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莱茵多特之名聊开:黄金魔戒,屠龙英雄与女武神
3.5 版本风花节剧情意料之外地为我们揭开了秘密结社「魔女会」的神秘面纱,如今八位魔女我们已知其中六人的信息。这里不妨再让我聊一聊那位曾作为大炼金术师侍奉坎瑞亚王庭、后又成为记载中引发席卷大陆的灾厄「漆黑兽潮」的堕落罪人、并且还是阿贝多的「母亲」与老师的魔女 R ——「黄金」莱茵多特(Rhinedottir),来讲讲其名背后的宏大原型故事。由此,我们也许还能一窥未来坎瑞亚剧情的发展方向。
※ 文章篇幅较长,全文约 8000 字,各位读者可以点个收藏慢慢观看。

「莱茵多特」(Rhinedottir)一名来源自冰岛语与古诺尔斯语名「Rhinedóttir」,含义为「莱茵河的女儿」(Daughter of Rhine),通常认为该名字指向「莱茵少女」(Rhinemaidens,Rheintöchter)这一概念,即出现于德国音乐家与剧作家理查德 · 瓦格纳创作的著名大型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注1】中的重要角色,包括三位水仙子:「沃克琳德」(Woglinde)、「薇昆德」 (Wellgunde) 与「弗洛丝希德」 (Flosshilde)。

【注1】《尼伯龙根的指环》自 1848 年开始创作,直至 1874 年完成,历时共 26 年完成,堪称瓦格纳倾注半生心血的集大成之作。作品正式上演后即引发轰动,其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被誉为是现代音乐剧的开山之作,对后世音乐、文化、社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是当之无愧的伟大艺术作品,有着深厚的美学欣赏价值与思想哲学寓意。近代奇幻文学的鼻祖、由托尔金创作的《魔戒》系列即受到了此作的启发与影响。

《尼伯龙根的指环》改编自日尔曼英雄叙事诗《尼伯龙根之歌》(Nibelungenlied),并从北欧神话史诗(特别是冰岛家族萨迦史诗)中汲取创作灵感。不过,《尼伯龙根的指环》与《尼伯龙根之歌》演绎的故事存在较大差异,在《指环》中瓦格纳加入了新情节、新人物,改变了故事走向与角色的关系或名字,属于基于神话的再创作。《歌》则与记录了更加原始的北欧神话传说的《沃尔松格萨迦》(Völsunga Saga)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沃尔松格传奇故事可看作这些作品共同的源头。
在《尼伯龙根的指环》第一部《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的故事中,三位莱茵少女一边欢笑嬉戏一边唱着歌颂神圣莱茵河水的赞歌,她们自创世之初就被赋予了守护莱茵河底的宝藏 —— 「莱茵黄金」(Rhine Gold)的使命。传说中这些黄金是世界本源力量的具现,拥有伟大的魔力,只要佩戴上由其铸成的魔戒便可统治世界,不过前提是持有者必须弃绝爱情【注2】。
【注2】这个背景想必就是为莱茵多特设定拥有「黄金」这一称号的原因之一。那么,原神中的莱茵多特守卫的「黄金」又会是指什么呢?在游戏设定中,「黄金」是事物经历积累质料的「黑土」、抽离杂质的「白垩」、炼化情感的「赤成」这三个阶段后才能抵达的炼金术的至高顶点,在此阶段事物方可从虚无中找寻到自身的意义,最终成就伟大。结合相关线索推测,「黄金」在原神中很可能就是指对拥有创世力量的「原初之人」的再造。
听到少女们美妙的歌声,尼伯龙族的侏儒「阿尔贝里希」(Alberich)【注3】从阴暗的地下岩洞中爬出来,见到河中三位身姿曼妙、美丽无比的仙女,侏儒动了心,他怀着激动的情欲向少女们示爱,渴望追求少女,但只得到了嬉笑的回应,三位仙女还诱侏儒来追逐她们。

