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5基地遭袭,触发核反击条件,普京发出警告,多国呼吁阻止核战

近日,位于俄罗斯本土的多处基地遭遇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包含图95轰炸机的数架战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乌军这一举动在“羞辱”俄罗斯的同时,也出触发了俄方的核反击条件,对此,普京发出核威胁警告,多国匆忙呼吁阻止核战爆发,那么,图95基地遭乌袭击,战场会不会延伸至俄境内?普京发出核警告,是准备使用核武器吗?多国呼吁阻止核战,乌克兰为何还敢刺激俄罗斯?关于以上三个问题,我将从此次俄基地遇袭情况说起,来为您深入分析。

当地时间12月5日,位于萨拉托夫州的“恩格斯”空军基地率先遭到袭击,与此同时,距离俄乌边境700公里的梁赞洲佳吉列沃机场也发生爆炸,次日,库尔斯克机场也没能幸免,公开资料显示,受到袭击的都是俄军的核心空军基地,其部署了大量图160轰炸机和图95轰炸机,肩负着对乌克兰全境空袭的重任,事件发生后,据俄方统计,有2架图95轰炸机、1架图22轰炸机受损,同时3名地勤人员死亡,5人受伤,对此,俄罗斯总统办公室发言人、俄国防部及外交部先后进行了严厉谴责,而乌克兰官方并未做出回应,也没有承认相应“战果”。
第一个问题:图95基地遭乌袭击,战场要延伸至俄境内?
一直以来,俄乌冲突都没有对俄罗斯本土产生很大影响,眼下远离前线的图95基地遭遇袭击,是否意味着乌克兰想将战场延伸至俄罗斯境内?

现阶段乌军还没有能力将战火烧至俄罗斯本土。当前资料显示,乌军此次是依靠改装后的图141喷气式无人机完成了这次袭击,其成功与俄罗斯本土防御意识薄弱,以及美英的暗中参与密不可分,然而,这种情形很难复制,俄军接下来势必会加强相应的防御力量,乌军想要再度得手并不容易。
乌克兰的重心依旧会放在前线。与俄罗斯不同,乌克兰的军事目标是收复被俄控制的领土,这样一来,其袭击俄本土鼓舞士气的成分要多于战略影响力,毕竟这次突袭也并未造成太大破坏,对俄军的作战能力更是没有丝毫影响,因此,乌克兰大概率不会将其常态化展开,双方的博弈关键还是在前线战局。
最关键的是,乌军如果真的越界进攻俄罗斯,将会极大改变战局性质。就像西方世界担心的那样,保障俄罗斯本土的安全是俄方底线,局部袭击尚能接受,一旦乌军真正发动了对俄罗斯本土的大规模袭击,那相当于双方全面宣战,很难说俄罗斯会不会就此展开全面动员,这样一来,乌克兰的作战目标只会更加难以达成,而西方世界也会失去与俄罗斯外交斡旋的余地,这一结果显然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个问题:普京发出核警告,是准备使用核武器?
当地时间12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会议上再度发出了核警告,难道说俄军准备使用核武器进行报复?

目前俄罗斯还没有到使用核武器的地步。普京在发言中也明确提出,俄罗斯不会率先使用核武器,其更大的作用在于对西方世界的反击威慑,同时,乌军能做出袭击俄本土的冒险行为,这意味着前线战况大概率对俄罗斯更为有利,眼下冬季已经到来,俄军大规模坦克集群正蓄势待发,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没有使用核武器的必要。
此外,普京发出核警告,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给俄军接下来的行动造势。今年10月,克里米亚大桥遭遇袭击,那时就有很多观点认为,俄罗斯会使用核武器进行报复,不过俄军最终也只是选择将打击目标扩大到民用设施,这种“先扬后抑”的舆论造势使得俄军的军事行动很快被国际社会接受,西方世界也没有因此升级局势,眼下俄罗斯很有可能是想重演这一场景,先提出核武器论调,然后在行动上表现出克制,以此减小因俄军报复行动带来的舆论影响。
核武器是俄罗斯面对西方的最大底牌,不会轻易投入使用。即便美欧等国提供了装备之外的军事协助,其也并没有大张旗鼓进行宣传,说到底就是顾忌俄罗斯的核武器,各方都希望避免核战争的爆发,不过,如果俄罗斯贸然将核武器用在了战场上,那西方世界迫于形势,很可能会直接派兵参战,届时失去了和西方谈判空间的俄罗斯只会面临非常不利的局面,从这一点考虑,俄罗斯不会冒这个风险。
第三个问题:多国呼吁阻止核战,乌克兰还敢刺激俄罗斯?
事件发生后,多个国家都出面呼吁,表示应阻止核战争的爆发,在这种情况下,为何乌克兰还敢一再刺激俄罗斯?

首先,从乌克兰目的来看,其很有可能就是希望激怒俄罗斯,从而升级局势。乌克兰面对俄军的最大依仗就是来自美欧的军事支持,不过,西方世界与乌克兰的利益并不统一,也正因如此,欧乌之间才会逐渐出现裂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影响己方援助,制造拉北约参战的机会,袭击俄罗斯本土就成为了绝佳选择,如果俄方因此升级打击手段,那么北约的军事介入很可能成为现实,这样一来乌军也就有更大机会收复领土,因此,局势升级反而是乌克兰希望看到的。
其次,乌克兰长期遭受俄军不对称远程打击,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回击。截至目前,俄军已经不间断地对乌克兰发动了两个月空袭,乌全境大多数城市都陷入了断水断电的境地,再这样下去,乌军前线士气和民众凝聚力必将受到严重冲击,所以乌克兰方面不得不采取一定报复措施以示回应,在有西方世界在国际上“兜底”的情况下,乌军也不需要付出太高昂的代价,况且之后乌克兰政府也学聪明了,不再宣扬在袭击中取得的成果,这样一来,其在面对俄罗斯指责时就有充足的辩解余地。
最后,乌克兰方面也拿准了俄军不会率先使用核武器的心理,因此才会通过证明己方军事能力,博取更多与国际对话的筹码。俄乌冲突实质上是一次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利益博弈,乌克兰只是西方世界的“代理人”,这种局面显然不利于乌克兰实现己方目标,不过受实际情况限制,乌克兰也确实没有太多话语权,因此,它就需要从中制造一定事端,一方面向俄罗斯表现出己方的远程打击能力,在与俄对话时增加己方筹码,另一方面则可以利用自己对局势的影响,从西方世界获得更多支持,这也是乌克兰当下唯一的“破局之策”,如果只是与俄罗斯在战线上相持,其下场恐怕比部分中东国家好不了多少。

综合来说,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是乌克兰第一次对俄本土发动的攻击,无论是俄乌边境的部分村庄,还是克里米亚的多处战略要地,都曾受到过来自乌克兰的袭击,只是这次乌军突破了此前的攻击范围,将打击目标放在了俄罗斯纵深地区,甚至离莫斯科仅有160公里,这样一来,俄军势必要做出回应,俄乌冲突烈度可能会因此被进一步激化,和平谈判只怕是遥遥无期。
作者:小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