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九辫】红炉雪 第五十六回

2023-10-12 22:10 作者:龙葵de小羽  | 我要投稿


       从现代穿越而来的骨伤科医生vs集病娇、傲娇为一体的腹黑皇子

       架空乱世,仿多国互伐混战背景,杂糅化用一部分史实

       文中涉及到的中医知识都是我随口编的,没有理论依据,勿喷

       虚构情节,勿上升!





五六回:雪公主血崩留遗言  疯丞相风流宿花魁

————————————————————




         “公主血崩了!”不知是谁尖声喊了一嗓子,在深夜里显得无比凄厉。

         产房内顿时乱作一团,拼命想要将功折罪的刘太医举着一碗固元止血药汤跑进来,迎头跟六神无主端着满满一盆沾血布巾的小侍女撞个满怀,双双跌落手中的物件儿。

        “叮铃咣当”一阵乱响之中,杨九郎沙哑低沉的嗓音传来,“不用了,太迟了……”

        “什么不用了?谁说不用了!”急到额头上全是汗珠的张云雷再也顾不得什么规矩不规矩,撇开不知死活在还试图阻拦他进产房的皇后思婉,三步并作两步掀飞帘子冲了进去。

         第一眼看到苍白到像陶瓷娃娃一样的妹妹,张云雷愣了一下。

         雪如瘪下去的不仅仅只有肚子,身上的生机也像是一下就被放空了,怎么也止不住的鲜血蔓延到床榻边缘,已经开始滴滴答答往下流。

          双手沾满血迹的杨九郎一直呆呆跪在床榻旁。他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既恨自己为什么不是个产科大夫,也想不通孩子明明都顺利降生,雪如怎么会突然就血崩了。

          有那么一瞬间,某个很危险的想法从杨九郎脑子里冒出来,他踉跄着起身朝外面跑去。

          张云雷并没有阻拦他,只是挥手屏退嘈杂的女仆,独自坐在雪如身边紧紧握住她冰凉的手。

          张云雷哭的像个小孩。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如今他已身为一国之君,登上了曾经那个梦寐以求的地位,他以为自己拥有了无上的权力,可却依然无法挽回至亲离世的悲剧。

          现实无情的把他打回原形,他仿佛又回到了无能为力的童年。

        “如儿,是哥哥错了,我没有保护好你。”

          雪如自知命不久矣,努力撑起笑脸看着他,用尽最后一点儿力气说,“哥,这不怪你,这都是我的命。能够顺利生下孩子,我已经很幸福很满足了。只是宇文奕那边……先不要告诉他我已经死了,孩子……请你一定帮我……”

          雪如的声音渐渐听不到了,张云雷的眼泪怎么也抹不净,模模糊糊之间只看到洁白如雪的妹妹被一大片腥红包围、吞噬。

          杨九郎疯了一样不管不顾的推开任何挡在他面前的人或物,冲进寝殿偏侧的小厨房。

          煎药用的小炉灶上面摆着一排空砂锅,不出他所料,这些砂锅里面全都没有野山参的气味。

          雪如的孩子顺利降生,至少说明他施针的这个步骤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血崩来的猝不及防,雪如虚弱到完全没有抵挡的能力,这就有些蹊跷了。

          他拿的那支野山参是从北凌国带回来的珍品,一截根须就能把人从鬼门关再拽回来,整整一支喝下去,就算阎王要她三更死,至少也能留她到五更。

          所以杨九郎想,这是有人故意要雪如死。

          因着雪如胎动突然,寝宫里人员散乱。除了原有的宫人,还有跟着皇后过来的,后面张云雷一到,全体太医加上伺候的人就更多了,塞的院子里满满当当几乎都没有下脚的地方。

          杨九郎知道为时已晚,现下连熬过的药渣都找不到了,此时再去查都有谁进过小厨房、动过公主的药饮,根本不会有结果,那些暗中加害的人肯定早就把一切痕迹都处理干净了。

          且张云雷正在气头儿上,若要大肆清查,弄不好会出现掌事的内侍官为了应付随便找替罪羊顶罪的情况,白白牵连了无辜者的性命,这肯定不是雪如想看到的结果。

         周身被巨大的无力感包裹,杨九郎拖着脚步挪回寝殿。

         张云雷还保持着刚才的姿势,可是无论他再怎么握紧雪如的手,她的手上也保存不住一点儿温度了。

         见杨九郎进来,他终于动了动眼睛,“有什么发现吗?”

        “没有,”杨九郎摇头。

          张云雷定定的注视着他,“我叫你一定要保住雪如的,你为何保下的是孩子?”

          杨九郎没有解释,只是撩起衣袍下摆直直跪下,“臣无能,罪该万死,请吾皇降罪处罚。”

         “整个太医院都束手无策,孤知道你已经尽力了。”

         他看了杨九郎片刻,压下眼底黯然,换了语气厉声对外面候着的内侍吩咐,“今夜侍奉公主的所有人,包括太医,每人责打五十大板!”