【注3】这个名字的另一种译法便是「亚尔伯里奇」,正是在坎瑞亚王伊尔明失能、社会陷入一片动荡混乱的危难时刻,选择挺身而出、力挽坎瑞亚于乱局之中的摄政王家族所拥有的姓氏。需要注意的是,Alberich 是仅在《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登场的角色,故游戏参考原型应是以此作中记述的故事为基准,本文也以介绍该作品为主。
目前尚不清楚亚尔伯里奇家族的设定会如何参考以及参照多少原型故事中的尼伯龙人阿尔贝里希的形象,但经过大量魔改肯定是少不了的。
然而,无论侏儒如何努力都无法接近在水中自由来去的少女,明白自己被调戏的侏儒恼羞成怒,但又看到了阳光照耀下河底反射的耀眼金光,于是暂时按捺下怨气,向少女打听那这光从何处来,结果获知了「莱茵黄金」的秘密。侏儒由此心生歹念,趁三仙女不注意跃入河中,并高声起誓从此要过没有爱情的禁欲生活,破除了屏障取得黄金,接着迅速逃离遁回地底。
面对突如其来的掠夺,莱茵少女们惊慌失措失声尖叫,赶紧去追侏儒,但为时已晚。阿尔贝里希带着窃取的莱茵黄金回到地底家园,用一部分黄金锻造了魔戒,即「尼伯龙根的指环」,还锻造了一顶可让佩戴者隐形的头盔。借助指环与头盔之力,阿尔贝里希支配了地底国度「雾之国」尼伯龙,奴役了其他族人为其熔炼矿石挖掘财宝。此后,暗无天日的尼伯龙便弥漫着刺鼻的烟雾,隐约中红色的火焰闪动,打铁的声音不绝于耳。

另一边,众神之王「沃坦」(Wotan)【注4】请巨人族的「法索尔特」(Fasolt)与「法夫纳」(Fafner)兄弟为众神建造「瓦尔哈拉」(Valhalla)宫殿,并许诺以美与爱之女神「弗莱娅」(Freia;即「芙蕾亚」,Freyja)作为报酬,但最后沃坦想要赖账,两位巨人自然怒不可遏,强行带走了弗莱娅。而弗莱娅是司掌青春与美丽的女神,众神只有吃了她亲手栽种的金苹果才能永享青春,在她被巨人掳走后,诸神的脸上便开始出现了阴影,这令沃坦万分焦虑。

【注4】「沃坦」(Wotan)其实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北欧主神「奥丁」(Odin)的别名。古代分布于不同地区的日耳曼民族对这位神有不同的叫法,在古诺尔斯语中其被称为「Óðinn」,在盎格鲁-撒克逊语(古英语)中称为「Wōden」,在古高地德语中称为「Wotan,Wuotan 或 Woatan」(古高地德语是现代德语前身,如今德语中奥丁就沿用了「Wotan」的写法)。
下文也会对出现同类现象的神名进行标注,指出该神较流行的名称、别称或原型名。
专爱作些阴谋勾当的火神「洛戈」(Loge;即「洛基」,Loki)此时出现为沃坦出谋划策,他来到在巨人面前,将莱茵黄金的魔力吹捧得天花乱坠,动心的巨人们同意放过弗莱娅,但要用尼伯龙人的财宝 —— 最主要是那枚神奇的指环来做交换。沃坦立刻决定与洛戈下到侏儒的地下世界,去夺回指环来换回青春。
在洛戈狡猾的诡计诱导下,统治着尼伯龙的阿尔贝里希先是说出了自己统治世界的野心,然后又被骗摘下了隐形头盔,后又化为巨蛇(龙)来证明力量,最后还愚蠢地回应挑衅变为一只弱小的蟾蜍,被沃坦看中时机一脚踩住俘虏,带回了瓦尔哈拉。尼伯龙的财富与指环由此顺利地落入到沃坦之手,悲愤的阿尔贝里希见自己被神欺骗落到这番下场,于是凄厉地诅咒得到指环之人必遭厄运,随后带着怨恨隐入地中。

