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文章分享:死亡400间歇训练复盘
存货还有不少,今天再分享一篇吧~
一、训练概述
训练日期:2022年3月3日(周四) 训练开始时间:18:34 天气情况:气温10度,湿度27% 训练场地:开放公路 训练内容及配速:400米间歇跑30组(平均配速330,组间休息40秒)
参训人员情况: 1.俊俊(全马238,5000米16分38) 2.阿荣(半马84分,5000米18分) 3.藏原(半马77分,5000米17分) 二、个人训练总结
俊俊:上周日跑了30公里长距离训练(配速357)周二跑了16公里节奏训练(配速343)所以身体负荷较重,本次训练顺利完成,最后10组略有困难。次日晨起无感觉。 阿荣:上周日完成强度课(2组5000米混氧,1组2000米节奏,5组400米间歇)周三进行拳击训练,身体状态保持较好,本次训练顺利完成。次日晨起略感疲惫。 藏原:上周日完成强度课,周二10公里马配(配速354),周三12公里高区有氧(配速410)所以身体负荷较重,本次训练顺利完成。次日晨起较为疲惫。 三、训练过程复盘
首先简单热身后,起始速度较慢,前5组由于热身不充分大家感觉比较顶。中段(5~20组)完成较为轻松,并适当提速(最快的几组达到81~83秒/400米)后段较为艰难,不过未掉速,完成后三人均未力竭,训练质量较高。 四、训练精讲
本次训练模式我参考了 的课表,配速选择用了自己I与T之间的配速(330)算是新方法的尝试。结果还是很不错的,用八成力达到了一次全力混氧训练的效果。 1.训练目的
该训练用I与T之间的配速反复刺激身体,目的是提升T区配速。声明:本训练法更适合半程马拉松训练。 2.训练特点
距离短(400米),总量较大(30~40组),最重要的一点是
休息时间短(40秒)
后期你会发现休息时间完全不够用,这才是本训练的精髓!传统的400米间歇一般来说都是I区甚至R区配速,跑休时间比1:1。但本训练完全不同于传统400米间歇,从本质上来说是
混氧训练。
之所以选择拆开,目的是避免在身体状态欠佳的情况下不能完成长时间高配速训练。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训练中心率几乎始终处于混氧状态,用通俗的话说我这次训练的效果大概相当于用330配速完成12公里,这可能是我的极限配速(至少在日常训练中完全不可能达到),但是这个训练我只用了8~9成力,再来10组也不是完全不行的。 3.训练注意事项
1.配速选择要精准(取I区与T区的中位数)再给大家一个思路,这速度大概相当于自己全力的万米比赛配速。 2.
休息时间一定要短,要短!控制在30~45秒!
后面会比较辛苦,但是绝对不能为了配速加长休息时间,宁可稍微掉一些速度,也要保证休息时间准确。 3.为了避免后面掉速或不能完成,建议前面5组适当放慢(T区配速即可) 4.建议体育场完成,计圈方便,干扰因素较小。 5.注意补水,总训练时间大概是60~90分钟,如果夏天还是需要补一些水的。 6.最后如果有余力,多跑几组效果更好,但是一定不要加速,如果跑到I区,就失去训练的意义了。 7.训练前后一天建议躺平,确保最佳训练成果。 8.
保持信心!
我们可以反推:如果能用某个配速跑完这个训练,那万米基本能用这个配速跑下来了。
春暖花开,赛季将至,祝各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