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维特根斯坦

2023-06-29 10:40 作者:小雄King  | 我要投稿

维特根斯坦

世界的逻辑结构

世界(一切事实的总和,属于逻辑空间)——语言(命题的总和)

事实(事态的存在)——命题(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真值,构成“图像”,并表达思想)

事态(一些事物的组合)——基本命题(由代表并以一定方式排列的对象的一些名称组成)

对象(逻辑终点,即简单对象)——名称(命题的简单记号)【不构成图像】

 

       维特根斯坦说,是逻辑是世界一面镜子,世界虽然由千差万别的事物所组成,但是这些事物按照他们的内在属性互相联系,逻辑这面镜子虽然不反映事物的具体形态,但是反映事物的内在结构,整个世界是一张联系之网,逻辑映照得是这些联系,联系的总和就是世界的逻辑结构。

 

***

       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基本命题是命题的真值主目。

我们必须设定存在无法再进行分析的逻辑终点,整个逻辑终点就是简单对象。

 

图式论

语言、事实、图式三者逻辑结构是一致的。

语言是关于世界的图式。语言由命题构成,命题是事实的图式,所以语言能反映事实。

 

图像(式)论(picture theory of meaning):基本内容是,作为命题的终极要素的名称与作为事实和终极要素的对象一一对应,命题与它们所描述的事实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

 

(可以把“世界的逻辑结构”重新叙述一遍)

 

 

语言的界限

语言的界限:对于不可言说的东西,人们必须以沉默待之。

 

不能说的东西:

1.逻辑形式的地位。——语言(一个脚手架),我们不能通过语言而超越语言之外的逻辑形式,不能走出事实的领域,而抵达逻辑形式。

2.哲学的本质。——“哲学问题”的无意义,因为超越事实世界的知识,逻辑性不完善,伪命题。哲学命题的含义只是一项解释的活动,一个“梯子”。

3.伦理学,“唯我论”和“生命意义的问题”。——“我”是“哲学的我”,是“这个世界”,属于一切事物的精神,在“我的”世界里没有死亡。生命意义,具有绝对伦理的价值。作为一个事物,每个事物都同样的不重要,作为一个世界,每个世界都同样重要。人的意志和情感能赋予事实世界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4.对于“世界存在”的特殊神秘的感觉。——维特根斯坦称之为“神秘的感觉”不是一个经验,是他内心所想的那个对东西,对世界是那样存在的神秘感受或觉察。无法提出,因为提出意味着可能解答,而它完全无法解答。不能用惊奇,因为惊奇意味着,你原本对他有所“预料”。正所谓我们根本不曾指望世界存在,可它又那样存在

 

神秘主义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通过语言逻辑的分析,最终指向了一个更为重要、不可说的伦理领域,即人生的意义和美学。

 

伦理学的原则等都是不可说的,神秘的体验却可以将它们在意志和感情中明白的显示出来,但无法通过理智、推理和语言表达等把握其本质,伦理行为只服从意志的支配,意志超越经验(世界)。

 

广义上“神秘的”,它包括“一切不能讲述的东西”,还包括“一切显示自己但不能说的东西”。

 

不能说的东西:

1.逻辑形式的地位。

2.哲学的本质。

3.伦理学,“唯我论”和“生命意义的问题”。

4.对于“世界存在”的特殊神秘的感觉。

(参考语言的界限)

 

显示自己但不能说的东西:

逻辑形式:在它最一般意义上,是同世界和语言中各项目所结合的多种可能性,它规定了“逻辑空间”的领域。

 

逻辑形式是语言的一部分,只能在语言的使用得以体现或显现,而不是被外部描述或表达,否则会导致无线递归和无意义的陈述。


维特根斯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