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建设计划 任务书(第二部分)

2021-02-23 09:43 作者:唯众生态伙伴  | 我要投稿

高品位培育校园文化

7.1造就具有高尚品格、目光远大、深邃睿智的文化大师

2021年1月—2022年1月

建设内容:

造就自己的文化大师,并努力创造条件,让文化大师的文化思想大力传播与不断发扬光大。

建设成果:高品位校园文化。

佐证材料:

1.各种文化活动现场图片;

2.学生讲座PPT等。

2022年1月—2023年1月

建设内容:

造就自己的文化大师,并努力创造条件,让文化大师的文化思想大力传播与不断发扬光大。

建设成果:高品位校园文化。

佐证材料:

1.各种文化活动现场图片;

2.学生讲座PPT等。

2023年1月—2024年1月

建设内容:

造就自己的文化大师,并努力创造条件,让文化大师的文化思想大力传播与不断发扬光大。

建设成果:高品位校园文化。

佐证材料:

1.各种文化活动现场图片;

2.学生讲座PPT等。


7.2营造高品位的浓厚的学术氛围

2021年1月—2022年1月

建设内容:

创造自由而宽松的学术文化环境。

建设成果:高品位校园文化。

佐证材料:

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辩论赛、诗歌朗诵等等活动的现场图片。 

2022年1月—2023年1月

建设内容:

创造自由而宽松的学术文化环境。

建设成果:高品位校园文化。

佐证材料:

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辩论赛、诗歌朗诵等等活动的现场图片。  

2023年1月—2024年1月

建设内容:

创造自由而宽松的学术文化环境。

建设成果:高品位校园文化。

佐证材料:

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辩论赛、诗歌朗诵等等活动的现场图片。 


 7.3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导向来加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

2021年1月—2022年1月

建设内容: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

建设成果:高品位校园文化

佐证材料:

1.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现场的图片与横幅;

2. 开展文学艺术讲座、音乐美术鉴赏、文化社团活动与文化艺术竞赛与娱乐活动等现场的图片。

2022年1月—2023年1月

建设内容: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

建设成果:高品位校园文化

佐证材料:

1.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现场的图片与横幅;

2. 开展文学艺术讲座、音乐美术鉴赏、文化社团活动与文化艺术竞赛与娱乐活动等现场的图片。

2023年1月—2024年1月

建设内容: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

建设成果:高品位校园文化

佐证材料:

1.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现场的图片与横幅;

2. 开展文学艺术讲座、音乐美术鉴赏、文化社团活动与文化艺术竞赛与娱乐活动等现场的图片。

7.4以包容的心态来营造高品位校园文化。

2021年1月—2022年1月

建设内容:

学校必须广泛地开展文化、艺术、科技、教育学术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吸收外国先进的文化思想、艺术思想、科技学术成就与教育思想。

建设成果:高品位校园文化。

佐证材料:

国外专家、老师和学校过来学校交流的图片与会议纪要。

2022年1月—2023年1月

建设内容:

学校必须广泛地开展文化、艺术、科技、教育学术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吸收外国先进的文化思想、艺术思想、科技学术成就与教育思想。

建设成果:高品位校园文化。

佐证材料:

国外专家、老师和学校过来学校交流的图片与会议纪要。

2023年1月—2024年1月

建设内容:

学校必须广泛地开展文化、艺术、科技、教育学术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吸收外国先进的文化思想、艺术思想、科技学术成就与教育思想。

建设成果:高品位校园文化。

佐证材料:

国外专家、老师和学校过来学校交流的图片与会议纪要。

高起点推进信息化建设

8.1建设系统连通、数据融合共享的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

2021年1月—2022年1月

建设内容:

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统筹信息化整体规划,建设系统连通、数据融合共享的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类数据管理和交换的信息化。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确保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建设成果:

以整合为核心,建立一体化的数字化校园;

佐证材料:

1. 建设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2. 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3. 建设公共数据平台

4. 建设数据交换平台

建设校园一卡通

2022年1月—2023年1月

建设内容:

完善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各项功能。

建设成果:

以整合为核心,建立一体化的数字化校园;

佐证材料:

1. 建立教务管理系统

2. 招生就业管理系统

3. 后勤管理系统

4. 行政管理系统

信息查询系统

2023年1月—2024年1月

建设内容:完善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各项功能。

建设成果:

以整合为核心,建立一体化的数字化校园;

佐证材料:

