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看的中国电影,个人推荐总结向。

不定期更新,但是是纯粹的个人总结,后期也会接续出推荐。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按照时间线来进行编排,分成解放前的电影,49年-79年每年推荐3-4部,79年之后,每年推荐10部。
解放前的中国电影:
写在前面,解放前的中国电影,创作的主力军只有那么几个,看这个时期的电影,需要记住的几个人,因为就是这几个人可以说构织成了民国时期的娱乐圈,名人圈,研究他们的人物传记、风流韵事,也和看民国时期的老电影一样了。注:民国时期的电影基本上都是黑白电影,有一些还是无声电影,且时间久远,观看体验不是很好哦。
导演:
但杜宇,代表作:《盘丝洞》,《续盘丝洞》,《豆腐西施》,《东方夜谭》
费穆,代表作:《城市之夜》、《孔夫子》,《生死恨》,《浮生六记》,《小城之春》
郑正秋,代表作《桃花湖》、《红泪影》,《玉人永别》,《自由之花》,《热血忠魂》
郑万里,代表作《民族万岁》,《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
演员:胡蝶,阮玲玉,殷明珠,郑小秋,夏佩珍,龚稼农,白杨,白云,舒适,周璇,陶金,金焰。
1《定军山》

导演:任景丰 主演:谭鑫培 上映时间:1905年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初中历史课本上都有的介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这自然是要排在最前面的了。《定军山》是一部戏曲电影,于1905年上映,总时长30分钟,同时,拍摄《定军山》这一剧目在当时具有着更深层次的意味,都懂。且这部电影是只用了一架手摇木壳制摄影机来进行拍摄的无声电影,到现在已经没有拷贝资源可以观看,但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却是独一无二的,故而放在本篇最首。
《桃花湖》

导演: 郑正秋 编剧: 郑正秋 主演: 胡蝶 / 郑小秋 / 夏佩珍 上映时间:1930年
遗产争夺战的故事,剧情曲折有延伸。(有一说一,这个电影说明书的印刷还是有点吓人。)
《红泪影》

导演: 郑正秋 编剧: 郑正秋 主演: 胡蝶 / 郑小秋 / 夏佩珍 / 龚稼农 / 高倩苹 上映时间:1931年
民国时期的爱情电影,可以看到很多爱情剧故事情节,最后是大团圆结局,基本上是桃花湖的原班人马。(自古套路得人心,百拍不厌。)
《神女》

导演: 吴永刚 编剧: 吴永刚 主演: 阮玲玉 / 黎铿 / 章志直 / 唐槐秋 上映时间:1934年
这是一部绝佳的电影,也是阮玲玉的代表作品之一。故事讲述了在1930年代的上海,由阮玲玉饰演的贫苦女人为养活儿子沦为暗娼,并不幸被一流氓看中霸占,她几次试图逃脱流氓的控制,均告失败。而当她的儿子到了入学的年龄,她不想因为没钱使儿子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便继续拿身体挣钱,而且还仍旧受着流氓的压迫。
然而她的身份被其他学生的家长得知,众人联合向校方施压,要“妓女的孩子”退学。校长通过家访,知道了女人的苦楚,决定让她的儿子继续在学校读书,但学校董事会仍决定将其开除。而女人为使孩子能继续念书,想要拿自己偷偷积攒下的血汗钱准备离开,不想她这些钱也已被流氓偷去赌博输光,最后女人失手打死了流氓,狼狈入狱。在幻想着自己儿子的美好未来中结束这一生。
神女是对阮玲玉饰演的角色形成反差,进而衬托出神女之高洁,灵魂的纯粹与神圣。
《新女性》

导演: 蔡楚生 编剧: 孙师毅 主演: 阮玲玉 / 郑君里 上映时间:1935年
阮玲玉的另一部代表作品。搭配的男主郑君里也是很优秀的一名演员、导演。如电影名所言,故事主要描述的就是阮玲玉所饰演的女主所在30年代所遇到的新希望与新困境,那是新女性的代表。故事情节是悲伤的,与神女的悲伤不分上下。而民国四美之一的阮玲玉的一生也是悲伤的,16岁出道,25岁选择服安眠药自杀,生命戛然而止。如果有对阮玲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观看由张曼玉主演的《阮玲玉传》,较为全面的展示了阮玲玉的曲折一生。
《夜来香》