沃坦将尼伯龙人的庞大财宝交给巨人后,也对指环强大的力量起了心思,唯独不愿交出指环。智慧女神「埃尔达」(Erda)却在此刻突然出现,她警告神王沃坦,要他必须放弃指环,说这指环上已染上了侏儒的诅咒,会为瓦尔哈拉带来憎恶、内讧与毁灭。沃坦在百般不舍中只得交出指环,女神对于诅咒的警告也很快实际展现了效力,两位巨人兄弟竟为了指环反目成仇、自相残杀,最后弟弟法夫纳将法索尔特杀死,从奄奄一息的哥哥手中得到了指环。

亲眼所见巨人兄弟悲剧的沃坦内心感到惶恐不安,他担忧所有接触过指环的人都会遭受无法逃离的命运诅咒。听闻一切的三位莱茵少女此时也赶到了神界,她们发出忧伤的呼唤,恳求神王沃坦归还黄金,但沃坦无动于衷。尽管内心深处已有黑色的阴霾,他还是坚持带着众神走入已落成的雄伟辉煌的瓦尔哈拉宫殿,并暗暗下定决心,要生养一群半神为他拿回指环。

《莱茵的黄金》的故事至此便结束了,下面接着为各位简要概括一下系列后面三部剧的故事。
系列第二部《女武神》(Die Walküre)讲述了沃坦在人间留下的一对半神儿女「齐格蒙德」(Siegmund)与「齐格琳德」(Sieglinde)在失散多年后重逢,接着无可救药地坠入爱河,已为人妻的齐格琳德选择与亲哥哥齐格蒙德私奔结合,齐格蒙德还拔出了沃坦留在树干中的宝剑「诺通」(Nothung)【注5】。

这事惹来了沃坦之妻、身兼后妈和婚约女神双重身份的「弗丽卡」(Fricka;即「弗丽嘉」,Frigg)的强烈不满,便要挟丈夫沃坦惩罚这对兄妹。沃坦命女武神「布伦希尔德」(Brunhild)【注6】杀死齐格蒙德,但善良的女武神被兄妹俩炽热的爱情感动,决定救助他们,却不料沃坦亲自出面,在齐格蒙德的战斗中击碎神剑,害死了他的这位亲儿子。
布伦希尔德将怀孕的齐格琳德与折断的诺通从战场带走,并嘱咐她保护好腹中的孩子,因为那会是最圣洁的英雄;抗命的女武神则被神王沃坦惩罚,受咒沉睡在了烈火山崖,但沃坦也答应她,若未来出现最圣洁的英雄,那位英雄将能穿越火焰唤醒她。
【注5】即北欧神话中的神怒宝剑「格拉墨」(Gram),《尼伯龙根之歌》中又改名作「巴尔蒙克」(Balmung)。《沃尔松格传奇》中提到奥丁将此神剑插入沃尔松格王宫殿中的「子嗣之柱」(Branstock)上,并告诉众人谁能拔出此剑,谁就能拥有它。被认为是后世亚瑟王传说中选王之剑「石中剑」(The Sword in the Stone)的可能原型之一。
【注6】女武神「布伦希尔德」是古老的冰岛史诗《埃达》(Edda)与北欧英雄传说《沃尔松格萨迦》中的主要角色,她以同样的名字、有所不同的设定和故事出现在日耳曼史诗故事《尼伯龙根之歌》和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学界认为布伦希尔德的形象可能来源于西哥特人公主「奥斯特拉西亚的布伦希尔德」(Brunhilda of Austrasia),她在公元 567 年嫁给了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国王「西吉贝尔特一世」(Sigebert I)(请大家记住这里提及的历史原型对应关系,后文会再次提及)。

