兴。演员和工作人员的两个儿子很好地帮助了导演,所以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现在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记忆非常深刻。


Q.从歌曲的氛围来看,像《人生真美丽》一样。虽然很悲伤但是音乐很欢快、轻快。从某种角度来看,是会让人流泪的电影。那您为什么选择用明亮色彩的音乐呢?


导演也不想将故事通过新派的方式表现得很悲伤,所以他亲自在剧里进行表演,幽默地化解开了。就像《人生真美丽》一样。电影追忆过世的母亲可能看起来有些悲伤,但比起悲伤,更像是升华的情绪。我也完全同意导演的意见。尽管如此,制作音乐时还是哭了很多。看过的朋友们也都说自己哭了。这是崔仁浩作家的自传。因此,在将父母埋藏在心中的人,看电影时都会哭出来。(笑)


图片


Q.是从那时起您就开始负责纪录片的音乐的吧。从MBC纪录片《南京大屠杀》开始,您做出了怎样的提议呢?一般电视台方面提议的话不是会为了做电视剧音乐嘛。


MBC电视台的赵俊默导演看了《老男孩》后,说因为觉得音乐太厉害,所以拜托我去制作《南京大屠杀》的音乐。这是以揭露二战时期在中国南京发生的日本人暴行的书籍为基础制作的纪录片。因为内容震撼,所以邀请了曾制作过强烈音乐的我。因为当时没有电影音乐制作的工作,所以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工作了。

Q.纪录片音乐跟电影音乐好像有很大的差异?


有着很大的差异。纪录片与纪录片也是不同的,我参与制作的纪录片主要是故事的规模比较大。比起主要讲述一个人物和人们之间发生的矛盾的电影,拍摄的内容和拍摄的影像的大小都有所不同。在当时的韩国电影中,通过精彩的自然风景或无止境的雪原等航空拍摄可以轻松观看的影像并不多见(笑)。


特别是《眼泪系列》由英国BBC纪录片航空摄影专业组负责拍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不亚于发达国家的画面。看了精彩的画面,得到了灵感,而且讲述的内容也是我喜欢的关于自然的故事,所以觉得这部作品很珍贵,愉快地进行了创作。而且是以系列的形式连续4年为其制作了音乐,所以感觉非常幸运。


Q.看《眼泪系列》是在海外制作的。捷克布拉格交响乐团。在海外录音有什么区别呢?


《眼泪系列》是关于大自然的庞大故事,因此音乐的规模也要大。第一次看到《北极的眼泪》的视频,感到非常困惑。北极真的一点声音都没有。所以制作组拜托我们用古典乐器的音乐填满雪原的广阔空间。作为参考,在制作用于电视的音乐时,由于时间不足,不去录音而是用电脑制作样品声音。

如果要录制管弦乐曲,就要按照每个部分制作乐谱,让演奏者演奏,还要经过录音、混合、母带处理等过程,但时间远远不够。与电影相比有利有弊,虽然时间不够但可以不受太多干涉。如果能按时播放音乐,那真是万幸(笑),但是作为电影用的音乐在电影院上映的时候就是不同的情况了。

由于电视的音箱太小,很难区分实际演奏和假声音的差异。相比之下,电影院作为5.1声音系统的大而好的音箱,在漆黑的地方集中听,所以人工的电脑声音就太明显了。因此,首次按照作为电影院用的音乐制作费进行了管弦乐的录音。


Q.一出曲子就立马写了。


因为在电视台是没有后期制作的时间的,所以主要通过选曲。由于时间不足,在电视台音乐导演的角色是负责在音乐库中寻找符合场面的音乐并融入到影像中的工作。但是对我来说,虽然说是野心勃勃企划的纪录片,给了我充分的创作音乐的时间。但要完成管弦乐队的曲子,时间还是很短的。得益于此,现在成为了音乐制作领域速度快的选手。(笑)

Q.第2季《亚马逊的眼泪》和第3季《非洲的眼泪》有部落民的说话声,在环境方面应该很难进行工作吧?


《亚马逊的眼泪》充满了现场的声音。主要讲述了生活在原始部落的人们故事,就像看到没有见过身体一丝不挂的人类一样,是一个神奇的影像。因此,我产生了与其使用文明的副产品——古典乐,不如使用自然中那些粗糙的声音的想法。


可能是因为密林形成了潮湿的地带,所以声音很响,鸟声、动物声等听起来比较嘈杂。所以我想把音乐安静地放下来,像现场的声音一样去制作,利用最初的声音一样的乐器。翻找电脑的样本(实际录音的声音),寻找部落民们使用的乐器、动物的叫声等音色进行音乐制作,好像与内容很吻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工作上得到了便利也是事实。


Q.如果《北极的眼泪》中完全用音乐填满无声的画,那么《亚马逊的眼泪》就完全相反了?


