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 [22-1]

2023-06-02 12:00 作者:帅伴  | 我要投稿

【22-1】

【经管理财】

《复杂之美:人类必然的命运和结局》—— [美] 约翰·H.米勒


书籍封面


感谢陪伴~


【摘 —— 第 1 - 5 章】


(A)

·复杂性无处不在

·潜在的“系统之间的高度一致性”

·【随机性】是复杂系统唯一的核心要素

·【努力针对不同领域进行研究,以取得类比】

·每个登山者都知道:【一条清晰的路并不等于一条简单易行的路】

·经过一个世纪,【世界变得更小,但人类知识的储备量却高得难以估量】


(B)

·片断化的知识远远不够

·“总揽全局”  a crude look at the whole

·复杂性涉及的是【一系列抽象的算法、模式与工具】

·【科学是以粗略的小区域地图为起点,依靠我们慢慢丰富该地图细节来逐步推进的】

·1964年,斯坦尼斯拉夫·莱姆 称当时的知识大爆炸现象为【“兆字节炸弹” Megabyte bomb】


(C)

·【复杂系统研究】是一种跨越学术界限的崭新研究范式

·我们逆流而上,期间经历的每一次阵痛都伴随着可能的福音或灾难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增进我们这个时代复杂性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甚至驾驭复杂性的必要工具】

·【拉普拉斯妖】~ 法国科学家 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提出的关于智能实体的设想:

知晓了宇宙中每一个粒子的具体位置和惯性,我们就能推测出过去和未来的全部事物


(D)

·反馈、异质性和随机性等原则一起创造出的复杂系统

·【有效的分散决策】可能是从复杂系统理论中诞生的最佳办法 ~ 类似蜂房系统,蜂后不是领袖,它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偶尔发出一些信号刷一下存在感,没有对工蜂发出任何操作指令

·【奥卡姆剃刀定律】~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选择删繁去简、简单解释


(E)

·【科学就如同绘制地图】,以复杂世界为研究对象,将它分割成一些主要区块,在地图上零星地做上标记

·我们发现新机遇的能力,不论是动物存在的新形式或新技术,都与景观本身具有的崎岖性以及我们的搜索技巧休戚相关

·了解了每一块玻璃碎片的详细知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认识或者懂得欣赏它们粘合在一起所组成的彩色玻璃~还原(拼接)论的谬论,其并不意味着建构主义


(F)

·复杂性在有互动主体参与的系统中产生

·复杂适应系统的核心是【主体倾向于寻求最佳解决途径的结果】

·【“多者异也” More is different】~ 简单部分的聚合可能催生新的形式

·【沙堆坍塌现象】~ 一旦进入临界状态,即便一粒沙子的跌落也会导致坍塌,从而前功尽弃

·【爬山算法】是一种简单的贪心搜索算法,该算法每次从当前解的临近解空间选择一个最优解作为当前解,直到达到一个局部最优解而不一定能搜索到全局最优解 ~【其有效性取决于该景观的崎岖程度】


(G)

·从19世纪末开始,生物学家逐渐发现,【如果适当放大或缩小比例进行分析,一些生物体的许多物理和生理特征总是以简单的方式排列着】

·要想大订单得到最好的价格,卖家需要【小心控制交易节奏,慢慢地将股票抛售到市场上】,如此一来,新的买家就能在销售期间逐渐找到市场,参与交易过程,并最终使卖方获得更高的交易价格,这对市场整体来说产生的利润将更高


(H)

·复杂的自适应金融体系

·【积极反馈机制】会使小事化大

·只有【异质性主体】才能使得稳定市场的形成 ~ 工蜂扇动翅膀聚散使得蜂房温度处于设定值,帮助卵子的成长

·【模拟退火算法】源自固体退火原理:【将固体加温至充分高,再使其徐徐冷却】,加温时,固体内部粒子随温升变为无序状,内能增大,而徐徐冷却时粒子渐趋有序,在每个温度都达到平衡态,最后在常温时达到基态,内能减为最小,玻璃或金属材料的特性能在该情况下得到提升


(I)

·“能够在广泛领域发展出普遍性的洞察力” —— 米勒

·“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可能的” —— 肯尼斯·鲍尔丁 第一定律

“【量变引起质变】” —— 1972年,物理学家 菲利普·沃伦·安德森

·“我们可以视当下的状态为过去的结果和未来的起因” —— 拉普拉斯

·“至尊戒驭众戒,至尊戒寻众戒,魔戒至尊引众戒,禁锢众戒黑暗中” —— J.R.R.托尔金《魔戒》


(J)

·“无论如何,一个人应该尽可能成为【各种知识的爱好者】,这能增长本身的知识,丰富看待问题的视角” —— 雅各布·布克哈特

·“【错误...是通往新发现的入口】” —— 詹姆斯·乔伊斯 ~ 正如进化要仰仗变异才能揭示最精彩的生命形态,【把错误引入科学探索中】必将成为研究发现中的利器

·“然而,事实上,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每个最简单的组成部分都在用复杂的方式进行互动,通过互动形成了新兴的整体】...就其本质而言,【新兴的行为倾向于参与,但不易预测】” —— 米勒


(K)

·“【残忍的事实总比舒适的幻觉好】” —— 爱德华·阿比

·“你懂得了1,也懂得了1+1=2,但并不表示你就懂得了2,除非你懂得‘加’的含义” —— 苏菲派 古老谚语

·“【我们一定要敢为人先,去寻找先哲们不敢想象或竭力避免的新路径】” —— 美国后现代文学代表作家 托马斯·品钦

·“即便所有问题还没有严重到引发经济泡沫的程度,但显然也警醒了我们,【现存模式具有潜在的不可持续性】” —— 艾伦·格林斯潘


(L)

·“当今的人文学科就像沉睡已久的人慢慢苏醒,在虚幻的梦境与真实世界的乱象中蹒跚前行” —— 爱德华·O.威尔逊《社会性征服地球》

·“风景中孕育着伟大的宁静,它曾令我蠢蠢欲动,现在又日复一日逐渐渗入我的毛细血管,流向每个细胞。我仿佛找到了自己一直追寻的东西,虽然难以名状,但这种感觉妙不可言,又那么不可理喻” —— “抒情传统中,最伟大的当代自然作家” 彼得·马修森《大树:人类出生的地方》



读书笔记 [22-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