第三部《齐格弗里德》(Siegfried)讲述了怀有亲哥哥骨肉的齐格琳德诞下儿子「齐格弗里德」(Siegfried)【注7】后便不幸去世,小齐格弗里德被尼伯龙族侏儒「米梅」(Mime;即「雷金」,Regin)抚养长大。但这米梅其实是阿尔贝里希的兄弟,他抚养齐格弗里德不是发自内心的善举,而是打着长大后成为预言中英雄的齐格弗里德能够替他杀死巨人法夫纳夺回指环的算盘。

后来,齐格弗里德重铸宝剑诺通,在一番冒险与奋战后成功刺杀了已化作恶龙的法夫纳【注8】。沐浴龙血后的齐格弗里德获得了新的伟力,他听从了林中鸟的指示取得了指环,并杀掉了心怀不轨、意图毒杀他霸占指环的「养父」米梅。
【注7】「齐格弗里德」大家更熟悉的叫法是「齐格飞」,北欧神话中达成屠龙伟业的沃尔松格英雄「齐格鲁德」(Sigurd)与其是同源人物。学界认为齐格鲁德与齐格弗里德的创作灵感可能取自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一位或多位国王,特别是「西吉贝尔特一世」 (Sigebert I),屠龙传说的形成则可能与墨洛温王朝西吉贝尔特一世被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希尔佩里克一世」(Chilperic I)谋杀的事件联系到一起(与【注6】一样,也请大家暂时记住这里提及的人物原型对应关系)。

【注8】「法夫纳」(Fafnir)是北欧神话故事中的著名邪龙,在原始传说中它原本是侏儒,但在《尼伯龙根的指环》中身份被作者改成了巨人。在《尼伯龙根之歌》的故事中,贪婪的法夫纳受到庞大财富诱惑杀害了父亲赫瑞德玛(Hreidmar),又变成一条巨龙守护财宝,还逼迫弟弟雷金(即米梅的原型)离开住所。
据说变成龙的法夫纳,全身都会散发恶臭,所到之处草木不生,他的心脏还拥有神奇的力量,若能吃到他的心脏就可以得到无比的智慧。故事中提到雷金本来还央求杀死法夫纳的齐格鲁德(齐格弗里德的另一种叫法)帮他烤心脏,但齐格鲁德因为想测试是否烤熟,反而先尝到心脏。尝到心脏的齐格鲁德突然听得懂鸟儿的语言,四周的鸟告诉他雷金为了拥有宝藏正准备阴谋杀害他,齐格鲁德因此先动手杀掉了雷金。
另外有传说指出,如果浸泡到法夫纳的血就可让身体变得刀枪不入。齐格弗里德在杀掉法夫纳时就全身浴血,但因为背后粘上了一片椴树叶子,导致一小块皮肤没有沾到龙血,这成了将来最终导致英雄身死悲剧的弱点。

已成为传说中圣洁英雄的齐格弗里德想起了曾对他的父母伸出援手的女武神,他跨越漫山火焰,唤醒了沉睡的布伦希尔德,英雄与美人相拥,喜结连理。

在系列最后一部《诸神的黄昏》(Götterdämmerung)中,命运三女神编织的「命运之索」在故事开篇便被描写到突然断裂,这预示了诸神即将迎来毁灭。接上一部结局,品质高洁的英雄齐格弗里德并不被尼伯龙根指环的力量所诱惑,他将指环当作信物送给了心爱的妻子布伦希尔德。
然而,不忘父辈指环之仇的阿尔贝里希之子「哈根」(Hagen)却设计陷害了这对英雄伉俪,哈根骗齐格弗里德喝下迷魂药酒,丧失记忆的齐格弗里德被操纵抢走了布伦希尔德的指环,甚至将自己的妻子献给了贡特尔国王。在婚礼上,愤怒的布伦希尔德发誓要对丈夫复仇,告诉了哈根不死的英雄齐格弗里德唯一的死穴 —— 当初未沐浴龙血的一小块后背。