导演: 程步高 编剧: 程步高 主演: 胡蝶 / 赵丹 / 舒绣文 / 尤光照 / 顾兰君 上映时间:1935年
阿香经常在舞厅门口叫卖夜来香,邻居梅生是阿香的好朋友,阿金很喜欢梅生。经常到舞厅的邹少祥一日看到阿香长相可爱便借故接近她,阿香因为受金钱诱惑渐渐喜欢上了邹少祥。阿香的父亲知道女儿和富家子交往后,一气之下把女儿赶出了家门,阿香无奈只能和邹少祥在一起,但不久就被抛弃。阿香回到家乡后,发现梅生已与阿金结婚,阿香的父亲不久也去世了。战争爆发后,阿金死于战火,为了生存,阿香只好再去卖花,梅生去做苦工。一天,梅生受重伤住院,等到阿香拿着好不容易挣来的钱赶到时,梅生已经死去了。
《风云儿女》

导演: 许幸之 编剧: 田汉 / 夏衍 主演: 袁牧之 / 王人美 / 谈瑛 / 陆露明 / 王桂林 上映时间:1935年
风雨飘摇时代下的风云儿女。
辛白华(袁牧之 饰)和梁质夫(顾梦鹤 饰)是学生时代的好友,九一八事变后,他们逃出了东北故乡,来到了上海。两人租住的公寓二楼,住着少女阿凤(王人美 饰)和母亲过着相依为命的艰苦生活。白华十分同情阿凤的处境,常常在明里暗里帮助母女两人。白华邂逅了富商遗孀史夫人(谈瑛 饰),两人坠入了情网,与此同时,梁质夫却因为参与了革命活动而遭到了逮捕。白华将阿凤送往学校深造,阿凤加入了歌舞班,开始演出一些红色剧目。在观看了阿凤参演的《铁蹄下的歌女》后,白华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然而,他还是无法放下自己同史夫人之间的感情。
《义勇军进行曲》是该部电影的主题曲。
《木兰从军》

导演: 卜万苍 编剧: 欧阳予倩 主演: 陈云裳 / 韩兰根 / 黄耐霜 / 刘继群 / 殷秀岑 上映时间:1939年
由中国传统民族故事《花木兰》改编而来,这部电影在当时引起了极为广泛的社会反响,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忱。
《民族万岁》

导演: 郑君里 编剧: 郑君里 主演: 陶金 / 舒绣文
《民族万岁》由郑君里编导,韩仲良摄影。据郑君里的儿子郑大里介绍,《民族万岁》长达90分钟,是他父亲历经3年、跋涉数千公里拍摄的一部抗战片,陶金、舒绣文等明星为此片担任了解说。新中国成立后,这部纪录片在哪里一直是个谜,也成了郑君里的一大遗憾。而大陆也一直没有发现这部抗战纪录片。为了寻找这部纪录片的下落,郑家经过多方打听、努力,并在台湾同胞的相助下,终于获悉此片早已被封存在台湾的中国电影制片厂。
最终,这部纪录片几经曲折回到了郑君里的家人手中。郑大里还在家中找出了父亲在1939年4月7日到1940年1月15日所写的日记和此片的解说词,并找到了一张父亲1939年在青海拍片时的照片。《民族万岁》气势宏大,反映了中国西北、西南地区等少数民族支援抗战的事迹以及风土人情等。其中,各族同胞为抗日前线将士捐献粮食,苗族同胞在崇山峻岭中开山修路等,内容十分感人。当时,英美等西方国家放映的有关修建滇缅公路的历史镜头,也是取自这部纪录片。
郑大里介绍说,1940年郑君里在重庆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任新闻影片部主任,随后赴中国西北、西南拍摄各民族团结抗战的长纪录片《民族万岁》,一直拍摄到1942年底,甚至远赴滇缅边境拍摄直至印度的加尔各答。当时中国远征军的抗日名将孙立人看到了郑君里等冒着敌人的炮火拍摄镜头,十分感动,还特地接受了摄制组的采访。走进这部纪录片的高级将领还有:冯玉祥、朱绍良、傅作义、黄旭初等。在青海,郑君里还组织摄影队的伙伴和当地人士,共同演出了由他导演的独幕抗日话剧《最后一计》。
《孔夫子》

