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积累|课本里抄到的隐藏高分素材

那些堆积起来的一篇一页的诗句,就是中国式浪漫,是家国,是文化,是理想抱负,是人文情怀
文化传承
用一声声早读回应赤壁下的只言片语,眼前飘过报明月而长终的画面,那是古与今都在看的同一轮明月。有多少年天朗气清就有多少年和兰亭的照应,见过多少次山间明月就有过多少次和赤壁的相邻。今天吹过我课本的这一阵风是否与千百年前旷野的风相会,清风徐来水波不醒。我看见的山,可能是辛弃疾笔下多妩媚的青山,不知青山见我,还会不会情与貌,略相似;我看见的月可能是苏轼见过东山之上的同一轮明月,赤壁依旧在,清风依旧徐来。诗歌还在,那些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景象,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风雅,那些阴晴圆缺的月,更生露中的秋,化为相思的红豆都还在。他们穿过时空的限制从竹简落在书本上,让我们看到当初和古人看到同一样的景象,还能拥有和他们一样的情感,俱怀逸兴壮思飞,上青天,去揽那轮他们揽过的月亮。
课本就是我的无尽宝藏,唐诗宋词是江上清风,古曲韵律是山间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写游记的时候,那些曾经不起眼的景点因为我读过 ,就变成了崔颢的此地空余黄鹤楼,是范仲淹的衔远山,吞长江,是王勃的襟三江而带五湖,是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我甚至能够想到我没有去过的远方、未曾看过的景象,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更能通过课本看到的是这些奢靡的浮夸的建筑背后书本里的解读能够帮我上价值,去升华,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让我透过名篇佳句,让我和课本互相成就,才能读懂景色、景区一个平平无奇的地点它不同寻常的意味所在
写感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的孤帆远影,不及汪伦赠我情的乘舟欲行,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杯酒劝君。课本里有过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邀约,也终于走到了天各一方的挥手作别。遥遥数年,课本里雨打风吹过的历史痕迹,课本里是文人墨客皆会于此的浩荡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