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6年中国美院南山校区毕业画展观后感

2020-08-24 22:02 作者:燕行客  | 我要投稿

  在2016年中国美院南山校区毕业画展上,我观看了中国画及书法等艺术作品,深刻感受到当代书画事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大家的创作艺术的热情十分高涨。

  当今中国画的教学是古今合璧的或是西体中用的。目前的国画系已从组织上与书法系回归型捏合,并在精神上真情地认同书画道统,我们很快便能看到一次深度化合与发育的可能性。当然,所有结构性缔结将同时存有或发生这两种潜在式反应。

  在观看中国画特别是本科毕业生的作品时,我深切感受到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画风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甚至是决定了学生作品的核心思想及构图手法,有的中西结合,有的偏向于中国传统的写意山水,他们的风格特色及引领者的态度,从展示牌的指导教师姓名是否一致可见一斑。

  《读山海经》指导教师张谷旻,郑力教授,作者:沈霆尧。当我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就被它独特的艺术手法给吸引了,看了简介才知道这种手法是山水画中的白描,但并非山水画中的热门。这也勾起了我对《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的回忆,没想到作者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此,在加上最近我正在读《山海经》,对里面的精怪本来就很感兴趣,这就使得我对这幅画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四好图》指导教师张谷旻,郑力教授,作者:方平鸽。由于最近一直在观看有关于敦煌的纪录片,所以对与敦煌的有关的东西都很感兴趣,特别是敦煌壁画的设色让我记忆犹新。在我国传统绘画技法理论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对色彩的“淡化”与“轻视”的观念倾向,色彩被看成是“西画”和“油画”所特有的、排斥于中国传统绘画“正宗”之外,形成中国绘画“重形轻色”和“重墨轻色”的观念。这种现念倾向势必将影响中国传统绘画的正常发展。敦煌壁画突出地显示出色彩的高度感染力和表现力,其色彩的丰富性、色调的多样性和色彩结构的规律性,无不显示出高度艺术审美价值,充分反映出我传统绘画在色彩领域由低向高的发展进化过程。总结其色彩效果的成因,从色彩的规律性高度进行剖析,这对于我国传统绘画走向世界,为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增强自身的生命力,促进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发展,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而本幅画作借鉴了一些壁画元素,运用敦煌壁画的用色方法,不再单一地使用黑白两色,构建山水建筑缥缈博大的意境,加人物元素,使之与中国的传统山水画有所不同。

  《众生相》指导教师王赞教授、顾迎庆教授、邓先仙教授,作者:陈苗。众生相及众生百态,个体之间关系交错复杂,挣扎与延伸;画面语言上,面具是亮点,解释众生精魂,众生百态,本相皆无。

  ……

  中国画的风格正日趋多变,显现出现当代的潮流特色,带给了我们新的艺术感受和希望。



2016年中国美院南山校区毕业画展观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