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琴曲系列 | 《捣衣》:山东妹子的思念是这个味道的~

2022-07-14 10:09 作者:度一古琴  | 我要投稿


 一、琴曲《捣衣》


古琴曲《捣衣》,传为唐代潘庭坚作。秋凉时节,家家妇女都为亲人赶制冬衣,为此需要捣衣,故又名《秋杵弄》、《秋院捣衣》。乐曲表现了妇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杨抡《太古遗音》分析其乐曲内容是:“始则感秋风而捣衣”,“继则伤鱼雁之杏然”,“终则飞梦魂于塞北”。


曲情为唐代汉族受异族侵凌,戍卒在边隅守卫,其妻在捣衣时,思念其亲人而怨恨战争的情感。


曲调慷慨激昂,首尾一气呵成,一展女儿英雄之情而不失其正,为富有民族性之音乐。


全曲速度偏快,情绪饱满,富有浓郁的山东风味。



 二、“梅庵派”山东风味


“梅庵派”的《捣衣》,其特点是非常重视技巧,吟猱较多、幅度较大,全曲流畅,有一气呵成之感。


山东人忠厚,直爽,讲义气,豪迈,外粗内秀。


“山东琴书”,如《会亲家》《反正话》等,其特点为:整体上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处理得十分灵动,听起来非常通俗易懂、生动亲切。


琴曲《捣衣》中的滑音,就特别具有山东语言风味特点。




 三、琴曲解析与演奏 


演奏《捣衣》前需调弦。要紧二、五、七弦,用泛音调音法为:(1)用三弦四徽对准五弦五徽;(2)用五弦四徽对准七弦五徽;(3)用五弦七徽对准二弦五徽。


此曲的难点是,左手大指、名指迅速的过弦,以及上滑音的处理等,需多加练习。


第一段:开头泛音部分,可想象成妇女们推开门,沐浴着阳光,心情十分舒朗。注意泛音的强弱对比,可弹得豪放些、随心所欲一些,以突出山东风味儿。


第二段:可以想象成妇女们来到小河边,拿出衣服、工具等准备捣衣的动态。注意左手可用手腕带动滑音,以表现乐音的圆润。速度快时需特别注意音准及渐弱、渐强的处理,部分滑音处可适当增加音头,并注意吟的幅度可稍大些。


第三段:妇女们开始捣衣的画面。整体音量可以慢慢提高一些;左手小指可通过压弦的方式帮助大指过弦;注意弹清轮指的每一个音,要有爆发力;另外,可以听一听山东传统民歌的腔调及甩音等,以帮助演奏。


第四段:第一个小高潮,妇女们想着与亲人很快就要见面了,慢慢变得开心而爽朗起来,捣起衣来也更加起劲儿。注意拨剌、双弹要有力度和弹跳性,有如敲鼓,可用手腕带动演奏。


第五段:一群妇女放松闲谈的感觉。有干脆的音,也有含蓄、舒缓的音。


第六段:妇女们边闲聊边捣衣,演奏力度可稍小一些。小吟时,可如车上挂件晃动的感觉;左手的上滑音要由实到虚。


第七段:开始有如扭秧歌的状态,尾音可迂回一点,似天蓝水清、微风吹来,令人心情愉快。左手滑音时要打破惯性,部分滑音可稍长一些以出彩。


第八段:类似于过渡段,转向思念的情绪,有深沉之感。甩音部分可参考戏曲表演中的甩袖动作。


第九段:泛音部分,如小河清澈。此处速度较快,需注意右手的弹跳性,可以先慢练再逐渐加快。


第十、十一段:高潮部分,力度加强,强弱对比区分要大一些,滑音处可以前快后慢。


第十二段:尾声部分,速度不要慢下来,音量也保持不变,要一气呵成。泛音部分要表现炽热的情感,并以强音收尾,以表达远望、盼归之情。


本文原创作者:花开悠然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END-


北京度一学堂古琴馆

琴曲系列 | 《捣衣》:山东妹子的思念是这个味道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