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北师大MAP考研-心理学与生活之心理旋转实验【认知章节内容】
心理学与生活
一、实验流程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谢巴德等人(1971)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的材料是两组。不同角度的正向R 和反向R(如图所示)。

通过屏幕呈现任意角度的R 图片,让被试判断该图片的R 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计算被试判断所用的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试要在头脑中想象地将两个物体调转到同一方向才能进行比较;而且意象在头脑中旋转的角度越大,作出判断的反应时越长。
二、实验结论及启示
该实验说明了以下重要事实:
(1)表象这一心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用科学的实验方法证明的。心理旋转的实验恰恰证明了表象的存在,并非像行为主义心理学所断言的那样,外界刺激传入大脑,就如同进了黑箱子,人们无法知道头脑是怎样活动的。也不像机能主义心理学那样,单凭被试者的内省报告就来分析人的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用实验进一步揭露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加工的过程。
(2)证明了表象是物体的抽象的类似物的再现。在没有刺激呈现的情况下,头脑中出会对视觉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加工。表象是真实物体的类似物,它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中的,它具有直观性。大脑对表象的加工操作类似于对真实物体进行知觉时的信息加工。事实上,心理旋转正是真实的物理旋转的一种类似物。只不过表象是这种实物旋转在头脑中的复现而已,并且复现时不受任何感觉通道的束缚。
(3)实验验证了表象的可操作性。
三、相关习题
1.在经典的心理旋转实验中,因变量是( )。
A.反应时间
B.旋转角度
C.再认数量
D.回忆数量
参考答案:A
2.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如库珀和谢巴德所做的( )。
A.表象操作实验
B.心理操作实验
C.心理旋转实验
D.表象运动实验
参考答案:C
3.谢帕德(R.N.Shepard)和库柏(L.A.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 )。
A. 可操作性
B. 可变通性
C. 稳定性
D. 概括性
参考答案:A

相关文章推荐
23年考研真题超级详细解析版本【限时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