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保质期一般多久?放了好几年的茶还能喝吗?
喝茶是很多朋友都喜欢的一种养生方式,天天喝茶的你,是否知道茶叶的保质期是多久?茶叶过期了还能不能喝嗯?
今天原祖山与大家一起聊聊不同的茶叶保质期以及茶叶过了保质期是否还能喝的问题。

不同茶叶的保质期是多久
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有保质期,就连用来保鲜的保鲜纸都会过期。茶叶的保质期主要是根据不同茶类的制作工艺来划分的。
根据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茶叶外包装上必须标注保质期。

但是,从茶叶的产品标准上看,虽有规定不同茶类的贮存条件,但并没有规定茶叶的保质期是多久。所以目前市场上,茶叶外包装所标注的保质期均是商家根据茶叶的“最佳赏味期”定夺的。

1、绿茶保质期:绿茶是不发酵茶,茶叶中保留了最多的营养成分,原则上绿茶开封后,要尽快饮用,避免储存太久,有益养分物质都氧化浪费了。因此,绿茶一般的有效期是12个月~18个月。

2、黄茶保质期:黄茶是轻度发酵茶,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增加一道特有的“闷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减少了一部分苦涩味道,使其形成“黄汤黄叶”的特点,滋味甘醇鲜甜。黄茶的保质期与绿茶比较相似,一般是一年最佳赏味期。

3、白茶保质期:白茶是不发酵或微发酵茶,主要看它有没有进行揉捻,茶鲜叶揉捻后静置一段时间,就会缓慢出现氧化发酵。白茶制作工艺最为简单,只需要萎凋与干燥即可,因此白茶的气味更接近茶叶自身原味,滋味鲜甜、香气清爽。
因为白茶比较特殊,因为没有经过高温杀酶,具备后续转化的空间,放在良好的密封储存环境,会逐渐转化增加醇厚的甜味。因此白茶可以趁早喝鲜,也可以存放起来,待转化后又能喝醇。

白茶存放时间越长(需要注意防潮避光、隔绝异味贮藏),具有一定陈放收藏价值,茶圈“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和“老白茶”的说法,但是切忌不可放太久,尽量在七年内喝完,避免茶叶芳香物质与有益养分氧化挥发太多。

4、乌龙茶保质期:乌龙茶是半发酵茶,茶叶的品质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口感与香气层次最为丰富。像铁观音、大红袍、凤凰水仙、武夷岩茶、肉桂、八仙、锯朵仔、鸭屎香等等都是乌龙茶代表。
如果是焙火发酵较轻的乌龙茶一般保质期为18个月,焙火足、浓香型的乌龙茶,在未拆封过的情况下,保质期可以达到24个月。

5、红茶保质期:红茶是全发酵茶,经过发酵工艺,红茶会产生花香、果香、蜜香,滋味也转为甘醇绵和,不像绿茶那般鲜爽中会有苦涩之感。
红茶的保质期一般是18~24个月,如果散茶保质期会比独立小包装的茶更短,应该放入牛皮袋、铝罐等密封性比较好的器皿中,防潮避光、低温储藏(切勿放冰箱急冻)。

6、黑茶保质期:黑茶是后发酵茶,是在所有茶类中保质期最长的,有着“越陈越香”的特性。在存放时间上,国家标准规定:黑茶在清洁、防潮、无异味条件下可以长期保存。
一般认为黑茶的最佳赏味期是10~15年。

放了好几年的茶还能喝吗?
茶叶过了保质期是不是就不能喝,其实也不一定。上文说了不同茶叶的保质期是没有强制规定,过期不代表茶叶一定是变质、不可饮用了;只能说明“茶叶已经过了最佳赏味期,品鉴价值下降了”,茶叶仍然可以饮用,但是如果不是名优好茶、贵茶,原祖山建议也是直接处理掉,虽然节俭是种美德,茶性尚俭,但是真的因小失大就不值得了。

如何判断茶叶是否“真正过期”
我们一般是看茶叶的颜色是氧化变色严重(变暗变褐)、茶叶有无异味、茶叶有无长霉,如果都满足了,应该直接扔掉。
这里建议地处南方的茶友们,容易有梅雨、回南天天气的茶友,在购买茶叶时,不妨选择有独立小包装的茶叶,更方便贮藏茶叶,有利于保持茶叶的品质。
在潮湿天气,要注意使用除湿器,或者在茶叶罐里,放上干燥剂,保持器皿内部干爽,营造适宜贮藏茶叶的环境。

今日话题:你家的茶叶有贮存到过期的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