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占盲道、毁路面、围挡封桥!央视新闻:挡住的不是安全,是人心!

2023-08-04 08:32 作者:高音镜面  | 我要投稿

谨由我同大家一起来深度剖析一下这篇与城建规划以及大型商业活动场所运营管理有所相关联的通例并看看其中所藏有着的知识点以及亮点在哪里,接下来的内容是这样描述的,如下:

近日,安徽述埠市因举办音乐节用围挡封桥的事情引发网络关注。围挡不仅侵占盲道,破坏桥面,还引发“怕市民不买票**听音乐”的质疑。

虽然主办方及时声明表示,为粉丝安全着想。对于这一回答,网友显然不买账,表示:主办方挡住的不是安全,而是挡住了广大群众的人心。那事情的经过究竟如何?又为何能惊动总台记者前往报道呢?

大桥突现围挡

蚌埠龙湖大桥是位于安徽蚌埠龙子湖风景区,是国内第一座"双飞雁"造型的大桥,大桥主体跨度长约800米,宽36米,既是蚌埠市东西向交通的主干道,也是眺望龙子湖风景的绝佳观景点。

今年6月23号开始,龙湖大桥南侧的人行道上突然开始搭建全封闭的铁皮围挡,而且围挡还将盲道封闭在内,此举在网上引发网民的不满。

从现场的图片来看,围挡不仅只是挡住了人们的视线,更是占用了盲道。

对于正常人来说,可能并不在意人行道上有没有盲道,那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明亮的眼睛来看清前方的道路。

但对于盲人来说,盲道就是他们的眼睛,如果占用了盲道,那将会使原本就出行不便的盲人更加雪上加霜。

某网友率先发布视频爆料龙湖大桥围挡建设现场,不少网友在视频下面评论表示:这是主办方为防止未购票的观众在桥上“蹭”票的举动,但破坏了地面,占用了盲道,该谁来负责?

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这件事的发酵下,原本为“安全考虑”的围挡竟被立马拆除了。

此时,就有网友表示,围挡拆除容易,但给大桥造成的损害的确是永久的。地上的膨胀螺丝,围栏上为了方便安装而打的孔洞,那将伴随着大桥的一生。

这一挡一拆,不仅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更让人关心的是产生的费用将由谁来买单?


×

未批先建

从记者看到的音乐节的海报上来看,本次音乐节是由当地的一家文旅集团导游主办的,而具体的承办方则是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演出公司。

对此,有网友发出质疑: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就可以随意在道路上搭建围挡了吗?


×


对此,本次音乐节的负责人表示:“可能是我们工作考虑的疏忽,我们是要邀请到相关的行管部门进行一个合理的指导,但是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群众们的安全。”

这言外之意不就是,搭建围挡的行为还未通过当地有关部门的审批,就开始私自进行了。


×

既然是未批先建,那么各个执法部门全部未到现场执法也是一桩稀奇事。

针对这一情况,网络上的网友也是众说纷纭,有人称:如果没有报批,私自破坏公共设施,那这种行为就是妥妥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果报批了,那批准的单位是不是涉嫌滥用职权罪?

对此,蚌埠市行政执法局,执法信息科负责人告诉记者,搭建围挡确实没有任何报批手续。

在记者接下来的采访中,当地执法部门负责人询问记者是哪家报社的。


×


当记者说出自己是中央电视总台的时候,负责人却陷入了沉思...


×

之后,记者询问负责人:搭建围挡确实没有任何报批手续,属于违规搭建行为,当地政府为什么没有及时处理。

在思考过后,负责人询问记者为什么想起来询问这件事情。

记者表示,因为这是网友现在在网上讨论的比较激烈的一件事情,

之后,负责人询问记者为什么不报道一些好的东西,并迅速转移话题结束本次采访。


×

面对负责人这样的回答,对于没有报备就开始违法搭建围挡的行为这一问题,记者也是无从得知。

目前,龙湖大桥已经恢复完毕,市政部门将对恢复情况进行验收,将结合验收结果依法依规进一步作出处理。

壶口瀑布“防偷窥围墙”

