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 | 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

01 | 平台简介
“扶贫832”销售平台是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三方指导下,由中国供销集团电商公司负责建设运营,以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命名的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上线以来积极拓宽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鼓励动员各级预算单位带头参与消费扶贫,先后组织“保供给防滞销”“52决战收官”等消费扶贫专区活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平台集“交易、服务、监管”功能于一体,实现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在线展示、网上交易、物流跟踪、在线支付、产品追溯一站式聚合,连接脱贫地区带贫能力强、产品质量好、有诚信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与中央预算单位、各级预算单位和非政府采购领域单位,为全社会广泛参与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推动各地乡村产业振兴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支持。


02 | 现实分析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融合发展、联农带农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基本原则之一。突出乡村优势特色,壮大乡村产业,不仅要做精乡土特色产业,也需发展乡村信息产业,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快递物流园区发展。

本团队对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乡村调研过程中,通过走访本地电商运营中心、采访村干部与农业农村局部门人员了解到,乡村电商助农已经取得一定发展。通过省级单位对点帮扶,项目重点建设等政策支持,吴寨电商运营中心不仅为本地提供带货服务,同时也为河南、皖南等地区农产品提供电商服务、22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两百万元,有花菇、红薯等特色产品,为乡村农副产品打开销路,促进产品流通,帮助村民增收作出一定的贡献。

但与此同时,经团队了解,乡村电商也存在一定困境,电商运营中心主要以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进行带货,这种平台和方式较批发市场或个人销售等传统销售和流通方式,村民实际收入提升并不显著。平台带货产品价格虽然有一定浮动,甚至买到很高的价格,但平台存在严重定价抽成的情况,其抽成或可达到产品售价50%以上。本团队了解到一个案例,吴寨电商带货的花菇产品,每件售价可达八十元以上,但经平台抽成,每件实际售价只有二十五元左右,回到农户手中不过勉强收回成本而已,在帮助村民增收,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收效较小。同时,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电商依然有一定的门槛,这两类经营模式并不能惠及大多数农民。

03 | 平台宣传
在了解乡村电商的经营方式与发展情况,我们不禁产生困惑:为什么国家不直接建立以扶贫助农为宗旨的真正为农民谋利的电商平台来改善这种情况呢?随后我们了解到,为贯彻中央决策,拓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产业发展,促进农民群众持续增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按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有关要求,建设运营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即为“八三二”平台。

“八三二”由政府背书,中国供销总社经营,三十余家国企帮扶,建立“政府+平台+企业”的经营模式,自成立以来已帮助数座贫困县打造农副品牌,吸引数百座贫困县为供应商,利用政府采购、平台供销等方式帮助多数农民产品打开销路,已为数百座贫困县提供电商服务,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平台将秉持“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突出乡村产业振兴使命,以政策为指引,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规范交易引导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实现品质化、标准化、规范化及品牌化,逐步带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农副产品产业升级。
图文 | 宋孟儒
排版 | 宋孟儒
责编 | 高亦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