导演: 费穆 编剧: 费穆 主演: 唐槐秋 / 张翼 / 司马英才 / 裴冲 / 屠光启 / 李景波 / 苗祝三 / 徐立 / 慕容婉儿 上映时间:1940年
从1937年11月底上海沦陷,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止,历史上称为“孤岛”时期。那时期的上海租界,政治环境极其险恶,张善琨以古装片《木兰从军》(1938)借古喻今,轰动一时,掀起了古装片的热潮,但很快就被大量粗制滥造的才子佳人民间故事古装片所替代了。
在孤岛影坛的一片混沌中,费穆和民华公司主持人金信民、童振民,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和巨大的资金去拍摄《孔夫子》,可以说是众醉独醒,逆流而上。《孔夫子》是民华的创业作,影片沒有慷慨激昂振奋人心得戏剧性,倒处处透露出悲怆的情怀。作品中的孔子身处衰世,先后困于奸乱,绝粮陈蔡,弟子死难,家人凋零,落得孑然一身却仍与世抗衡,节高气傲。《孔夫子》绝不是一部讨俏的电影,在华语电影大片横行的今天,費穆在「史」与「剧」之间的思考、对电影美学方面的探索,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青年中国》

导演: 苏怡 编剧: 阳翰笙 主演: 白杨 / 陶金 / 魏鹤龄 / 钱千里 上映时间:1942年
故事讲述在一九三八年,一支战地服务队来到陈家镇宣传抗战,但由于怕抓壮丁,镇上所有的青年都躲进了深山。孙队长了解到村民躲起来是受到张保长的鼓动,但是做张保长的思想工作并不成功,因而用实际行动来争取到了村民的信任。不久后,日军偷偷进犯陈家镇,孙队长组织村民配合部队与敌人抗争。接到命令上前线时,村民们拿着特产来为他们送行。
《热血忠魂》

导演: 程步高 / 李萍倩 / 沈西苓 / 吴村 / 徐欣夫 / 张石川 / 郑正秋 主演: 高占非 / 郑小秋 / 龚稼农 / 赵丹 / 王献斋 上映时间:1935年
学生吴啸文﹑陈钟﹑周洁﹑华振民及其未婚妻冰玉在听到日军侵华的消息后决定北上抗日,在去战地的途中,他们越来越明白前线更需要弹药﹑粮食和棉衣,于是他们决定募捐。啸文想到了未婚妻李德云家里很有势力,决定去找李家,在前往途中,振民不幸牺牲,陈钟则和父亲陈浩然﹑妹妹明慧相遇。众人到了李家,却不想李家已经投敌,并把他们囚禁起来,在逃跑途中,陈钟兄妹不幸牺牲,陈浩然和周洁的妹妹周柔又被敌人抓住,啸文与周洁则逃到南方。周柔使计灌醉了李父,与陈浩然成功逃脱。最终,周柔与啸文﹑周洁一起奔赴前线。
《日本间谍》

导演: 袁丛美 编剧: 阳翰笙 主演: 陶金 / 王豪 / 何非光 / 秦怡 / 刘犁 / 王斑 / 罗军 上映时间:1943年
电影讲述了日本侵占东三省时期,意大利人范斯伯因家人被日本人威胁只好屈服于日军,充当日军间谍的故事。但实际上范思伯一直通过自己的手段帮助义勇军对抗日军,协助打击日军的阴谋,最后,逃离了哈尔滨。整个故事的主线是表达了在日军侵略中国之际,中国人与世界其他国家人民共同对抗日军侵略的故事。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事实与非正义。表现出全国人民支持义勇军,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祖国的热情与决心。
《渔家女》

导演: 卜万苍 编剧: 卜万苍 主演: 周璇 / 顾也鲁
太湖边上,住着一户周姓渔民,妻早逝,有二女,长女琼珠(周璇饰),次女慧珠(袁灵云饰)。一天,周父(王桂林饰)携琼珠去集市卖鱼,被渔霸张百万(殷秀岑饰)的收债人遇见,周父还不出债款,遭到殴打。艺专学生崔时俊(顾也鲁饰)路见不平,上前制止。时俊之父崔化斋(周文彬饰)是张百万的帐房先生,正巧随张百万及其女国瑛(郑玉如饰)路过,见状急忙训斥时俊。国瑛见时俊年少英俊,顿生爱慕之心。琼珠对时俊的仗义行为深表感谢。时俊见琼珠天真可爱,便邀她到湖边,为她画了一幅《渔家女》。不久,时俊毕业,张百万将国瑛许配时俊,但时俊不爱国瑛,更不贪图张家财势,断然拒绝,父子为此反目。翌晨,时俊骑车到湖边寻访琼珠,不慎摔伤,幸为周家父女救护。崔化斋得讯,赶至周家,强拉时俊回家,迫他与国瑛订婚。时俊坚决不从,悄悄到周家,征得周父许诺,而与琼珠订婚,随即去上海谋生。张百万迁怒于周家父女,以讨债为名,逼走了周家。时俊在沪虽勤奋作画,但因不愿为出版商提供畅销的庸俗作品,生活陷于困境。国瑛追踪而至,暗中买下时俊所作的画,并假冒时俊的名义写信给琼珠,谎称自己已在上海另订婚约。琼珠接信后愤而投湖,幸被救起,但已精神失常。国瑛因探父病回乡,见此情景,深感内疚,即电促时俊返回,当面说明原委。时俊和琼珠终遂心愿。
《渔家女》的故事脱胎于1926年拍摄的无声片《玉洁冰清》。
《八千里路云和月》