完全相反。亚马逊本来说的话就很多,周围声音也多,所以制作音乐时可以减少,但乐器也能在那个村子里以粗犷的声音自然地被感受到。


Q.在电视台和PD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怎么办?


因为没时间撞,所以不容易撞。(笑)这就是进行电视工作的好处。幸好一起工作的PD们都很信任我,非常感谢。例如,《北极的眼泪》的PD总是会找好给音乐加进去的位置,而《亚马逊的眼泪》的PD则没有找给音乐加进去的位置。我会根据内容来决定音乐进入的位置。完全交给专门的人来处理,除了电视工作的时间比较紧迫这一缺点外,工作起来好像更轻松一些。


Q.有加入传统音乐吗?


传统音乐嘛,例如《北极的眼泪》中,因纽特人会唱 “呼麦(Throat Singing)”,这很特别。制作团队在现场录制了这个声音,并提议将其运用到音乐上。经过一番冥思苦想,最终决定用在乘坐雪橇去打猎的场面上。初期随着呼麦的呼呼声,原有的乐器马林巴、木琴等打击乐器一起演奏出了音乐。


此外,还有其他曲目因纽特人敲着鼓唱歌的活动,其中有一首弦乐器一起演奏并融入到极光出现的场面中的音乐。另外,从亚马逊带来的其他传统音乐,如部落民养小狗的声音等,周围有很多噪音,所以只能短暂地收录到OST中。


Q.对呼麦有点陌生啊。


是的,有种叫作呼麦的唱法。因为有趣,所以收录在OST中例如,用因纽特人的传统音乐表达了去打猎时的兴奋心情。


图片


Q.在金健导演的《全家》中不是作为作曲家而是作为Supervisor的角色,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Supervisor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要好好与作曲家和导演进行沟通,还要区分擅长特定音乐类型工作的作曲家来进行作曲工作。要掌握好音乐的位置和音乐的种类并提出来,这是基本。《全家》是由一起制作《孤胆特工》的工作人员作曲,《Paper Road》纪录片也是一起制作完成的。

Q.是团队的概念吗?


是啊。电影主要以团队概念进行制作。电视的话没有时间组队工作,但电影一个人去做是很难的。所以虽然每部电影都不一样,但是会和1~3名工作人员一起组队工作。

Q.苏相珉导演的《我正处在困境中》是在《热血青春》之前唯一一部您参与制作的喜剧吧。


即使是喜剧,那也是黑色喜剧。 


Q.这是独立电影音乐,环境和忠武路应该有很大的不同吧。


那位朋友是研究院出身,这是一部充满才气又有趣的作品。我担当了Supervisor。偶尔也会制作独立电影音乐。希望能向观众介绍很多好的独立电影。


图片



Q.接下来是李桢凡导演的《孤胆特工》。是部动作片,但即使是在好莱坞,参与制作动作片音乐的女音乐家也是几乎没有的吧?


可不是嘛。我从《老男孩》开始就是这样了,像是羊角锤场面的戏等等,我个人比较喜欢动作片(笑)。小时候有想过跳舞。动作戏不是能表现身体的动作嘛。当然也可以开枪射杀,但我认为这可以盛载很多东西。


《老男孩》中羊角锤的戏也是,《孤胆特工》的土耳其浴场面也是,都是3分钟长的连续镜头。最近可能因为编辑的原因,几乎没有3分钟内用一种音乐来推进的电影了。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愉快工作。


Q.很好奇李桢凡导演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和李桢凡导演谈起迈克尔·曼导演,谈起了《最后一个莫希干人》、《盗火线》、《借刀杀人》等电影。特别是在《借刀杀人》中,提到在特定场景的音乐上使用了电吉他。另外,LA的灯光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城市感印象,在电影中得以参考。《孤胆特工》中提议用吉他声来表现“都市的孤独狼”这一概念。


Q.你当时认为会成功到这种程度吗?


我没想到。忙得不可开交,从拍摄结束到上映,时间非常短。但作为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我感觉制作得非常愉快。


Q.插曲是制作的吗?


除了片尾曲以外,都是我们音乐组制作的。片尾曲虽然从初期开始就提前开始制作,但由于歌手、音乐人以及制作费用等方面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所以加入了曾参与预告片制作的乐队Mad Soul Child的《Dear》。


图片


Q.之后马上创作的作品就是赵圣熙导演的《狼族少年》,这部作品也成功了。讲述了60年代过去的故事,不是现实的而是奇幻的故事。电影是这样,音乐也是这样去完成的吗?


