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再谈《九段功》⋯⋯行气如九曲珠

2023-03-02 06:56 作者:南宫大象  | 我要投稿

再谈「九段功」⋯⋯行气如九曲珠

    这是基本功,必须扎实稳定的学习与进步,最终目标是的就是能够「丹田宿气」,以后能够鼓荡丹田之气进入位在脊柱上的各个关窍;譬如长强、命门、夹脊、大椎分别是胯骨、髋关节、胸肋、肩胛骨、肱骨与脊椎相互连结的关节所在,同时也是大神经丛、大血管交会联结之所在。如果能够以心意贯注其间,自能活络全身脏腑经络,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功能。

      「气沉丹田」几乎是太极拳的Logo,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有人练了一辈子始终还是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有心人士在一开始练习站桩的时候,必须关闭口鼻呼吸,就是后天的心肺呼吸,以后刻意的学会「丹田呼吸」;起初一定不习惯,经年累月的学习,努力的寻找丹田的位置(在脐下三指宽处、前三后七),以后学会丹田宿气。

      必须注意的是,依次循着下盘、中盘、上盘、托天桩,细心的找到各个穴位(下丹田、膻中、印堂、泥丸穴),以后连成一直缐,就是气走任脉的通路:一吸整个横膈膜往下拉到丹田处,此时身体的轻受,不是来自口鼻所吸入空气中的「气」,而是经泥丸穴下到印堂、人中、龈交、承浆、十二重楼⋯直下经下丹田到会阴的一股来自天地间的能量。

         有了「丹田宿气」的一股能量,一吸肚子往后拉,首先来到长强穴,是以意念直接把两边的胯骨往外、往后撑开以后放空,所谓的放空就是聚精会神配合至虚、至微的呼吸让能量无止尽进到关窍当中,这个时候胯根自能松开,以后到了命门、夹脊,也是气很难通过的一个大关卡。

       后夹脊穴对照前膻中穴所围绕而成的胸廓必须前后打开才有承先启后的联系作用,才能形成一个气的回路,l这也是必须作好「涵胸拔背」的功法要求;练得好的话,整条脊柱是平直的,相对于一般人命门穴、夹脊穴往前倾(这是因为地心引力所造成脊椎侧弯的体态),各位看官请注意黄性贤宗师因为长期锻练之下所形成的弓背,其实是不断的打开拔直整个脊柱(拉胯拔背),胸腔里面的空间变得很大很大,相对心脏活动的能力异于常人,所以有人说太极拳是练心脏,强调心力的提升。

         这也是「意到气到」的直接说法,心力强了意念自能专心一致。

          脊椎是呈S型的,想要上下拉直,必须先腰腿打直,让训练尾荐骨往前、往上的动作要求的时候,不致于因为坐在屁股上把整个活动空间压缩、锁死了。以后才能拔直整个脊椎,所以有「尾闾中正神灌顶」的说法,而让尾荐骨习惯往前、往上的动作就会是「拉胯拔背」的初始训练方式。

      以后一吸,气直接从长强穴走脊柱的骨髓中,这个时候明显感受脊柱是一节、一节以意气貫串着,所以有「行气如九曲珠」的一个说法。

       一路走过来,都以己身的经验谈来分享太极拳所必须训练的功法,是希望大家了解太极拳也是一种运动,不是「神功」,是可以依照程度深浅的各个功法学习并且稳定进步当中,假以时日我们一样可以如实练出许多大师演绎的内劲。

        许多人谈「气」,却因此迷惑,如果能够了解的什么是意气,又如何具体训练出来,最后就可以知道太极拳是以意导气来开通全身的经脉,换句话说太极拳就是气功导引的一种武术训练。

       太极拳一点也不玄,不需要大家的神话,只需要点滴的如实训练在日常生活当中因为锻练太极拳而所获得身心健康的好处!


再谈《九段功》⋯⋯行气如九曲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