1. 科研合作:提供技术、产品及资源支持,帮助学校老师进行科研课程申报与研究,形成科研成果及成果转化。

2. 竞赛支持与服务:协助学校举办相关竞赛,进行竞赛训练营辅导;面向学校开放相关赛项,支持师生积极参与,以赛促教。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师资培养,具备承接培训业务的能力,引入企业化项目。

8.2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2021年1月—2022年1月

建设内容:建设一支信息化的教职工队伍。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应深入调查与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培训方式,重点应立足“以用促学”的方针,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建设成果:

1. 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师信息化技术的培训机制和培训方案。

2. 有形成一套考核机制。

3. 佐证材料:

4. NIT考试为切入点,长期坚持对教职工进行信息技术全员培训;

5. 同时逐步更新培训内容,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面向全体教室开展学校管理系统应用的培训。

6. 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班三次。

规定年龄内的教师通过NIT培训的人数至少为全体教室的四分之一。

2022年1月—2023年1月

建设内容:建设一支信息化的教职工队伍。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应深入调查与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培训方式,重点应立足“以用促学”的方针,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1. 建设成果:

2. 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师信息化技术的培训机制和培训方案。

3. 有形成一套考核机制。

4. 佐证材料:

5. 组织部分基础好的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与学习。强调以用促学、自主学习,加强过程的监督,加强交流与研讨;

6. 参与学习的成员每学年都应开一次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讨课。

7. 每人每学年应撰写一篇有关的教学设计或论文。

规定年龄内的教师通过NIT培训的人数至少为全体教室的二分之一。

2023年1月—2024年1月

建设内容:建设一支信息化的教职工队伍。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应深入调查与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培训方式,重点应立足“以用促学”的方针,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1. 建设成果:

2. 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师信息化技术的培训机制和培训方案。

3. 有形成一套考核机制。

4. 佐证材料:

5. 第三年组织全员进行每年两次的考核。并针对优秀学员进行评优颁奖。

6. 参与学习的成员每学年都应开两次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讨课。

7. 每人每学年应撰写两篇有关的教学设计或论文。

规定年龄内的教师全员通过NIT培训。


8.3加强学校网络系统的管理和建设工作

2021年1月—2022年1月

建设内容:

校园网不仅包括硬件设施,还包括所有的用户界面。在加强硬件管理和资源库建设的同时应着力建设用户平台。最终应以学校主页为轴心逐步建成对外宣传界面、校内资源库系统、在线教学系统(网校)、德育系统(包括在线心理咨询)、行政办公系统等子系统群。

建设成果:

建设一套完善的学校网络管理系统。

佐证资料:

1.     件层面:应加强管理,及时监控,确保学校网络系统的安全、顺畅运行,为广大师生工作、学习服务。

2.     软件层面:加强学校主页建设,确保学校主页拥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对外宣传,一是为扩充各个子系统作相应的准备。

3.     逐步开展各教研组、部门的网页建设;给有兴趣的教师以适当的培训,大力提倡教师建设个人主页。

 2022年1月—2023年1月

建设内容:

逐渐建设学校行政办公管理系统。

建设成果:

建设一套满足我校实际需求的综合性校级应用的无纸化网络办公平台。

佐证资料:

1. 通知、工作安排、相关文件、公告等常规性的管理工作实现无纸化。

应加大力度进行无纸化办公的研究、试验工作,力争早日实现无纸化办公的最大化。

2023年1月—2024年1月

建设内容: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建设成果:

建设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

佐证资料:

1. 每月印发有关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论文、案例和教学设计,营造学习的氛围。

2. 并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争取每年出版一册校本的研究论文集

3. 与教务处联合,凡是校内公开课、研讨课都必须进行现场录像,以充实学校的课例库,每学期对这些课例进行评选,优秀者予以奖励。

近期内着重对原有的与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几个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调整,提出下阶段的研究目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全力配合,确保为这些课题的研究者提供所需的研究、实验环境,保证这些课题能顺利开展并按期结题。


8.4资源库系统

2021年1月—2022年1月

建设内容:

加大力度建设学校的资源库及其平台,学生管理、教学实验、实训管理、实习等环节的能够通过平台进行良好的信息化管理。

建设成果:

建设一个资源充足、种类齐全、使用方便的小本资源库。

佐证资料:

1.   加强管理,一年内完成原有资源库的结构调整,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资源库系统。

