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就着配音看1个多小时Windows屏保,为什么你要刷这部科幻剧?

2021-04-02 11:45 作者:极客电影  | 我要投稿



倘若给你一部没有画面,只有声音的美剧,你刷不刷?


Apple TV+最近就干了件这样的事,3月19日上架了一部“声”临其境的新剧——《骇人来电》(Calls)



这部改编自法国导演Timothée Hochet同名作品的剧集,表现手法极简但信息量巨大,有着“让人脊背发凉”的悬疑惊悚外表,内在却是个“让人感悟人生”的科幻故事


不错的口碑也让它成为“少数人的钟情之作”。


△ 烂番茄很新鲜


△ 我有个朋友给打了满分吗?


今天让我们给你几个理由,让你把这部神秘的剧集加进清明假期片单里吧!


听,好,了......



1

我们已经习惯了多姿多彩,声画同步的感官感受,似乎一切影视作品天生就该如此。


但这次,我们要一起做个实验。


声音其实是有魔力的


为了把这种魔力最大化,苹果这次选择做减法,领着我们走进黑漆漆的“鬼屋”,什么也不交代,就念起“咒语”;


除了成功“晃骗”过不少不明就里的观众,也让我们意识到,声音如此有魅力,即便没有画面,脊背发凉的效果也能透过耳机紧凑地传导而来


△ “有事情发生了......”


有恐慌:我们“听”到了一个个可怕的场景,有人死了,有人正在遇害,紧张、不安,焦急。


△ “天哪,我找不到孩子了!”


有惊悚:似乎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变化,人们被死神扼住了脖颈,等待着必将到来的终局。


△ “有人在屋外,就在窗户外面...”

有悬疑:


Mark走在时间之外,听闻亲人的离开;Floyd杀了未婚妻,又接到她的来电;Skylar究竟在和哪位母亲通话;Layla的身体开始“飘浮”,究竟是谁要加害于她?


△ “每个人都飘起来了,天空打开了”


每个故事短小精悍,内容详尽,左右声道叠加惊悚,更别说还“故事套故事”地安排了“不经意”的反转,就在我们沉心解密的时候,丢下一枚枚炸弹。


下面这张图这就是整部剧你的视觉体验!(但为什么凶手是宇宙?)



声音渲染了奇妙,别出心裁地让本剧满载创意。


由于没有画面加持,声音就是主角,这就对台词提出了更为极致的要求


不能有废话,每个单词,务必精准,要么传递情绪,要么交代角色,要么推进故事。


虽说每集时间不长,平均不到15分钟,但信息着实密集,能够快速增强代入感,帮助观众构建心理留白。


尽管我们听到的是故事,却能够自然而然脑补出整个画面。



一众大牌卡司情绪到位,演绎精彩,再次印证了“声优都是怪物”的说法;


声音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每一个身体细胞,紧紧围绕谜题,沉浸在这种独特的体验之中。


△ “快银”亚伦·泰勒-约翰逊、“曼达洛人”佩德罗·帕斯卡、莉莉·柯林斯和《摩登家庭》里的本·施瓦茨都参演了这部奇奇怪怪的剧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表现形式。


人类持续追求的视觉高维性,似乎顷刻间被打回到19世纪的特斯拉年代。


这不就一广播剧吗?


对老外来说似乎还有些道理,但对我们没这么简单。


第一,颗粒饱满的英语,宛如一架马克沁机枪,喷着火舌,疯狂屠杀参加这次听力考试中的大部分考生。


每一通电话,虽说给出了英文内容,但没字幕追起来非常辛苦;


甚至在第一集,不太习惯的大胡子,目光飘忽不定,一直纠结要看哪个字幕,英文还是中文。


第二,本剧有画面,只不过画面满是抽象的声波,这让本剧被网友戏称为“1个多小时的Windows屏保”


其实,一旦习惯并跟上这种节奏后,所有的波形便有了不同的意味......


我们可以把影像从三个维度进行拆解——波形、颜色、动态效果。


尖锐的三角产生一定攻击性,跳动的画面则表现出不稳定;


鸣叫的警笛带来了波形颜色变化,无穷符号似乎让这个故事在不同的宇宙中,不断往复;



呈现出飞行状态的波形,会让你产生什么生理感觉呢?


尽管视觉极简,但你会发现,所有的波形都不是单纯的画面呈现;


形状寓意了剧情发展和人物关系、颜色表达了情绪与剧情节点,动态效果则紧随故事,跌宕起伏。


△ “做完之后赶紧滚!”

看着这些多彩波形,其实视觉上已经被潜移默化地影响,进一步达成了创作者们的目的,音画同步,直接攻陷观众的心理。

2


当年上学时最害怕的就是宿舍熄灯后,同学默默地用录音机放起《张震讲故事》;


雨夜、对面楼里的姑娘,宛如楚人美姐姐一般吓唬了大胡子500年。


然而Apple+没有选择恐怖路线,上演了一出悬疑+惊悚的科幻故事


“末日救未来”的题材已经被演绎了无数版本;


多维时间、多重宇宙、时空穿越也早就司空见惯;


你可以说这是《环形物语》结构下的科幻版《死神来了》、简约版《暗黑》、美版《命运石之门》,以及其它一系列同类型作品。



起初我们被疯狂的设定所迷惑,第六集形成了“原来都是有联系的世界观”,直到最后才令人恍然大悟,这是一套“倒叙+环形”的叙事结构。


若倍速播放,恐怕只能留下惊鸿一瞥,损失掉大部分乐趣;


最好的方式就是跟着情节,开动脑筋,甚至可以做些记录,像玩游戏一样参与进来,成为环形的一部分


这一边,Mark错过了人生,Patrick遭遇背叛,Floyd不懂珍惜;


另一边,Skylar要营救母亲,Kaya在等爸爸回来,Rachel想解开父女心结。


类似的故事,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


倘若我们从中寻找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对点滴生活的体会,对这部拥有实验品质的作品来说,其实已然足够。


△ 留下“恍如隔世”的体验

不过倘若抛开了这种新颖的形式,作品本身就略显老套。


但如同“李焕英”一般,谁又不想拥有第二次机会,重启人生,理解他人,与家人和自己达成和解,得到生命救赎。

3


好的创意总会带来新的感官体验


我们拥有了《双峰》、《忒修斯之船》可以解密的故事;



尝试了《底特律变人》、《奇异人生》等互动游戏;



更别说体验了《夜班》、《黑镜:潘达斯奈基》、《古董局中局》的玄妙......



今天,Apple TV + 又让我们挑战声音的谜题。



80多年前的美国。


经济萧条,战争的阴云笼罩四野;民众宛如惊弓之鸟,整个世界岌岌可危。


然而,有人不一样。


奥逊·威尔斯便是其中之一。


他和他的水印剧团决定点亮心中奇梦,启动了新项目——以广播剧的方式改编奥逊·威尔斯的《世界大战》



1938年10月30日晚8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正在播放一档音乐节目。突然,一则插播的新闻报道打断了该节目。


奥逊·威尔斯以记者的方式,模仿现场报道的口吻,向听众播报了火星人正在入侵地球,大肆屠杀人类。


很多听众信以为真,一时引发了人数超过百万的社会恐慌,以至于除了CBS其他广播电台都要中断节目,来解释那只是广播剧,绝非现实。


△ 奥逊·威尔斯的广播剧引发全国恐慌


奥逊·威尔斯,一战成名。


声音的魔力,其实一贯便是如此。

就着配音看1个多小时Windows屏保,为什么你要刷这部科幻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