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吹毛求疵】 一加7Pro为什么要“吹”屏幕?浅谈近几年手机发展史(RainWay)

2019-05-16 20:35 作者:MayRainWay  | 我要投稿



看到一加7 pro吹屏幕,我坐不住了,决定蹭波热度,来简单聊聊这些年手机厂商都吹过啥。

首先,如果你是你个玩机多年的圈内人士,而且经常接触三星和苹果的旗舰设备,应该不会认为一加7的屏幕很牛逼。一加7的这块屏幕,更像是厂商使出浑身解数找出的一个能在其他友商面前吹的噱头!为啥要在屏幕上做文章?因为这块屏幕确实强,而且对手真的很弱,这几年国产手机商们都心照不宣的开了一波倒车。究竟在哪里开了一波倒车,且听我慢慢细谈这些年手机“噱头”发展史。

2010年左右的时候,我还在使用诺基亚的机器,当时我迫切的想要寻找一款超高像素密度的机器,但是很可惜,当时众多手机巨头还在使用果粒橙般颗颗饱满的屏幕,没人愿意做出改变!于是,仿佛伴随着我的呼应一般,iPhone4发布了!在发布会上,乔老爷子率先提出了视网膜屏的概念,毫无疑问,在当时,iPhone4的设计是极为领先,极为惊艳的,惊艳到改变了手机界,尤其是那块IPS视网膜屏,以至于影响了国产机市场众多年。

iPhone4

11年时,我有幸从亲戚那里接触到了中兴V880,我一眼便被这台设备的屏幕所吸引了,我发现这款手机的屏幕与众多普通手机屏幕不同,这也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屏幕材质的概念,在简单了解过OLED的屏幕的原理之后,我明白,这种屏幕材质一定会在未来征服手机界,尤其是在我接触过三星note3、note4之后,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事实证明我没错,在技术成熟良品率提高之后,AMOLED屏幕在手机上普及了。

中兴V880
三星note3
三星note4

说起来,既然提到了iPhone4,不得不说当时我曾经听到过的一则消息,据说当时iPhone4打算采用三星的OLED屏幕,但由于产能不足,最终放弃而选择了IPS,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当时iPhone4采用了OLED屏幕,毫无疑问,在那个国产商全力跟风iPhone设计的年代,他们一定会采用OLED屏幕!

iPhone4的发布,震撼了世界,以至于众多手机厂商相继跟风(也有厂商因为不肯改变遇上猪队友最终掉队)。那是一个生产手机的红利期,一下子涌现了众多国产手机商(现在活下来的没几个)。当时厂商们宣传的卖点几乎都在屏幕上,基本上都是默认使用IPS的屏幕(只有三星一直在旗舰上坚持使用AMOLED),更有甚者提出了超视网膜屏的概念,其实就是像素密度更高了,屏幕的总体体验确实不错,但是质量却不敢恭维。在超高像素密度的加持下,不在有人关心单个像素点是否存在坏点,可实际上,在当时的技术下,真正能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并不多,国家对于屏幕的标准是335,也就说,坏点最多不能超过5个,而当时国产机的大部分所谓的超视网膜屏幕,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往往坏点远远超出这个数目,但是毕竟像素密度高,没有人拿着放大镜去看,也就没有消费者爆出谁家手机屏幕不合格的丑闻。

又过了几年,厂商们似乎吹腻了屏幕,开始了在处理器上做文章,双核、四核、八核、16核设备层出不穷,各种吊打苹果,脚踢骁龙三星的宣传、水文层出不穷,不过实际上,苹果的自研处理器性能功耗要领先安卓阵营一年半左右,越是早期同一时期的安卓和苹果设备,在使用上,流畅度差距越大,近几年随着发展,安卓与苹果的差距则越来越小了。记得当时我也是个无脑果黑,可真正摸过机器之后,发现自己真的是个无知愤青,在iPhone、iPad上用safari缩放网页时,那种流畅度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丝滑,远不是安卓和电脑可以比拟的。联发科当时挺牛逼的,一核有难,八核围观真的很屌!