每月定期开展案例、课例库建设,着重理清现有的各类文本资源、课件资源、音像资源的管理目录,在此基础上新增案例、课例库。

2022年1月—2023年1月

建设内容:

以教学资源库、试题库、仿真实验平台、数字图书馆、图书室信息化管理、教师备课系统平台为核心,融合已采购的学科资源库,建立我校自身特色的校本学科信息化资源体系。

建设成果:

建设一个资源充足、种类齐全、使用方便的小本资源库。

佐证资料:

1. 着重资源库与教师的接口、平台建设,以实用、易用为原则,做到每一类资源都有相应的用户界面。

着重加强校内资源“点对点传输”研究与建设,争取在两年内完成此项工作。

2023年1月—2024年1月

建设内容:

以教学资源库、试题库、仿真实验平台、数字图书馆、图书室信息化管理、教师备课系统平台为核心,融合已采购的学科资源库,建立我校自身特色的校本学科信息化资源体系。

建设成果:

建设一个资源充足、种类齐全、使用方便的小本资源库。

佐证资料:

1. 进一步加强资源库使用的培训,做到人人会用资源库,天天使用资源库,真正发挥资源库的效用。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设计,逐步建设学生学习资源库、学生自主学习网上讨论区、学生网上社区。

9.1树立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推进学校社会服务与社会需求的深度对接

2021年1月—2022年1月

建设内容:通过充分发挥师资、技术、人才、设备等优势,充分为社会提供创业咨询、人才培养、科技支持,技术推广、继续教育、培训鉴定、开放教学设备设施等服务。

建设成果:

1. 成立社会创业咨询专班,为毕业后选择创业学子提供创业咨询。

组织学校骨干教师,针对学校的特色专业成立定点人才培养专班。

2022年1月—2023年1月

建设内容:通过充分发挥师资、技术、人才、设备等优势,充分为社会提供创业咨询、人才培养、科技支持,技术推广、继续教育、培训鉴定、开放教学设备设施等服务。

建设成果:

1.成立社会创业咨询专班,为毕业后选择创业学子提供创业咨询。

2.针对学校现有设备,对社会提供租赁或者免费服务。

2023年1月—2024年1月

建设内容:通过充分发挥师资、技术、人才、设备等优势,充分为社会提供创业咨询、人才培养、科技支持,技术推广、继续教育、培训鉴定、开放教学设备设施等服务。

建设成果:

1. 成立社会创业咨询专班,为毕业后选择创业学子提供创业咨询。

面向失业青年或者辍学学生开展继续教育服务。

9.2加强内涵建设、积极打造中等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团队

2021年1月—2022年1月

建设内容:中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人力资本,需要打造一支学校自有的社会服务团队

建设成果:

建立了《领军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工程有制度、有仪式、有任务、有检查、有考核。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制定并实施教师个人成长发展计划。

佐证资料:

1. 按照现有师资队伍的岗位需求及专业特点,细化教师的职责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引入服务社会理念。

2. 建设专任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知识和技能结构。

3. 加强教师队伍继续教与培训。

4. 完善校内奖励激励机制。

2022年1月—2023年1月

建设内容:中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人力资本,需要打造一支学校自有的社会服务团队

建设成果:

建立了《领军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工程有制度、有仪式、有任务、有检查、有考核。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制定并实施教师个人成长发展计划。

佐证资料:

1. 业务学习常态开展。学校有明确的专题研修要求,教科室结合教研活动正常开展业务培训,结合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考纲等进行专题学习研讨。

企业实践提升能力,积极学校组织教师按要求利用假期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

2023年1月—2024年1月

建设内容:中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人力资本,需要打造一支学校自有的社会服务团队

建设成果:

建立了《领军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工程有制度、有仪式、有任务、有检查、有考核。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制定并实施教师个人成长发展计划。

佐证资料:

1.突出重点带动全体。学校制定了领军教师、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以及教科研协作小组、成长型青年教师培训培养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培训侧重向领军教师、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倾斜。

9.3面向各类社会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2021年1月—2022年1月

建设内容:

面向社会建立就业训练技能培训中心。培训对象:失业青年和失业职工。

建设成果:

职业培训的种类包括技能培训、劳动预备制度培训、再就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依据职业技能标准,培训的层次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和其它适应性培训。培训工作主要由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咨询公司、社会力量办学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承担。

佐证资料:

培训人次:1000人/年

2022年1月—2023年1月

建设内容:

