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原生家庭越不好,越容易在恋爱里不幸?|找爹找妈剧本&影子恋人剧本

# 原生家庭vs恋爱幸福(上)
喜欢同一类人
## Pattern1:找父母
### 原因
父母在家里应该承担但没有承担的功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表现
- 父亲:
- 规训:教规矩
- 传道:以身作则,生活的意义(犹豫不决)
- 胜利:你觉得父亲更厉害(唯唯诺诺)
- 供养
- 保护
- 母亲:
- 养育:(安全感需求)
- 保护
- 寄予
- 陪伴
- 宽容/接纳:(苛责自己+别人)
### 隐患
剧本不可持续,正常人无法保持高含han量(赞曰:这大概也是为什么XX演绎半生,归来仍是油男——大量不太正常的原生家庭存在使得荧屏霸总一直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 Pattern2:影子恋人
影子:潜意识,内在令人讨厌的另一个人格
### 原因
控制欲很强的父母压抑子女的潜意识使得后者在择偶中递弱代偿
Case:《泰坦尼克号》
### 隐患
- 怕:害怕、羞于面对自己的影子
- 勇:把ta当作实现自我的方式,即使深受其害亦在所不惜
## 结论
- 爱欲的产生离不开自我
- 撒粮+挖坑(此处谨为第二个新坑吊打UP及催其眠者十秒钟)
## 赞曰
-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全视频内容总结)是人类社会极普遍的规律
- 很多人都习惯从原生家庭找原因,使之成为显学。这也是破站里很多视频都热衷于谈论原生家庭的原因,无他,共鸣=流量。但正如“网调显示70%网友同意将数学排除高考科目”的新闻一样,高考的目的恰便是为了筛掉这“70%网友”
- 大部分人/家庭出现问题并不是父母/家庭有问题,他们的问题仅仅是真正问题的表现而非原因。这个原因就是,这个国家在过去一百年里在各个维度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得很多积累的生存生活经验无法应对急速变化的环境,即使那些看起来过得还不错的人或家庭,历史过程的眷顾也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不全因他们自身的奋斗。因此,从原生家庭找原因或许可以解释问题,但是很难完全解决问题
- 看这些视频是好的,这是努力升华自己生命,突破自身桎梏的一种或者必要或者非必要的尝试。但有两点是要注意的: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些视频只是教科书式的因子,真正的客服要靠主动切实而非随波逐流的经历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大量的实例将会证明:普遍存在迥异于教科书的“影响因子”和“权重系数”,获取其值及其过程才是自己真正破茧之体现
-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老天爷不随你姓。要走,要跌,要总结。佛像挨了千刀万剐接受朝拜,菜板挨了千刀万剐还是菜板
- (因此感觉UP有点水视频的嫌疑,即开始从管蠡入手,跟着热门做一些不如以前那样让人良有所思的内容。当然,revo尚有高潮和低潮,这里只是随口的碎碎念)
- “原生家庭不好的孩子缺少关爱,原生家庭好的孩子缺少历练。每个人注定会有所缺失,而他们所缺失的,都需要在社会中通过锻炼找补回来”
- 祝你们努力,祝你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