导演: 史东山 / 王为一 编剧: 史东山 主演: 白杨 / 陶金 / 石羽 / 高正 / 周峰 / 黄晨 上映时间:1947年
上海某大学女生江玲玉(白杨 饰)寄居在姨母家。抗战爆发后,她不顾家人反对阻止,毅然参加抗日救亡演剧队,到抗战前沿作鼓动宣传。与她同在一起的音乐家高礼彬(陶金 饰)是个热血青年,两人逐渐相爱。演剧队随着战事的发展,辗转来到陪都重庆,表兄周家荣(高正 饰)此时在渝做投机生意并纠缠江玲玉,遭江拒。抗战胜利后,变成“接收大员”的周家荣大发国难财,而结婚后的江玲玉和高礼彬却一贫如洗、捉襟见肘,幸得旧友夏光原(石羽 饰)相助,租了个亭子间栖身。长期的颠沛流离加上营养不良,当教员的礼彬患了肺病,担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玲玉,不顾身怀有孕,奋笔疾书,揭发“劫收”大员们肮脏的嘴脸,终因体力不支,昏倒街头.....
《一江春水向东流》

导演: 蔡楚生 / 郑君里 编剧: 蔡楚生 / 郑君里 主演: 白杨 / 陶金 / 舒绣文 / 上官云珠 / 吴茵
一九三零年代的上海顺和纱厂,女工素芬(白杨 饰)与妇女补习学校教员张忠良(陶金 饰)喜结连理。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素芬诞下一子。忠良为子取名抗生后不久,便加入救护队离开上海,并机智地在南京大屠杀中幸存下来。 一九三八年,忠良母(吴茵 饰)带素芬和抗生回到丹阳乡下。但是乡下也不太平,忠良弟忠民(高正 饰)不肯做走狗,上山打起了游击。 一九四零年,侵略者吊死了忠良父。素芬只得背子随婆回到上海,以对忠良的思念和期盼为支撑,在苦难中挣扎求生。 一九四一年,被俘后成功逃脱的忠良辗转到达重庆,困苦中只得投靠故交王丽珍(舒绣文 饰),并慢慢被堕落的物质生活所引诱,开始迷失自己。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忠良和丽珍先后回到上海,住进丽珍表姐何文艳(上官云珠 饰)家。就在忠良与文艳厮混时,走投无路的素芬歪打正着被招入文艳家帮佣……
《浮生六记》

导演: 裴冲 编剧: 裴冲 主演: 舒适 / 沙莉 / 王桂林 / 李纬 / 严工上 / 欧阳莉莉 上映时间:1947年
古装片《浮生六记》(1947年,“实电”)是裴冲根据沈三白原著改编的,写家庭生活与爱情,也充满了颓废伤感之情。影片由费穆监制,上海实验工场出品。
影片讲述了沈三白重返姑苏城郊忆起往事感慨万千:当年,沈三白与妻子陈芸感情很深,因为弟弟启堂成亲,沈三白和妻子让出房子搬到了仓米巷后又搬到农舍,虽然生活清苦但两人感情依然如故。不久。沈三白受父命前往扬州习幕,待他回来,陈芸与公公沈稼夫的关系已经变得很恶劣。一天沈三白,因为为朋友作保受到牵连,沈稼夫一怒之下将沈三白一家四口赶出家门。沈三白无奈送儿子做了学徒,让女儿做了童养媳,几年后,沈三白迫于生计到处借贷,婢女阿双趁机将沈三白家洗劫一空,陈芸发现后咳血不止,待沈三白回家后陈芸已经气绝身亡。
《小城之春》

导演:费穆 编剧:李天齐 演员:李纬 / 韦伟 / 石羽 上映时间:1948年
这部电影是费穆的代表作之一。故事背景发生在1948年,在一个经历了战争之后,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的南方小城里,年轻少妇周玉纹与生病的丈夫戴礼言过着寡然无味的生活。看似平静,但其实内里是戴礼言与周玉纹的感情危机。战争不仅摧毁了戴家的家产,同时也摧毁了戴礼言对于生活的希望,借生病之由躲避现实。而周玉纹却并不甘愿生活在这死气沉沉的南方小城里,内心渴望着冲破这生活的禁锢。就在这时,戴礼言的昔日好友,以及周玉纹的旧时情人章志忱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的平衡。不同于戴礼言的阴郁和哀愁,章志忱年轻健康有活力,充满了春天的朝气。他的到来也无疑是对周玉纹内心的渴望的回应。就在两个人欲拒还迎的过程中,戴礼言与其妹妹戴秀窥见了端倪,在经过了寒气扑朔的冬日后,满目疮痍的南方小城也终于会迎来她的春天。
《人尽可夫》