面向社会建立就业训练技能培训中心。培训对象:失业青年和失业职工。

建设成果:

职业培训的种类包括技能培训、劳动预备制度培训、再就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依据职业技能标准,培训的层次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和其它适应性培训。培训工作主要由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咨询公司、社会力量办学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承担。

佐证资料:

培训人次:3000人/年

2023年1月—2024年1月

建设内容:

面向社会建立就业训练技能培训中心。培训对象:失业青年和失业职工。

建设成果:

职业培训的种类包括技能培训、劳动预备制度培训、再就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依据职业技能标准,培训的层次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和其它适应性培训。培训工作主要由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咨询公司、社会力量办学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承担。

佐证资料:

培训人次:6000人/年

10.1扩大高端合作伙伴,提升合作水平与质量

2021年1月—2022年1月

建设内容:

与国(境)外高端机构、院校合作,建立高端智库和专家人才库,举办职业教育国际论坛、开展系统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研究.

建设成果:

至少与国外一家高端机构或者院校合作成立人才培养专班。学生人数30人以内。

佐证资料:

1. 主动参与国际协会或组织,共商共建区域性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及职业教育国际标准。

在前期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深度与德国等国家机构合作,进行“双元制”本土化实践,逐步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2022年1月—2023年1月

建设内容:

与国(境)外高端机构、院校合作,建立高端智库和专家人才库,举办职业教育国际论坛、开展系统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研究;

建设成果:

  开设职业教育中德国际班,打造中等职校技能人才培养品牌

佐证资料:

1. 合作办学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招生对象为优秀中职毕业生及应届高中毕业生。

共培养3届学生,每届招收学生30人左右,其中择优25名学生赴德学习深造。

2023年1月—2024年1月

建设内容:

与国(境)外高端机构、院校合作,建立高端智库和专家人才库,举办职业教育国际论坛、开展系统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研究;

建设成果:

  开设职业教育中德国际班,打造中等职校技能人才培养品牌

佐证资料:

1. 合作办学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招生对象为优秀中职毕业生及应届高中毕业生。

共培养3届学生,每届招收学生30人左右,其中择优25名学生赴德学习深造。

10.2接轨国际人才需求,开发国际通用标准

2021年1月—2022年1月

建设内容: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

建设成果:

结合国际学生培养和走出去办学项目,在重点专业群开展国际背景下的专业调研和国际标准分析,全面制定高质量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

佐证资料:

1. 与跨国企业开展合作,把握企业海外用人需求和人才规格,对接岗位能力要求。

2. 优化相关课程体系和内容。

与国际企业合作,将国际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方法等引入教学内容。

2022年1月—2023年1月

建设内容: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

建设成果:

结合国际学生培养和走出去办学项目,在重点专业群开展国际背景下的专业调研和国际标准分析,全面制定高质量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

佐证资料:

1. 与跨国企业开展合作,把握企业海外用人需求和人才规格,对接岗位能力要求。

2. 优化相关课程体系和内容。

与国际企业合作,将国际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方法等引入教学内容。

2023年1月—2024年1月

建设内容: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

建设成果:

结合国际学生培养和走出去办学项目,在重点专业群开展国际背景下的专业调研和国际标准分析,全面制定高质量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

佐证资料:

1. 与跨国企业开展合作,把握企业海外用人需求和人才规格,对接岗位能力要求。

2. 优化相关课程体系和内容。

与国际企业合作,将国际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方法等引入教学内容。

10.4走出国门,合作办学

2021年1月—2022年1月

建设内容:

通过外派教师到合作院校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科技合作,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服务。

建设成果:

拓展中外合作项目,培养国际技能人才.

佐证资料:

1. 为企业开展海外员工教育培训。

积极拓展国际业务的大型企业联合办学,共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或员工培训基地。

2022年1月—2023年1月

建设内容:

通过外派教师到合作院校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科技合作,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服务。

建设成果:

拓展中外合作项目,培养国际技能人才

佐证资料:

1. 为企业开展海外员工教育培训。

2.积极拓展国际业务的大型企业联合办学,共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或员工培训基地。

2023年1月—2024年1月

建设内容:

通过外派教师到合作院校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科技合作,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服务。

建设成果:

拓展中外合作项目,培养国际技能人才

佐证资料:

1.为企业开展海外员工教育培训。

2.积极拓展国际业务的大型企业联合办学,共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或员工培训基地。


以上方案由武汉唯众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分享;





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建设计划 任务书(第二部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