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讲堂】浅谈一下为什么大秘境治疗不喜欢射击猎
本文以治疗角度浅谈一下为什么治疗普遍对射击猎感到排斥,以及随处可见的骨匠男孩出现的原因,希望无论是对玩治疗的还是不玩治疗的朋友解答一下疑惑。
原因1:远程即是罪
在大秘境中,我们往往面临的并非绝对的生死高压,而是在所谓的“常规群体掉血”中依次使用我们的手牌进行小队治疗,这时候面临的受伤幅度往往是不致命甚至是小额的,但会使血量逐渐不健康,增加暴毙概率。
每个治疗应对这类常规群体掉血的手段不同,我们来稍微归纳一下:
奶骑:主动的手电筒与套装附赠的手电筒
奶德:野性成长+地毯
奶僧:精华之泉+禅院古训+升腾迷雾
奶萨:主动的与套装附赠的治疗链,大雨
神牧:灵+治疗之环+神圣之星
戒律:耀+救赎转换
那么在这个时候,更加容易接收到治疗的除开坦克以外,往往是距离坦克以及怪物更加近的近战,因为他们的位置相对更加固定,甚至在治疗的输出循环中也能享受到一定的治疗量,而远程,由于站位更加随机,距离更加遥远,在治疗以近战为方位进行常规多目标治疗时,往往会损失一定对他们的治疗效果,而射击猎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由于精通的存在,射击猎可以在更远的地方开始输出循环,为了能够尽早启动,射击猎似乎是无可避免的会站在较远(甚至超远)的位置作战。
而由于射击猎在输出循环中存在一定站桩环节(例如引导瞄准射击),留给其接近队友的机会就更加少了,这也是所谓“花果山”站位总是要提及射击猎的原因。
那么在治疗这类友军的时候,为了维持其生命健康,治疗就需要在使用其常规群体治疗的同时,视情况对其加入单体治疗技能,从操作的体感上,就自然产生了“这个人怎么又要我加血”的负面情绪。
自然,这个问题也不仅仅出现在射击猎一个远程专精身上。
原因2:贫瘠的个人保护手段
目前的所有远程中,各自都有一定的回复/减伤手段,而其中的射击猎有三个专精自带的减伤回复手段,它们是:
灵龟守护:开启后对一切伤害与控制效果免疫,已对猎人施加的伤害降低30%,持续8秒,期间无法攻击,2-3分钟CD。
优胜劣汰:3分钟冷却时间,持续6秒的20%伤害减免。
意气风发:基础冷却时间2分钟,可以回复30%最大生命值。
当然,还有一些能够提供生存能力的导灵器,但是他们的决定性价值并不算太高。
相比于其他远程,射击猎由于技能减伤/回复系数低,加之全能的属性堆叠相比于同门的生存猎也低了很多,往往在一些尖刺伤害的场合会面对更大的压力,虽然假死这样的技能可以规避掉一些点名,但这对操作者的意识和理解又有了一定的要求,在同样的操作水平下,射击猎不可否认的更加脆弱。
综上所述,射击猎虽然在高压环境中生存压力较高,但是输出方面在这版本也还算中规中矩,从职业设计上也基本符合暴雪的“狙击手”身份,作为一个射击猎玩家,如果希望能够在大秘境环境中更好的生存下去,除了要堆叠一定的闪避属性外,也要学会如何更好的规避伤害,以及在压力来临时配合治疗的工作,更愉快的限时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