而后,随着市场红利的消退,众多手机商推出了舞台,纷纷倒闭破产解散,也有的选择远走国外,国内只剩下了我们熟知的这几家手机商角逐。

随着苹果第一款双摄手机iPhone 7 PLus的发布,众多手机商纷纷跟进,开始在摄像头上发力,双摄,三摄,甚至五摄,单镜头大像素糊弄消费者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稍微一个内行都因该明白,影响成像素质的并不是像素多少,感光元件的大小才是关键(就比如多年前HTC一款400W像素的手机吊打同期高像素设备),而在手机狭小的内部空间里,提升单个摄像头大小的做法并不明治,于是乎,多个摄像头的解决方案应运而出。

iPhone7 Plus
诺基亚9

又过了一年,iPhoneX发布了,其“超凡脱俗”的异形屏设计再一次搅动了市场,厂商们提出了全面屏的概念,市场涌现出了一大堆异形全面屏,刘海屏,水滴屏,美人尖,小刘海,大下巴,各领风骚(当初看小米8发布会真是把我笑死)。而也正是在这一年,AMOLED技术似乎真的成熟了,厂商们纷纷采用AMOLED材质的异形屏,市场终于如我所预料的那般,被AMOLED占领了,这对我来说,好像是一件好事,但似乎,又和我想的不太一样用户群中也随之发出了LCD永不为奴的声音,这究竟怎么了?用AMOLED屏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

iPhoneX

实则不然,虽然在屏幕材质上,AMOLED相比IPS等一系列LCD液晶背光面板是一种进步,但厂商们心照不宣实实在在的开了一波倒车!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说,作者你是不是要说DC调光和PWM调光!!!

当然不!在我个人看来,所谓的PWM和DC调光,很有可能是个营销噱头,我举个简单的例子,这是我偶尔在贴吧看到的一则评论,黑鲨手机在发布时宣传是通过硬件进行的DC调光,而小米9则是通过后期软件更新实现的DC调光,其他手机厂商也都说通过后期软件跟新实现DC调光,那么这个通过软件的DC调光真吗,究竟真不真?这种实现方法,和国内一众造电视的用SDR屏幕通过算法软解HDR片源表现HDR效果有什么区别?

好了,这个问题就此打住,我们来继续说A屏,厂商们究竟在哪里偷偷开了倒车。如果你是一个详细了解过A屏的人,应该知道AMOLED屏的像素排列方式,A屏采用了Pentile排列而不是LCD上常见的标准RGB排列,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以标准RGB计算,同像素密度下的LCD屏幕要比A屏细腻,A屏的细腻度实际表现只有LCD的80%左右!举个实例,iPhoneXR的LCD屏幕其实是和目前主流的1080P+A屏处在同一水准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无2K不A屏”这句话了。

左为标准RGB,右为Pentile排列

A屏的实际像素密度其实要用Pentile来计算,而不是标准RGB的像素密度计算方法,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厂商对之避为不谈。那么,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A屏不采用标准RGB的排列方式,这其实是由于A屏的寿命决定的,有兴趣的同学自己查查吧,我不再多说了。

以我手上的魅族16X为例,它的屏幕实际表现连三星五年前发布的Note4都比不上,而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屏幕都是6英寸左右的2340x1080的屏幕,这种机器的屏幕实际体验,不难想象吧?可能又有人要说,我不需要2k屏,没用!但我想说,如果你用惯了三星和苹果旗舰的屏幕,突然换成主流国产机的屏幕,你一定会用着不习惯不舒服!用了好屏幕好耳机就回不来了,这并非空穴来风!这也不难理解一加7 pro为何要在屏幕上大做文章了,因为只有苹果和三星还在坚持给旗舰上好屏幕,它所面临的一众国产机对手,屏幕是真的垃圾!

魅族16X

那么,在文章的最后,你认为手机等一系列数码设备的下一个突破点是什么?纳米工艺的制程似乎走到了极限,但厂商仍可以通过堆叠的方式提升性能。电池技术进步缓慢,或许我们能够在电池技术获得突破进展前见证“真”屏下隐藏摄像头全面屏技术也说不定,欢迎讨论!


【吹毛求疵】 一加7Pro为什么要“吹”屏幕?浅谈近几年手机发展史(RainWay)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