给长城贴瓷砖是一句笑话,但给黄河修建围墙却是一件真事。

今年5月,有网友拍下黄河壶口瀑布陕西一侧沿线被砌上围墙的视频,受到网友关注。


×

有网友认为,此举是为了防止路过的游人观看景观,游客因此只能购买价值百元左右的门票,来欣赏黄河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色。

针对这种情况,陕西宜川县文化河旅游局工作人员在接受节目新闻采访的时候表示,壶口瀑布附近公路较窄,游客停车赏景容易导致堵车,因此呢,在这里修建了围墙,初衷是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并不是为了收费不让游客观看。

建围墙“拦路收费”,无非是想多卖几张门票,这样的门票思维早被指出是过时的,是因小失大的短视,因为发展全域旅游靠的是吃、住、玩、购物等一条龙的消费,这些“堤外”的收入远比门票的“堤内”收入来得多,这早被实践证明了的。

有网友就问,为何西湖不收门票?为何西湖不沿湖建一道围墙?这个答案早就不言而喻,敞开怀抱欢迎各方游客,不收门票只会人气更旺,赚得更多。


×

而宜川县壶口景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也表示说,那段公路一侧是山,另外一侧呢,是几层楼深度的河谷,而且道路窄,只有双车道,但是路上车流量较大,其又紧挨壶口瀑布,车又冲下去的危险。

他们最初是用围栏进行围挡,但是有游客呢,会把车停在护栏一侧,翻过护栏看瀑布,极易导致交通堵塞。

后来,改用铁丝网围挡,还是不能杜绝这个现象,再加上景区内正在进行扩建,为了安全起见,这才建了现在的围墙。

7月1日,有游客发视频称,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陕西一侧沿线的围墙正在被拆除。


×

杭州西湖免门票反增收

相对与在景区外设置围墙,企图靠门票来增加收入的行为,那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反观中国唯一一个免费五A景区杭州西湖的做法来说,这才是真正长远的创收方式。

过去,旅游收入提升主要靠景区门票拉动。当观光游客量稳定增长,门票经济便不会轻易萎缩,也正因如此,不少地区和景区长期抱守门票思维。

而当前,一些景区在免费后“出圈”,收入不降反升,说明门票并不是景区发展的唯一“命脉”,“门票经济”里也有“辩证法”——门票上涨,经济效益不一定增加,门票减免,反而可能给景区和城市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创造更大的综合效益。

杭州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除了这一点,它还能隐约的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所隐藏的豪放大气。

你比如说免收门票,就这一点足以让人呢流连往返,为这个城市啊多来几次


×

据统计,我们国内旅游,各种花费比较高的费用,有20%是门票的收入。而杭州对西湖沿线各个景点都实施免费开放,现在已经20年了。

每年,杭州减少了收入是2600万以上的门票收入,而景区的维护,日常管理的投入,每年要支出的成本是3000多万。

虽然看似免门票的行为让杭州每年亏损,但杭州免门的20年来,所带来的回报收入却是此前的百倍之多。

自从取消门票后,杭州的旅游收入不仅没有亏本,反而带来意想不到的综合收益。单是2016年,全市就接待游客14059.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71.84亿元。

而西湖景区免门票的十几年间,旅游收入更是增长4倍有余。这对于当地老百姓而言,这也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


×

杭州的开放思想,让杭州人的西湖,成为了中国人的西湖。一个西湖免收门票的一个舍,就让整个杭州餐饮,住宿,交通,购物,赚了一个盆满钵满,并且是口口相传、美名的扬天下。

相较于杭州西湖,有一些景区整天忙着提高门票的一个价格,增加门票的一个收入,这样的一个一成不变的一个做法,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结语

城市围挡不应该为所欲为,一挡了之,做任何决定前都应该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这也恰恰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

不可否认,壮美的河山、独特的文化,是开发文旅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地理应倍加珍惜。不过,好山好水不容“圈地占山”,切莫让自己的行为因小失大,丢了人心。


占盲道、毁路面、围挡封桥!央视新闻:挡住的不是安全,是人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