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者驳斥中国“债务陷阱”时,遭BBC恶意剪辑

文/行走斯图卡
为了抹黑中国,西方媒体已经越来越不要脸、越来越没有下限,比如BBC、CNN之流,手段花样可谓层出不穷;最近它们又表演了一次什么叫“没脸没皮”。据媒体报道,美国政治学者黛博拉·布劳蒂加姆(Deborah Brautigam)日前公开揭露,她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的发言,被对方恶意剪辑,用移花接木、断章取义的手段,篡改了她发言的原本意思。
据布劳蒂加姆所言,她原本在采访中列举了大量事例驳斥了所谓“中国使用债务陷阱进行外交”的言论,结果BBC在播出的时候却变成了“她认可债务陷阱外交的说法”,还拉来一名所谓“前特朗普政府官员”一起胡说八道。
对于布劳蒂加姆的指责,BBC很快就表示道歉,并且宣称这是因为“制作人经验不足”,这一切都不是故意的。对于这个道歉,我们倒是要替BBC的这位制作人说句公道话了,这哪里是“经验不足”,明明是“经验丰富、业务娴熟”嘛。
一个国际知名的公共政策研究专家,说的话必然相当缜密,但是这位制作人竟然有“鬼斧神工”之技能,动动鼠标和键盘就能重组出完全相反的言论,并且堂而皇之地播放出来——这可是个人才啊,而且完美契合了符合BBC一贯的新闻风格和做事传统,怎么可能是“经验不足”呢?
BBC在中国民众眼中只有“恶名”,栽赃诬陷、信口雌黄、无中生有……在去年疫情之初,BBC大量使用阴阳镜,将中国描绘成“一个活生生的地狱”,而将西方塑造成“人权的天堂”。 为了把新疆打上“种族灭绝”的标签,把中国的反恐演练画面“嫁接”到疫情防控,暗示警察“暴力执法”,在“镇压平民”。
所谓“债务陷阱”是西方国家抹黑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惯用伎俩,除了BBC故意篡改专家言论外,国务卿布林肯前些日子在非洲访问时也提到了这茬,当时被尼日利亚外长奥尼亚马当面打脸了。
“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被西方视为眼中钉,不仅是因为中国通过此倡议加深了与诸多国家的经贸合作、提升了国际形象和影响力,而且还凸显了西方过去几个世纪领导世界的种种弊端,简单来说就是愈发衬托出西方的自私、无耻和霸道。
为了打压中国的势头,西方国家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竞争方案”,如美国的“重建更好世界”战略、欧盟前几天提出的“全球门户”计划,但是这些所谓“竞争方案”却不被外界看好;另一方面西方媒体、智库为了“恰饭”频频造谣抹黑,手段无不用其极——但是这种做法,只会暴露一件事:西方技穷了。
12月3日下午,中方C3次客运列车驶出云南昆明站,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作为一个被其他国家包围其中的“陆锁国”,老挝与邻国以外其他国家没有直接通道的历史彻底被改变。没有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西方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纷纷用上了所谓“债务危机”的说辞,宣称老挝“债务累累、经济上将越来越依赖中国、完全被中国绑定”。但是作为老挝的邻居,泰国媒体却一片羡慕,《曼谷邮报》认为,泰国政府应该加快对接中老铁路,给三国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鞋子只有穿在脚上才知道合适不合适。美国掠夺拉美,所以拉美向美国输送毒品和非法移民;中国帮助中南半岛,最后大家共同富裕——不管西方如何抹黑,历史的车轮是停不下来的,西方媒体的种种勾当最终只会成为它们自己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