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世界]参加1810∽1814年革命的部分反帝国势力
背景:公元前27年逃往南美的二十万罗马人的后裔与印第安人建立的印加帝国挺过了庇萨罗入侵和之后的殖民浪潮,延续至1814年被革命党人推翻。
(与先前诸机设同属一世界观)
伊玛斯教廷:
伊玛斯教在帝国初期曾因煽动叛乱而遭受残酷镇压,直至费尔诺特一世时才恢复合法地位。1526年,因为庇萨罗入侵和之后欧洲天主教的全面传播,帝国政府的权威不可避免地下降了。民间要求驱逐列强的呼声越来越高,以此为契机,教廷开始积极介入世俗事务,致力于恢复自身的威望。
此后,西洋列强纷至沓来,与帝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虽然教廷极力主张拒签条约,但是帝国仍然无视了教廷的要求,对此感到大失所望的教廷彻底转向了帝国的对立面。教廷借助法国大革命掀起的时代巨浪,推动着反帝国运动的前进。
珲哈尔公国:
统治公国的赛尼克斯家是自帝国成立伊始延续至今的名门望族,后因在与欧特家族争夺帝国统治权的内战中失利而遭减封处分,因此对欧特一系的皇室血脉抱有怨恨情绪,这加强了他们与同样持反帝国思想的教延的联系,使之产生了“尊奉教廷”的思想。
1808年,珲哈尔大公马克诺亚·赛尼克斯效仿荷兰军制组建了一支26000人的新式陆军。1811年响应教廷号召配合黑衫军与帝国作战。
拉普拉塔自治邦:
拉普拉塔自治邦位于南美东南地区,国内有大河贯穿,生产力高度发达,农牧业兴盛。帝国后期,拉普拉塔人通过赎买自治权的方式成立了自治邦。1798年,自治邦总督弗朗西斯科·埃利奥看到帝国的疲态,为求自保,在当地警备队基础上组织了人数达3000人的警备军,兵员一般装备法制查尔韦尔燧发枪。1811年,拉普拉塔自治邦以此兵力为主,协同黑衫军参加战争。
珐赞王国:
珐赞王国位于北方沿海地区,是最早接受西洋文化的贵族封国之一。早年通过开港贸易积聚了大量财富,后又积极引入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使得珐赞成为帝国北方首屈一指的经济中心,培育了国内的资产阶级力量。
1807年,希门尼斯·德·克萨达继任国王后着手推进更加激进的兵制改革,全面废除贵族军役制度,转而效仿法国实施普遍国民征兵制,1810年其国民军总兵力已达18000人,1811年,教廷发出讨伐皇帝的敕令。珐赞军起先持观望态度,后见帝国军队接连败北,终于下定决心与帝国开战。
德罗吉奥王国:
德罗吉奥原为阿尔卡萨瓦家的领地,早年曾参与针对列强的抗争运动,至帝国后期迎来了出身皇室旁系的格罗佩斯·贝卡努斯入主。
受克罗狄斯改革影响,贝卡努斯于1799年聘请西班牙军人曼努埃尔·德·奥亚尔维罗协助进行军事改革,从中下级贵族中选拨有能者担任军官,战争爆发后,德罗吉奥军整编为七联队共15000人。后受国内激进派裹挟,1813年德罗吉奥军加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