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辩论赛】以成败论英雄是否可取-武汉大学

以成败论英雄(2001国际大专辩论会)
正方队伍:新加坡国立大学队(吴天、郑子豪、付欣、陈晓欢)
反方队伍:中国武汉大学队(蒋舸、袁丁、余磊、周玄毅)
裁判团:许廷芳、赵令茂、钟志邦、李秉萱、罗伊菲
正方一辩吴天:成败英雄轮→引用:“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东周列国传》:“见义勇为真汉子,莫以成败论英雄”→引出辩论主题
时代的话题要有时代的意义(强调方法和价值) 这种价值在今天的时代是否具有可取性
若有则正方得证,但不会与反方对于命题的定义相同(反方会举例子反驳以成败论英雄的种种恶果)
价值观(精华、可用) → 成功与英雄(旗帜与榜样)
现实意义:学习英雄、追求成功(价值取向)
反方一辩蒋舸:概念界定:成败:成败相对于具体目标而言,达到就是成功,否则就是失败
英雄:自身杰出的才能品质激起他人崇高情感
以成败论英雄:成功了就是英雄、失败了不是英雄
不可取之处:1.以片面刻板的成败根本就论不出丰满鲜活的英雄→观点在理论上错误(杰出才能的英雄能否取得外在功业上的成功还要受到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举例论证:岳飞:精忠报国、文韬武略却屈死风波亭(生不逢时、未遇明主:个人认为这个主要是天时和人和)
成败之中包含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才会对失败面前表现出浩然之气的悲剧英雄肃然起敬→举例:雄姿英发周瑜:“既生瑜,何生亮。”;兵败被俘的文天祥狱中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时地利人和)
英雄有成败,精神越成败(上价值)→英雄本色
僵化刻板的成败尺子反而论不出英雄,倘使论出也并非丰满鲜活
2.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片面地夸大了功利的意义→在实践中有害,诱导人们为了达到目标可以不择手段:前有赫赫英名牵引,后有滚滚利益推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引用论证)
正方二辩郑子豪:错误:1.可取=有可取性,说反方认为指毫不可取(因此后面被反方二辩反驳那有可取性也自然会有有不可取性:一半论证自己的,一半论证对手的)
2.成败论英雄不应当成一个具体的方法(对于辩题的定义两方有分歧和冲突)
正二辩强调:这个辩题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
1.个人层面:价值观可取性在于倡导成功,鼓励追求成功,鼓励追求个人全面发展(自我完善与和谐)→知识内涵的提升、人格精神的丰硕(鼓励、推动)
意识对于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鼓励确实可以作为前进的动力)
2.以成败论英雄对于正方价值观的可取性在于推动国家(共同信念→推动国家发展)
个人:自我实现
国家:国富民强
(递进关系)
需要英雄的榜样
反方二辩袁丁:成败论英雄有可取之处有可取性,但是有可取之处有可取性就意味着也有不可取之处有不可取性(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论证己方观点以论证对方观点为前提
有可取之处≠是可取的
以成败论英雄最大的不可取之处:论不出英雄
1.从成功方面看,如果成功了就是英雄→陈世美、希特勒、秦桧(反语,即不是英雄)
2.失败方面:荆轲不是英雄→刺杀嬴政和逼秦议和均失败
布鲁诺、孙中山也处于失败之中但仍是英雄
3.成败综合:相对的概念→一方英雄,一方狗熊(竞争)
特洛伊战争:(以成败论英雄)阿喀琉斯、赫克托尔
刘邦、项羽
魏蜀吴→三家归晋(司马氏是英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正方三辩付欣:1.成败英雄论→价值取向
2.追求成功,功利主义大行其道×
价值观角度:成败论英雄:1.扩大了成功的含义,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不是简单的个人目标的实现,而是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2.倡导以成败论英雄→破旧立新(更公平和客观的观念去评价人)不以出身论英雄
3.对失败者的特殊意义:追求成功
失败不可怕,要追求成功(个人和社会)
反方三辩余磊:逻辑:一点点的可取等于可取,我方举出再多不可取就是不可取(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论证方式:1.没有成功,就没有英雄→以成败论英雄(饭量论英雄)
2.鼓励、支持成功≠以成败论英雄(鼓励致富和发财≠以贫富论英雄)→穷【这里应该是窘迫的意思,指的并非贫富,但是辩论场上需要一些变通且最好不要被对面抓住把柄】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定义问题:以成败论英雄:正方:价值取向,倡导成功
反方:成功是英雄,失败不是英雄
英雄身上有成功的影子,平凡人有没有一点点的成功(英雄和平凡人都有成功,如何以成败论出英雄);哪个英雄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失败,除了全知全能的上帝,找不出来英雄
竞争激烈的社会→以成败论英雄,则不择手段获取成功→商业界欺诈丑闻、体育界兴奋剂、学术界抄袭之风(获取成功掩盖在英雄的光环之下)→实践中有恶果
古往今来,多少气吞山河的丰功伟业在时间的涤荡下是灰飞烟灭,又有多少坚如磐石的帝王基业在历史的冲刷下是土崩瓦解,英雄往往犹如一道流星般划过天幕,让我们潸然泪下的只能是他们超越成败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上价值,满分作文)
自由辩:可以多看看反方,因为个人觉得正方确实在这个阶段有点力不从心
正方四辩陈晓欢: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对方看事实判断,不看价值判断
不正当竞争(有别的价值观制约这种不正当竞争)
人们渴求突破和成功→创新,生命张扬(社会不由一群失败者创造,需要成功者)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社会是人的社会)
反方四辩周玄毅:逻辑问题、事实判断(成败背后的东西论英雄)
关羽:千里走单骑,兵败走麦城
成功:非凡才略、过人胆识
失败:大义凛然、威武不屈
英雄本色超越成败而存在(燕瘦环肥各尽其美,正因为美本身并不以胖瘦而论,以成败论英雄就相当于以胖瘦论美人,只能是唐突佳人)
以成败论英雄容易淡忘英雄身上崇高品质;成功成为标准,手段就会变得无关紧要(工具理性膨胀、人文精神衰微)
以成败论英雄:看得见英雄的功业,看不见英雄的气节;看得见英雄的意气风发,看不见英雄的怆然失意;看得见功成名就的正剧英雄,看不见壮志未酬地悲剧英雄
呼唤英雄、敬仰英雄:崇高情感、超越平庸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