导演: 徐苏灵 编剧: 吴铁翼 主演: 白光 / 周伯勋 / 韩非 / 张伐 / 石挥 上映时间:1948年
故事讲述了少女冯芒在时代与社会背景之下的几段婚姻或者说是爱情,相对应的就是反映了那个时间段对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但就我个人来看,虽然表现出来女性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多是无可奈何。
《生死恨》

导演: 费穆 编剧: 齐如山 主演: 梅兰芳 / 姜妙香 / 萧德寅 上映时间:1948年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士人程鹏举和少女韩玉娘被金兵俘虏,发配到张万户家为奴,并在“俘虏婚姻”制度下结为夫妇。玉娘鼓励丈夫逃回故土,投军抗敌。她在丈夫逃走后,历尽磨难,流落尼庵,辗转重返故国。程鹏举因抗金有功,出任襄阳太守,后赖一鞋为证,得与玉娘重圆,但玉娘已卧病不起,憾然而逝。
《生死恨》剧本是根据京剧剧本重加整理而成。原剧本36场,删为19场,结局由团圆改为死别。《生死恨》较梅兰芳过去所拍的影片,各方面均有进步。他的圆润唱腔,优美身段,富有内心感情的眼神和面部表情,在银幕上别具魅力。特别是洞房、尼庵、夜诉、梦幻等场,表演深刻,传达了人物心理和性格。
影片用16厘米彩色影片摄制,再放大成35厘米标准影片。又因摄制时灯光不足,色温不稳定,缺乏拍摄彩色片的经验,以致影片的彩色不够理想;但它却是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
《清宫秘史》

导演: 朱石麟 编剧: 姚克 主演: 周璇 / 舒适 / 唐若青 / 鲍方 / 钱千里 上映时间:1948年
清光绪年间,山河动荡,外忧内患,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一线间。光绪皇帝(舒适 饰)当朝,却因慈禧太后(唐若青 饰)垂帘听政,身不由己,宛如傀儡一般。户部尚书翁同龢习光绪学经解义,并灌输启蒙思想,使光绪萌发变法之心;而光绪宠妃珍妃(周璇 饰)亦每日存下银两,以作军资。
甲午惨败,翁同龢开缺回乡,临别前向光绪举荐康有为。戊戌年(1898年),光绪与维新派展开变法,却受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抵制,双方矛盾愈演愈烈。太后一方定下计谋,企图借天津阅兵之际废掉光绪;而维新一派亦相时而动,派出袁世凯(罗维 饰)刺杀荣禄,围执太后……
《乌鸦与麻雀》

导演: 郑君里 编剧: 陈白尘 / 沈浮 / 王林谷 / 徐韬 / 赵丹 / 郑君里 主演: 赵丹 / 上官云珠 / 孙道临 / 李天济 / 黄宗英 / 魏鹤龄 / 吴茵 / 王蓓
1948年冬,上海林森路仁康里23号的二层石库门老房。该房本属于报馆校对孔有文(魏鹤龄 饰),抗战时期被汉奸侯义伯(李天济 饰)霸占,孔由房主沦为房客。抗战后,侯摇身一变,成为南京国防部科长,每周六到上海“买进卖出”。除孔之外,小商贩萧老板(赵丹 饰)一家和中正第一中学教员华洁之(孙道临 饰)一家也是这里的房客。三家房客相聚商议,却不齐心,只得各谋出路。 华到学校求房,因不愿出卖朋友而拒绝了校长(李保罗 饰)的拉拢,不久便因罢教事件牵连被捕。华妻(上官云珠 饰)四处奔走无果,无奈向侯求助,侯却趁机勾引。 孔找房未果,无处可搬。侯买通流氓(章志直 饰),连打带砸。 萧向侯借高利贷“轧金子,顶房子”,先被众人围殴,随后金价上涨,鸡飞蛋打。 三家房客走投无路,终于团结起来与恶势力抗争。
文字简介大多来源于豆瓣电影、1905电影网,如需了解更多电影详情以及点评可以到该网站搜索查询。如果需要资源的话,也可与UP主私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