哈根刺杀齐格弗里德和贡特尔,欲抢夺指环。布伦希尔德则从莱茵少女处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内心无比悲哀的她将丈夫火葬,明白过往一切悲剧都源于人们对指环力量贪欲的女武神选择自己戴上指环,骑上战马纵深跳进熊熊火焰中,随英雄殉情而去。被烈焰净化的指环重回莱茵河物归原主,不顾一切跳进河里抢夺指环的哈根则被莱茵少女拖入滔滔河水中消失,而沃坦的瓦尔哈拉神殿在大火中轰然坍塌 ——「诸神的黄昏」果然如预言中那般到来了。


至此,这场跨越天上人间、饱含爱憎离合的大悲剧终于落下了帷幕,受诅咒的财富与诱人堕落的无上权势最终全部化作虚无,见证一切的莱茵黄金回到了起点,沉睡在一如往昔的平静河水中。

围绕莱茵多特名字文化背景的内容就说到这(其实感觉已经变成单纯在给大家讲《尼伯龙根的指环》了 2333),既然文中表现了亚尔伯里奇与莱茵多特间存在的文化原型上的联系,那这里就再继续提一提相关考据内容。
在 3.5 版本开启的主线章节「卡利贝尔」中,我们体验了旅行者血亲与深渊教团的创始人克洛达尔 · 亚尔伯里奇(Chlothar Alberich)发生在数百年前的一段往事。「亚尔伯里奇」这一姓氏的背景相信大家看过上文已经有所了解,而名字「克洛达尔」(Chlothar),则是由日耳曼语词根 hlut-(受到称赞的,著名的)与 heri(军队,战士)一词组合而成,含义为「著名的战士」(Famous Warrior),历史上对应的原型为法兰克国王「克洛泰尔一世」(Chlothar I)。
克洛泰尔一世是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Merovingian dynasty)的开创者克洛维一世的幼子,原为苏瓦松国王,后来先后吞并三位亡兄的奥尔良王国、兰斯王国和巴黎王国的领土,最终吞并整个勃艮第王国,成为了法兰克王国历史上第二位完成统一的国王。但是在其去世后,统一的王国再度被他的儿子们瓜分。

在克洛泰尔一世的子嗣中,继承巴黎王国的为三子「查理贝尔特一世」(Charibert I),而「查理贝尔特」(Charibert)正是「卡利贝尔」(Caribert)一名的原型,含义为「光荣的战士」(Glorious Warrior)。如此恰好对应了剧情中克洛达尔与卡利贝尔的父子关系【注9】。
【注9】各位读者应该还记得上文中提到了《尼伯龙根的指环》故事的男女主角「齐格飞」与「布伦希尔德」的灵感来源可能就是墨洛温王朝国王「西吉贝尔特一世」 (Sigebert I)与其王妃「布伦希尔德」(Brunhilda),实际上,西吉贝尔特一世与作为卡利贝尔原型的巴黎王「查理贝尔特一世」(Charibert I)都是克洛达尔原型法兰克人之王「克洛泰尔一世」(Chlothar I)的儿子,西吉贝尔特一世是五子,继承了奥斯特拉西亚王国。
如此一来,游戏故事与原型间便构成了千丝万缕的隐含联系,既然主线章节中设定了克洛达尔与卡利贝尔这对父子,那将来存在不小的可能还会出现以西吉贝尔特一世与布伦希尔德王妃为原型的坎瑞亚角色;更进一步地,会将囊括了所有人物原型的故事《尼伯龙根的指环》化用到坎瑞亚故事的编写中。这实在令人万分期待。