          还未来得及感受母亲怀抱的小世子一出生就被抱去偏殿,此时他也刷起了存在感骤然开始大声啼哭,不知是被他舅舅这一声吼吓到了,还是他已经感觉到自己从此便没有母亲了。

          杨九郎木然起身向外走去,他脚步摇摇晃晃,走过跪了满地人的院子,身后不断飘来板子打在皮肉上的绽裂声,和着惨叫哀嚎。

         那恐怖的声音一直持续到天明,皇后躲回自己宫中,在床帐里缩成一团捂着自己的耳朵,却还是能听见。

         小祥子一直忙于监督处刑,皇后差人去叫了他三次,足等到黎明时分,他才提着一盏白纸灯笼出现。

        “你好大的胆子,为什么擅作主张?”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奴才若等到请示过您的意见再去办,只怕公主连月子都坐上了。”

         “这下吾皇肯定伤心欲绝,睹物思人,又得好久都不肯踏足这后宫了。”

         小祥子把头低的很低,因此皇后看不见他嘴角轻蔑的笑,“恕奴才直言,吾皇连一个暖床的侍婢都不曾收用过,您在这后宫之中有竞争对手吗?可却还是争不来吾皇的宠爱,那就得想点儿别的办法了。”

         思婉来了精神,追问:“所以就得让她死?”

          小祥子凑近些低声说,“这是‘一石三鸟’的法子,一是宇文大将军征战在外,若听到公主薨逝的消息必定受影响,这才能显出您母家的重要性,吾皇若想得到老国公的支持必定会加倍宠爱您;二是公主一死,照料小世子的责任肯定是交给皇后您,小世子在您宫里,还怕吾皇不肯来吗?这第三嘛,就是以此离间吾皇与杨丞相的关系,皇后您总不想丞相刚一归来就再次把持着吾皇不放吧?”

         思婉听到杨九郎就恨,手指死死攥住手里的帕子,“那……你可都处理干净了?可不要留下什么痕迹,杨九郎狡诈的很。”

         “放心,奴才已经办妥了。”

          第二天是韩太尉发国丧的日子,彻夜未眠的张云雷红着双眼,换上一身素衣,亲自为韩灿扶棺,率领满朝文武参加太尉下葬的仪式。

          一大早玄知就先赶到杨九郎府上,他已知晓昨夜宫中之事,担心二人会因此产生嫌隙,吾皇还在气头儿上不敢劝,只得先来探探杨九郎的口风。

         没想到杨九郎根本就没有回自己府上,丞相府内竟对他回来的事儿全然不知。哪儿也找不到杨九郎,玄知只得先去办公事。

         声势浩大的丧礼持续到傍晚才结束,张云雷对杨九郎始终未出现一事绝口不提。边境传来紧急战报,张云雷匆匆赶回皇城,玄知也就不好再提及此事。

         等墓园里的人都散去后,杨九郎才提着一个食盒,摸黑独自来到韩灿墓前祭奠。

         他拿出产自北凌国的高度白酒,斟了两杯摆在墓碑上,又从食盒里拿出特意为韩灿准备的东北菜。

         “老韩啊,我知道,其实你肯定是想落叶归根回北凌对不对?”杨九郎说着把其中一杯酒倒在地上。

         “他肯定也知道你的想法的,只是形势所迫,还是边境的安宁要紧,”杨九郎倚着墓碑叼起酒杯仰头,让烈酒顺着喉咙缓缓咽下,呛得他满眼含泪,“我何尝不想回北凌呢?”

          杨九郎一直躲着不上朝,张云雷终于是忍不住私下问玄知,是否知道丞相归来后的动向。

          玄知斟酌着用词,“启禀吾皇,臣其实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向您禀明这件事。杨丞相……他最近一直没有回丞相府,只是叫人取了些金银出来,之后便留宿在万春楼。”

          这万春台是王都最知名的妓馆,不用多说张云雷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可却偏偏还是要继续追问,“他在那里都做了些什么?”

          玄知如实回答,“杨丞相包下了万春楼的头牌花魁柳娘,日夜si//混在一起,吟诗作对,载歌载舞……”

          “够了,既然人都回来了,孤要他上朝议事。”

          玄知离去后,张云雷从书案上的一叠奏折下面抽出一封书信,那是宇文奕写给雪如的家书。

           虽然远在边地,宇文奕一直挂念着临产的雪如,每隔一周都会写家信传回,虽然战事吃紧道路受阻,常常是新的一封赶上前面一封一起到来,但是他从未耽搁过发信。

           为了不让他分心,张云雷决定暂且隐瞒雪如离世的消息,等仗打完再说,因此便模仿着雪如的字迹和语气,给他写了回信,告诉他孩子已经平安降生,是个又白又胖的男孩,名字先不取,只等宇文奕凯旋归来再给他取名,要宇文奕一定保重,注意安全。

           杨九郎是被玄知从他精心安排的曲水流觞宴上面强行拖回丞相府的,醉眼朦胧嘴里还在吟着诗,“人生得意须尽欢……”

          “你到底在想什么,你是真的疯了吗?”

          “将进酒,杯莫停……哎,我杯子呢?”杨九郎半睁着一只眼,刚看清前面有水就“妈呀”一声被玄知按进了浴桶里面。

           第二天一早,又被押送一般带到了早朝上,这个他身为丞相已大半年却是头一次踏足的地方。

          满朝文武皆身着红色的朝服肃立在正殿门外,只有杨九郎穿着一件碧绿色浮光锦夹棉袍,独树一帜的站在队伍前排。

          那衣料被晨曦的阳光映着,十分高调的闪着波光,刺的小祥子忍不住侧目。






<未完待续>

【九辫】红炉雪 第五十六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