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实践哲学体系导言

2022-03-22 12:20 作者:飞翔的北方哥  | 我要投稿

人类的哲学知识被视为人类这一认识主体形成的对“存在”的认识。目前我们认为人类的哲学知识经历了从存在论时期到认识论时期,再到感性主体哲学及符号学时期的发展。

存在论时期,哲学家们对认识对象形成了“存在”的符号概念,并开始认识“存在”的概念。

认识论时期,哲学家发现存在论时期哲学形成的对“存在”的认识,要通过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的认识来完成。这一发现带来了人类的哲学知识从存在论时期进入了认识论时期发展。认识论时期,人类的哲学家既要解答“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回答认识主体如何认识“存在”。

感性主体哲学及符号学时期,哲学家们进一步认识到认识主体所认识的“存在”,最终是认识主体“自身”通过语言文字形成的符号知识来呈现的。这一发现带来了人类的哲学从认识论时期进入感性主体哲学及符号学时期。感性主体哲学及符号学时期的人类哲学家们从解答认识主体如何认识“存在”,转向了对认识主体“自身”的存在的认识及认识主体的“符号”的认识。这一时期人类哲学家从两条路径认识“存在”。一条路径是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等分别从“社会存在”和“个体存在”为进路认识人类主体“自身”的感性存在,一条路径是维特根斯坦和伽达默尔等分别从“命题”和“知识”为进路认识人类的“符号知识”。

我完成的这篇命名为实践哲学的哲学体系知识,是沿着人类对“存在”的认识之路(暨人类哲学知识从存在论到认识论再到符号学发展)进一步去认识“存在”。我将通过这篇命名为《实践哲学体系》的哲学知识回答我们人类作为认识主体通过语言符号能认识的“存在”的问题。

我的这篇《实践哲学体系》将以三个阶段完成对此问题的论述。

第一阶段是实践哲学原理部分(也可以命名为实践逻辑学,但是为了跟黑格尔的逻辑学区分,这里不做如此命名)。这一部分有三章内容:符号,概念的发展,唯物辩证法回答认识主体通过语言文字的符号能怎么认识“存在”。这部分将通过以上三章内容回答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的符号认识。

第二阶段是存在哲学部分。这一部分有三章:第一章自然哲学,回答认识主体通过语言符号能认识的自然存在;第二章社会哲学,回答认识主体通过语言符号能认识的社会存在;第三章理性哲学,回答认识主体通过语言符号认识的理性存在。这一部分通过以上三章内容回答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能认识的作为认识对象的“存在”。

第三阶段是美学部分。这一部分有三章:喜剧美学,悲剧美学,正剧美学。这一部分通过以上三章回答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通过语言符号能认识的形成了认识主体自身的“存在”。

《实践哲学体系》将通过以上实践哲学原理,存在哲学,美学三个阶段的内容完成论述。

最后,这篇哲学体系知识之所以被命名为《实践哲学体系》,是来源于我们人类目前对“实践”这一概念的一个定义“主体见之于客体”。本文之所以如此命名的原因的形成与发展也将会在正文中得到论述。而这也是《实践哲学体系》所要解答的。


实践哲学体系导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