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意识和我们的大脑
前言:
意识和大脑的关系,可能是怎样的?

我看到过这样的问题:意识和脑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何意识可以观测大脑?
虽然这个问题本身也有些问题,不过它对意识和脑的关系的询问,比较有启发意义。
它的问题在哪呢?
在我的理解中,意识是无法观测大脑的。
我们能通过意识看到大脑的结构吗?我们能看到它的无数神经元、几个脑区、以及那些折折叠叠的大脑皮质吗?
答案显然是不能的,否则我们就成了玄幻修仙小说中的那些“能内观身体”的强者修士了。
我们从来没有靠意识观测过大脑,也做不到这种观测,就像你无法凭意识观测你的心脏长什么样、肺部健康不健康一样。
在我看来,「意识」近似于想象力,它通过「想象各种东西」的方式,在我们的思维中构建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比如最初的那个问题“为何意识可以观测大脑”,我们姑且认为这个问题问的是“为什么意识能够观察到自身”,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作为意识,能思考我们的意识、我们的自我?
答案很简单:我们的大脑(想象力的根源)根据我们过往的一切生活经验,构建了一个关于「我」的模型。
我们自己心中的那一个「自我」,它实际上是这个模型,并不是真正的自我。
所谓的“我们的意识,可以观察、观测我们的自我”,其实是「我们的意识,可以观察观测我们的自我模型」。
举个例子会很容易理解这一点:假如你有2分骄傲,但你未能意识到你的骄傲,那么对你自己来说,「你的自我」是一个不骄傲的自我。
尽管在事实上你有2分程度的骄傲,但只要你意识不到它、你的大脑构建的自我模型之中不包含这个“2分骄傲的数据”,你认知到的自我,就是一个不骄傲的自我。
直到某一天,你发现你身上有骄傲的成分并将这个成分添加到自我模型之中,这时候你才能构建出包含骄傲数据的自我。
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实际上是对一个模型的认知。这个模型只能反应我们真正自我的一部分,因为我们无法完全收集到关于我们自身的一切数据。
大脑的机能是意识的来源,是想象力的来源。但大脑并不能记起从出生到现在发生过的一切事情,也无法准确分析每件事对我们的思维、情绪产生了多少影响,继而它无法准确的想象出「被亿万因素环绕并影响的我,是什么样的我」。
因此,意识能观测大脑/自我是一种很经典的误解,它既无法观察真正的大脑结构,也无法观察真正的自我。
它所观察观测的,只是它通过过往经验等因素构建出来的一个自我模型。
我们会产生「我们能观察自己的自我」这个错觉的原因比较简单,第一个原因是自我模型很特殊,它包含了我们对自我的一切认识——而我们现阶段又无法认识到那些“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的自我”,所以我们无法自行找出关于这个模型的漏洞和欠缺。
找不出漏洞,我们就会倾向于认为这不是模型,这就是我。
而即使我们偶然找到了漏洞,就像我们终于意识到我们身上其实有2分骄傲,然后我们更新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这时候我们也倾向于认为我们只是对自我的了解不够深入,不会认为“我们只是在更新一个自我模型”。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的思考经验太多了。
其实按照上面的思路,「思考」也是一个建立模型的过程,比如1+2=?
你见到这个数字和符号,开始在大脑中想象1和2的含义,想象+和=的含义,想象?的含义。
你根据你想象出的结果,对1+2=?进行了模拟操作(模型),你的操作结论是3,所以你得出了3的结果。
问题来了。
由于你在大脑中建立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相符,所以你会忘记这只是模型,转而认为它就是现实、就是事实、就是一定程度上的真理。
思考本身只是一个建立模型、演化模型、得出模型结果的过程,但因为它与现实产生太多的互动,并多次被现实验证为正确。
在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模型就是正确,就是现实”的结论后,我们会认为它不是模型而是现实。
在这种惯性下,我们通过思考得出的“自我”的结论,也会被认为“不是模型,而是现实”。
其实不是这样的。
大脑机能使我们拥有了想象力,想象力就是我们的意识。想象力对信息构建出的各种各样的模型,就是我们的思考。
思考的本质是构建模型、演化模型、得出模型结果。
思考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契合现实,但它的本质仍然是模型。
正如当你思考这篇文章的时候,这篇文章的字不会进入你的脑海,而是你在脑海中构建出了一行行字…
这种构建,就是想象力,就是模型。

我是若终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1078天!
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赞吧——据说专栏双击屏幕是一键三连~
看更多内容,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