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游戏编程,信“任天堂”,还是用《我的世界》《Roblox》?

《初次游戏编程》:至今为止最好的图形化游戏引擎
上手难度:相当低
改造空间:大,但是部分功能有限制
现有游戏:目前很少
主要亮点:详细的制作教程,高质量的官方素材
作为顶级的游戏开发商,任天堂的图形化编程游戏《第一次的游戏程序设计》(以下简称《初次游戏编程》),从发布的时候就得到了许多关注。

实际发行后,软件的质量也超出了预想。这款软件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体贴到家的官方导航了。

教学部分,各种各样的程序组件,化身成能和玩家对话、性格各异的小精灵。

内置的游戏制作教程,从简单到困难,循序渐进。做完一款游戏以后,还有复习用的谜题。这个制作导航,手把手到让人感动,小学生都能懂。

实际编程的过程,就是在游戏画面上安放各种节点,不需要写文字代码。虽然触屏操作足够方便,但软件也支持外接鼠标。

这种图形化编程的设计,明显借鉴了MIT大学的Scratch。但与Scratch不同,《初次游戏编程》额外提供了高质量的模型、音效、BGM等。不满意的话,玩家还可以自己画贴图。

通过排列组合,大多数的游戏都能做出来
当然,任天堂的《初次游戏编程》也不是没有缺点。
首先使用这款软件,你得有台Switch。因为部分功能有限制,企图在游戏里做个氪金功能,这件事还是做不到。
但瑕不掩瑜,毕竟Switch玩家很多,想做游戏的人也不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用《初次游戏编程》做出越来越多的好游戏。
《初次游戏编程》可能成为健身环后,又一个掀起潮流的现象级作品。
我的世界:最大的缺点是好玩
上手难度:低
改造空间:依赖MOD,编程难度高
粉丝游戏:比较多
主要亮点:丰富的MOD,与高游戏性
作为有史以来卖得最多的电子游戏,《我的世界》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游戏圈,成了中小学里面,用来辅助教育的主要游戏。

课堂上的《我的世界》,教育者倾向使用游戏本身的功能,做各种建筑。连NASA,都在《我的世界》里面做了一个“太空站”地图。

对《我的世界》的自定义改造,主要依赖大量的第三方MOD。其中,也不乏引入现实的矿物、地形与自然环境的真实系MOD。可以在游戏中熟悉自然、化学、物理现象。

至于编程方面,主流的《我的世界》第三方程序,主要由JAVA写成与调试,需要很专业的程序知识。也就是虽然小孩子能玩,但是基本不能改。


同时,《我的世界》分两个版本,就是手机与主机平台的“基岩版”,与PC上的“JAVA版”。目前两个版本不能互通。这一点上,《我的世界》还需要努力。
《我的世界》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最大缺点,就是玩起来太有趣。不但生存模式乐趣多,联机对战也很方便。作为一款教学工具,能否用好,很考验家长与教师的能力。
Roblox:游戏最多,但要小心氪金陷阱
上手难度:中
改造空间:高,有中文文档
现有游戏:多,同时良莠不齐
主要亮点:游戏数量多,可改造空间大

Roblox,是乐高积木风格的“《我的世界》类游戏”。和任天堂《初次游戏编程》一样,都可以在游戏内做游戏。
虽然游戏很老,但在国外中学、小学生里面,Roblox一直很有人气。2021年,Roblox的月用户超过了1.5亿。
与《我的世界》、《初次游戏编程》相比,Roblox最大的优势,是多平台统一的客户端。不管手机还是PC,注册账号以后都可以玩别人分享的游戏。

Roblox采用图形化控件+Lua脚本编程,允许玩家自己开服。游戏功能可以做得很复杂,但改造难度也不少。制作者至少需要学习lua编程语言,与官方的中文文档。

因为运营时间长,玩家群体庞大、Roblox现有游戏数量很多。

游戏类型多样,可以几个小伙伴枪战吃鸡,也可以玩养成,甚至可以讲故事。一部分精品游戏的表现,甚至不输主流大作。

最后,Roblox主要的问题,一是游戏良莠不齐,平均质量偏低。
毕竟Roblox出现得很早,组件质量明显比我的世界、任天堂低。地图上充斥着绘图板画的UI与五毛钱的特效。用户大多在国外,中文游戏也很少。
同时Roblox官方的收入,主要来自游戏内的交易代币。制作游戏的人,目的也是获得代币收入,许多游戏都要花钱玩。如果用作教育学习,要小心不要过度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