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分析的适用范围
失效模式分析对产品从设计完成之后,到首次样品的发展而后生产制造,到品管验收等阶段都可说皆有许多适用范围,基本上可以活用在3个阶段。

第一阶段 设计阶段的失效模式分析
1,针对已设计的构想作为基础,逐项检讨系统的构造、机能上的问题点及预防策略。
2,对于零件的构造、机能上的问题点及预防策略的检讨。
3,对于数个零件组或零件组之间可能存在的问题点作检讨。

第二阶段 试验计划订定阶段的失效模式分析
1,针对试验对象的选定及试验的目的、方法的检讨。
2,试验法有效的运用及新评价方法的检讨。
3,试验之后的追踪和有效性的持续运用。

第三阶段 制程阶段的FMEA
1,制程设计阶段中,被预测为不良制程及预防策略的检讨。
2,制程设计阶段中,为了防止不良品发生,而必须加以管理之特性的选定,或管理重点之检讨。
3,有无订定期间追踪的效益。
FMEA的主要目标是驱使过程改进,并强调以防错解决问题,它是一个增值的活动,不仅有利于过程改进,也有利于锻炼个人思维。
FMEA 的运用为控制计划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控制计划又为有效地避免潜在的失效模式提供了系统化的保证。
随着过程的持续改进, 新失效模式的出现, 再用FMEA 来分析新出现的失效模式, 得出新的控制措施, 从而促使控制计划不断更新。这种循环在实际的过程控制中, 因持续改进的要求, 而变得循环往复, 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