是的,首先是以奇幻为基调。


Q.这里好像也是在捷克录音的。这是首次作为故事片上映。


你很了解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到目前为止(笑),在一位同事去录音时顺便录的,可以一起用到这样好的条件还是很幸运的。(这样的录音条件)至少要在一个月前进行预约录音。

Q.后半部分好像有些工作的时间了。


工作的时间并不长。感觉电影音乐的制作时间一直都不太长。从编辑结束后开始,不会给音乐制作期限太长的时间,而且很多时候因为无法预测日程而无法进行录音工作,非常偶然地预约了金俊锡音乐导演录音的日子。再加上跟着录音,才有可能实现的。得益于此,声音变得更丰富了。


Q.当时,金俊锡音乐导演因为什么工作去了捷克呢?


是电视剧。听说电视剧可以提前录好音,所以可以安排好日程。


Q.电影刚开始有搞笑的感觉。还使用了口风琴。后半部因为使用了很多打击乐,所以有恐怖的感觉。音乐的广度很大,但是均衡起来应该很难吧。


这让我很辛苦。前半部和后半部的电影色调差异很大。虽然制作过程并不轻松,但是两位主人公的爱情主题从初期开始就一直保留着,为了不让上下半部感觉像不同的电影一样,努力保持着统一性。


图片



Q.朴宝英演唱的《我的王子》不是主题曲嘛。赵圣熙导演做了哪些指示呢?


赵圣熙导演已经在剧本上写了歌词。原以为歌词有点肉麻,(笑)翻翻以前制作的音乐中积攒的,突然想起了现在的《我的王子》。我觉得旋律可以简单地制作出来,应该很适合业余歌手创作的音乐这个设定,所以加上了歌词,制作了歌曲。该音乐是在电影开始之前制作的,朴宝英接受了2个月的吉他学习。

Q.是演员亲自演奏的吗?


是亲自演奏的。虽然练习了那么多次,但一到拍摄当天,演员就开始紧张了。即便如此这也是多次拍摄中的一个,尽管出现了失误,但还是被剪辑到电影中去了,导演说出现一点失误更自然。


Q.您觉得赵圣熙导演怎么样?


赵圣熙导演专攻视觉设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中间要求的内容非常详细。第一次见导演时,以早上正巧在路边看到的小猫的动物故事作为聊天的开端。他对我制作的《眼泪系列》很欣赏,通过里面的动物故事讲了很多事。在那里达成了共识。从某种角度来看,电影的主人公也是动物和人类之间,中间人般的存在。

在制作过程中,后来把故事脚本制作成和电影片段一样的视频,导演还亲自为每个人物加上了台词,还播放了音乐(笑)。虽然是参考,但是韩国好像也会像好莱坞一样进行创作了。尽管如此,还是按照韩国人以韩国为背景的画作,以全新的心态进行了创作。


Q.刚才也提到过,请再详细说明一下刚才说的Temp Track。


就是Temporary Track。在好莱坞的主流制作方式,就是“用于参考的音乐”。这个系列是这种音乐,那个系列是那种音乐等等,找可以预览的音乐提前粘贴好,韩国最近也要求以这种方式制作音乐。有时编辑室还配有音乐库,可以边粘贴现有的音乐边编辑。不是看着编辑脚本,凭空找到灵感作曲,而是从用类似数据库里整理的现场音乐中选择合适的音乐贴在编辑脚本上。


Q.在定好放音乐的位置时……


是的,可以说是在告知播放音乐的位置和种类,但是好莱坞电影本来就有已成形的公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这个工作方式是通用的。韩国好像也在逐渐改变工作方式。


Q.所以导演才会要求用现有的音乐来展示。


对。用语言来表达音乐是很莫名其妙的事情。例如,在特定的节目单中如果要求播放“悲伤的音乐”,那么为了传达这些内容,有非常多样的音乐表现方式,所以很难用语言来解释。因此要亲自挑选有看头的音乐,放在视频里观看。这样虽然会有帮助,但是参考过多的话也会出现模仿的情况,因此有必要了解导演的意图,以新的接近姿态进行音乐制作。


(未完待续)


翻译 / 柠檬  排版 / 优琪

你们的 “点赞”、“在看” 、“评论”、“分享”

就是小画(mai)前(zhou)进(bian)的动力^^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版权归拥有者所有

*禁止二改二传截取部分,谢绝任何形式转载,请勿摘抄复制


画外音VoiceOver

微博画外音voice_over_

微信号voice_over_

B站畫外音voice_over_

投稿p78i6n@163.com


原来那么多爆款韩影背后都有她(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