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枕貘《阴阳师》丨打开通向平安时代荒芜小院的门

之前写京极夏彦的时候,就想过也应该出一篇《阴阳师》。
毕竟两套都是我大学时候接触到的、日本怪谈向的小说,也真的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书。
和一直很好买的京极堂系列不同,《阴阳师》从大学到现在,一直处于想买又买不起买不到的状态,直到去年才终于在旧书网上淘了小半年,凑齐了放到书架上。
这套决定详细写一下,字数有点多,内容也比较杂,所以做了分章处理,大家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

关于我和这套书的故事
在之前的专栏里就有提过啦,我大学虽然是个三本,但是校区里却有个非常大的图书楼,我也是图书馆的常客。
不记得是哪天,去借书的时候,发现一排小开本,泛黄的小册子,随手抽出来,立马就被封面戳中了——有点浮世绘风格的诡异封面,鬼怪向的故事,配上《阴阳师》这种听起来就很有意思的名字,对于大学里广撒网随便读的我来说,自然属于可以借走看看的范畴。

我不习惯在图书馆看书,感觉看闲书的时候不能歪着斜着躺着翻滚着,就不自在——由此可见我看书虽然多,但绝对不是那种在柔软的落地灯光下优雅翻书的小资文青囧。
我记得那天,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借回来两本《阴阳师》的我,坐在我硬邦邦的下铺小床上,几乎是一动不动地一口气读完——这套书带我走进了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世界。
我知道了平安京、安倍晴明、源博雅、式神、琵琶、笛音、和歌、百鬼夜行……
然后就此入了怪谈文学的坑——看《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看京极夏彦的京极堂系列和百鬼系列,看到今天也没走出这个神奇的文学分支。
看完这套书的时候就想买了,但是当时穷学生啊,这么一套小开本要近100,有点舍不得。
毕业工作之后觉得,差不多可以买了,然后上网看发现绝版了,一套得200+,再次舍不得。
后来每次买书的时候都会去观望一下,结果就是,书价一路飞涨,随着《阴阳师》游戏的火爆,已经被炒到单本100+的地步……
我绝望了,然后就在旧书网上随缘蹲——一本本的收,花了几个月吧,居然真的被我凑齐了——买下最后一本之后,感觉自己开心得像个傻子。
好像圆满了一个做了很久的梦。

关于故事背景——平安时代
*这部分不见得100%准确
奈良时期(大概对应初唐),日本开始遣使来到中国。中国当时盛行佛教,所以日本也将佛教引入国内,并且因地制宜调整教义,产生了有自己特色的宗教,阴阳师也由此萌芽。
在奈良末期,朝廷与贵族矛盾激化,为了削弱权势贵族和僧侣,天皇迁都平安京,开启了平安时代。迁都之后施行了一大波新政,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几场大天灾加上尖锐的阶级矛盾,让从贵族到百姓,都崇信鬼神。这时候中国处在中晚唐时期,日本遣唐使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了。伴随着遣唐使带回大量的中国典籍,日本文化、文学迅速发展,受到《搜神记》等志怪小说的影响,日本也流行起了怪谈故事集。
在那时的日本怪谈故事里,有什么不可解的事就认为是鬼在作怪。那时的人们对于“怪异变化”是当作真实事件一样严肃对待的,作为处理这些事务的阴阳师,也会入朝为官、受人敬仰,有点像国内古代夜观天象知天命的那波人吧……
以这样一个,阴阳区分不明显、大家对于鬼神都认可接受的时代为背景,来讲怪谈故事,可以说是非常适合了。

关于 安倍晴明
安倍晴明可以说是日本最著名的阴阳师之一了。他是当时日本的政府机构阴阳寮的一员,师承贺茂忠行,开创土御门家,除了梦枕貘的这套小说,他也是各种动画、影视作品的主角,还有专门的晴明神社(某沉迷阴阳师手游的朋友说N多人去那里抽卡求SSR)。前面说这些可能不了解的小伙伴没什么感觉,那看过《妖猫传》的小伙伴不知道记不记得阿倍仲麻吕,嗯,传说晴明就是他的孙子。
简单介绍就是,类似于中国的诸葛亮那样的存在,有异术、通阴阳的奇人。这里想要分享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日本最多的传说是,安倍晴明是报恩的白狐狐仙“葛叶”之子,但很多人表示他母亲其实出身很低,之所以神化为白狐之子是家族为了抬高他的地位。而书上有一段学者的分析,说的是,秦朝到日本求仙药的人的后裔,地位不高,在山中生活,多以动物为神明图腾,有一支部族是以白狐为神明图腾的,晴明的母亲就来自这个部族。所以才有了白狐之子这样的说法——如果按这个说法,他搞不好还有我们的血统……(额、说这句话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韩国……)
当然这样那样的说法其实都没个定准,真相说不清。之所以分享这个,只是因为当时看到就觉得很有意思罢了。
*真要看具体生平之类的,大家可以百度,知道得一定比我多。

说回《阴阳师》
说了很多前情提要,终于可以聊到正题了。
《阴阳师》是梦枕貘的小说,已经写了很多年,而且现在还在不断更新【国内最近又新出了几本,但是那个封面,原谅我接受无能】,作者坦言说,这个故事他会写一生——因为是章节故事性质的小说,所以貌似也不难。
每个故事都有属于自己的季节与风景,故事开头往往是晴明和他的好友——擅长音律的王孙公子,武士源博雅,在晴明那“仿佛把荒野直接搬过来”一样的院子里,喝酒、赏花看月、聊起每每让博雅头疼的“咒是什么”的问题。
最后他们会聊到最近发生的怪异事件,然后两人拍板决定去解决。
故事里有花草虫鱼化身的式神,有痴恋化鬼的女子,有郁郁而终的雅士,有妖怪,有恶鬼,有不死的白比丘尼和亦正亦邪的道满法师……
没有非常激烈的言辞,那些故事随着作者的笔触自然地发展着,摆给你一片众生相,让你自己去体味。好的、坏的、值得的、不值得的,故事里的人有自己的选择,你也有你的看法,不评论不点破,只是借晴明的行事,让你看看那个奇幻大不同的世界,好像那是真的存在的,也许,那真的就是存在的。
每一个故事都不算长,可以随时拿起又放下。
而每一次拿起,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向异世界荒芜小院的门。

最后,说下印刷与排版
之前也说过了,这套版本已经绝版,变得非常不好买。但是我还是很坚持的,只想入这一版。
曾经看过电子档,Kindle里的文字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可是却总觉得,不对。后来这套书出了新版大开本,朋友买回来,我打开看了下,依然觉得,不对。
旧版虽然是小开本,但是排版做得真的非常棒。
间距适中,配图漂亮,区别于正文的文字部分会做成不一样的格式排版。
每一页字数不多,看起来却很舒服,连泛黄的纸张都透着一股老故事旧光阴的感觉。
好像书本身也带着那种适宜的氛围,让故事变得更加有味道——这样的感觉,电子书和大开本的新版,都没有办法做到。
所以这一套书,我只推荐这个版本。
当然,也有可能,我执着的只是大学时候初遇的感觉,没有买到的错过,能够实现多年前期望的满足感。
谁知道呢。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