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虫记·西昌·泸山·20180929 (2)


存疑。扁刺蛾幼虫形态与国内大多数常见的刺蛾有较大的区别,不过,由于鳞翅目的幼虫记录整体上说不太充分,我无法排除近似种的可能性。

这位是植保人员的老朋友,也是城市内常见的种类,教育了不少乱摸乱抓的小朋友。
一般来说,刺蛾的毒性远不足以对人类造成生命危险,除非过敏。

大型种类,粗看与桦尺蠖相似,但仔细比对前后翅各斑纹位置之后不难看出差异,相关文献给出的用来分辨本种的简易方法是“前后翅中室端斑星状”,其实还是比较明显的。虽然四星尺蛾的中室端斑也可能是星状,但正常人看到这个体型肯定不会往四星尺蛾那边想。

存疑。这个属从来没有在东亚被记录过,现在能够查到的基本都是欧洲或西亚的物种。以我对昆虫的了解,东亚很可能有未被描述的物种。先把照片记在这里,以后要是有人发了新论文,我再慢慢改。

有些朋友可能认为这个蛾子掉鳞严重,斑纹过于抽象。我在这里澄清一下,它本来就这么抽象,目的是拟态枯枝败叶。

相对常见的物种,前翅斑纹的大小、深浅有变异。按照最新的分类标准,应该叫它卷裙裳蛾,但是老年人叫这个名习惯了,改不过来,心里明白就行了。

与前一种相似,但少见得多。没有太多可说的,因为专业学者的资料也几乎仅限于记个名。

个人感觉这个物种在南方算是比较多,但是它的长相不如美苔蛾或雪苔蛾讨喜,所以关注度不高。

苔蛾中比较独特的种类,斑纹甚至有点像毒蛾。不过现在苔蛾和毒蛾都是裳蛾科了,长得像,也很合理。

我以前见得比较少的黄粉蝶,背面的斑纹很有特色,与常见的宽边黄粉蝶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比较普通的种类,至少不会让我觉得惊喜。

这个物种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除了前翅象征性的几个白斑之外,几乎啥也没有,突出一个敷衍。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