后来,墨洛温王室大权旁落,实权逐渐落到宫相手中,最终到希尔德里克三世统治末期,时任宫相的矮子丕平在罗马教皇支持下成功篡权登基,开创了法兰克王国第二王朝加洛林王朝。
虽然加洛林王朝靠篡位得国的历史不太光彩,但该王朝实实在在地将法兰克王国推向了鼎盛,后来王朝还在名义上继承了古典时期的罗马帝国,即开创了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这反倒使加洛林王朝成为了最为后人所牢记的法兰克王朝。而加洛林王朝时期最著名的国王,便是被视为欧洲历史上最杰出君主之一的「查理大帝」(或「查理曼」,Charlemagne)【注10】。
【注10】查理大帝建立了几乎一统西欧的查理曼帝国,使法兰克王国领土达到鼎盛,奠定了后世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三国的雏形。他是第一个获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的君主(主要是罗马教廷需要仰仗法兰克王国的力量来摆脱西方拜占庭教会的控制,即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分离),后世列为神罗皇帝世系列表中的首位。

查理大帝在行政、司法、军事及经济生产等方面均有杰出的建树,他与其后继者还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推动文艺与科学在欧洲的复兴运动,史称「加洛林文艺复兴」。查理大帝促成了欧洲文化重心由地中海希腊一带向欧洲莱茵河地区的转移,被后世认为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统治者之一,享有「欧洲之父」(Pater Europae)的美誉。
扑克牌中「红心 K」代表的国王就是查理大帝。另外与查理大帝相关的还有「十二勇士」(Twelve Paladins of Charlemagne 或 the Twelve Peers)的传说,具体是指诗文与传奇故事中所描写的随大帝征战四方的十二位圣骑士,持有欧洲三大圣剑之一的圣剑「杜兰德尔」(Durandal)的罗兰(Roland)、美男子骑士阿斯托尔福(Astolfo)等均位于此列。

这里值得注意的点来了。查理大帝在位期间曾创造诸多战绩,有一条是在公元 772 年对当时的日耳曼蛮族萨克森人(Saxons;即撒克逊人,如今盎撒人的祖先之一)发起的旨在扩张领土、传播基督教的征服战争中,摧毁了萨克森异教信仰中的圣树 ——「伊尔明苏尔」(Irminsul)【注11】。而在原神世界观中,世界树的全名正是「伊尔明苏尔」。
【注11】「伊尔明苏尔」亦称「伊尔明之柱」,传说是一棵被雕刻过的白蜡树,挂满金银财宝,被认为是支撑整个世界的神树。其出自原始日耳曼部族中一支的古撒克逊人的神话信仰,与同属日耳曼神话的北欧神话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树「尤克特拉希尔」(Yggdrasil)地位相同。


结合以上内容实在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毕竟世界树这一概念在游戏世界观中异常重要,米编剧又热衷于在剧情中引经据典、参考各种原型,因此,有理由相信未来剧情中可能会有参考「查理大帝毁树」的情节出现【注12】。
【注12】「卡利贝尔」故事中出现在深渊圣殿的「神秘声音」目前推测最大的可能就是坎瑞亚的独眼贤王「伊尔明」(Irmin),他的原型应是参考了北欧主神奥丁,且与世界树存在若干联系。如果对这块内容感兴趣,可点击查看我之前发布的另一篇文章(相关讨论在文章第五节)。


文章姑且就聊到这里(话题都已经不知歪到哪儿去了orz),莱茵多特作为坎瑞亚剧情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她的故事想必得等到相当后期才会正式揭开神秘面纱,这位被誉为最伟大的「黄金」炼金术师、拥有创造「世上不存在之物」之不可思议力量的魔女可以说深刻影响了坎瑞亚王国的命运,乃至对整个提瓦特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考虑到莱茵多特背后具有的宏大原型故事,实在很期待未来编剧会如何书写这位魔女过去与现在了。同样,坎瑞亚带有的浓厚日耳曼民族文化色彩与复杂的历史原型关联也令我十分好奇,未来编剧究竟将以何种形式将《尼伯龙根的指环》等经典化用到坎瑞亚的故事中去呢?而那属于坎瑞亚的屠龙英雄「齐格飞」与女武神「布伦希尔德」,又是否以及会以怎样的形象登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