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结课论文时的小插曲:为啥多个-1 || 胡言乱语集

2022-06-08 15:41 作者:湮灭的末影狐  | 我要投稿

这两天在写特殊函数的结课论文,然后发现了一些挺令人困惑的东西。

笔者的选题是抛物线柱函数 D_n(x),内容里有关于抛物线柱函数的生成函数。

经典教材王竹溪《特殊函数概论》里面给出的定义是

教材截图

对了,就是这里。右边的级数求和里面有因子 (-1)%5En

但是,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个 -1 是多余的,因为只要简单把 -t 代入上式的 t 就很容易得到

e%5E%7B-%5Cfrac%7Bt%5E2%7D%7B2%7D%2Bxt-%5Cfrac%7Bx%5E2%7D%7B4%7D%7D%20%3D%20%5Csum_%7Bn%3D0%7D%5E%7B%5Cinfty%7D%5Cfrac%7BD_n(x)%7D%7Bn!%7Dt%5En

简单在左边指数上变个符号,这个 -1 就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有意思的是,我找到的一些其他关于抛物线柱函数的论文也用的是带 -1 的这个定义,参考文献都是王竹溪的特殊函数。

莫非仅仅是因为王竹溪这么定义了,大家也跟着用这个定义?毕竟把这个 -1 放到左边去明显更好看,同时也使右边 D_n 的意义更加清晰:它就是泰勒级数里的 n 阶导数一项,所以左边对 t 求 n 阶导就是 D_n. 像厄米多项式的母函数表达式就没这个-1:

e%5E%7B-t%5E2%2B2tx%7D%20%3D%20%5Csum_%7Bn%3D0%7D%5E%5Cinfty%20%5Cfrac%7BH_n(x)%7D%7Bn!%7Dt%5En

总之不太能理解王竹溪的教材为何用那个有 -1 的定义。


写结课论文时的小插曲:为啥多个-1 || 胡言乱语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