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年安徽师大333教育综合小学教育考研经验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2020-07-05 11:10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文|王ZQ/  凯程网课学员

安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

 


本来想出了录取结果就写一个帖子,说一说这一年多的故事。奈何天生懒癌,不逼自己,永远也不想动弹。这既是答应学弟学妹们的一个考研经验贴,也是对自己人生一段经历的总结。

 

一、介绍自己的情况

 

报考院校:安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一志愿一战上岸。不跨专业,本科小教,挂了两次课,逃了无数节课真不是个好学生,到现在六级还没过,唯一自豪点的就是自己的交际能力还比较满意,但是考研毕竟不考与人胡诌。

初试排名第23,当时招27。复试排名:第2,扩招到36人,总排名18。

 

二、考研心得

就是幸运二字。

幸运1:有个支持我的男朋友,虽然平时没少生气,关键时刻秒变暖男。

幸运2:有个一直指导我的可爱学姐,从我决定考研到我考上,一直一直陪伴着我,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我决定要考安师与我的学姐有很大关系。初次考研,一定要多联系学长学姐,我们不一定有足够的经验去面对诸多困难,如果有前辈带领着,心里会非常踏实,明确了方向,踏踏实实去做就好了。

幸运3:我拥有并肩奋斗的舍友,那么久的时光,早起晚睡,胜似战友,有很多我崩溃时她们安慰我的样子,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一直认为没有那么好的环境,光靠我自己是坚持不下来的。

幸运4:我找到合适的地方学习—一个沙发扶手,可以观察小哥哥(皮一下很开心),关键可以随时随地背书,逍遥又自在。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都在心里。

 

三、复习过程

 

1. 333教育综合

无论跨不跨考,都要很有信心学下去,不要觉得本科教育学的很厉害,其实四年真没学多少东西这句话是在说自己。一直跟着凯程,有很多朋友也在看学姐笔记,都是可以的,从始至终跟着一位老师,结果都不会差的。七月份才看完凯程强化班,认认真真做了自己的笔记。建议学弟学妹,笔记一定要自己做,那将是你接下来一遍遍背书的基石,笔记记得留白,后面跟着凯程还会补充很多知识点和热点。

 

从七月多就开始背诵了,第一遍踏踏实实的,小知识点也要背。基本功一定要夯实,后面才会越来越快。我是一共背了六遍,遍数都是小事,只要能记住就行。教心里面的关于学习策略的知识,都可以用在自己身上,教人者先教己,越学“教育学”,越觉得自己也会学习了。

 

外教史的笔记是最多的,可是后面越来越发现我们学校很多知识点都不太考最后几遍就边背边撕笔记,后来留下的都是精华。教原知识点很活,要看自己学校出题风格,是背诵就会写的多,还是联系教育热点多。

 

①分析真题,会有很大的收获

 

安师的真题,我研究了一遍又一遍,发现它喜欢出中外教的人物,教原喜欢联系热点和中规中矩的简答题,教心喜欢出关于人物和实施策略的题。

 

这使我在考前明白复习的重点,研究出题风格,大胆取舍,最后我预测到了颜元、长善救失原则、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等题。

 

研究真题让自己心中有数,到考场上一看,这不就是自己之前预测过得,小样儿,写就行了呗,还怕个啥。(顺便看看近几年真题风格换了吗,不一定都是那一批老师出题,要是换风格了,除了都准备着别无他法)研究真题是需要在一定基础上的“锦上添花”,切勿啥也不背,就看真题,谁也赌不起。

 

导师的文献也要看!我一直觉得初试跟导师还没大联系吧,333最后一个题“研学旅行”,真没见过,分值还很高,完全就是自己编的。

 

直到复试查阅导师文献才发现,专业负责导师近几年就专门写了关于“研学旅行”的一篇论文,并进行了发表,怪自己的阅读面太窄了。

 

②背书难的问题。

 

谁都难,别死背,记不住。还是看自己学校的真题,看看题目是需要背的,还是自己理解着答上也可以的,我觉得老师也不喜欢只会背书的机器。

 

背书的时候一定多动脑子想一想,联系时代背景(还是像教心写的一样,自己背书形成认知结构,拥有自我效能感,不断反馈激励自己,背过了吃点好的),框架为王!

 

听听徐影老师的话吧,让背大框架就认真背,后面再加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去阐述,别给咱的小脑袋那么大的记忆负荷背框架,就是为了在脑子里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方便提取知识。

 

考场上你记不起来这个知识点,你可以从两边往这里推,不过建议还是背的越熟越好,3个小时时间很紧张,基本读上两遍题目就要写了。

 

③背书方法

 

闹钟法:准备一个闹钟,我爱走神,所以每五分钟一个铃,这段时间必须背过一个名词解释,十分钟必须背过一个简单题。屡试不爽。徐影老师推荐。

 

讲课法:以后很多教育学同学是当老师的,想象自己在给很多学生讲教育学知识点,能把学生讲懂,自己也能明白。讲课有时很有意思,起码不会困。

 

再说一说背书防遗忘建议。我是一轮一轮来的,每一轮里面又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去记忆,防止遗忘,例如把教原分为八天背完,分别为教原(一)、教原(二)······

 

今天背(一)。

明天背(二),并复习(一)。

后天背(三),复习(二)、(一)

第四天背(四),复习(三)、(二)…

 

以此类推,这样的好处是背的每一轮里面其实都又背了至少三遍,节省时间,天天看这些知识点,不会背都能混个脸熟。

 

④计划的重要意义

 

一定要有计划,每个月的,每一天的,每一小时的,量化,细致。我喜欢将每天的任务早晨到了图书馆就写下来,再一个个打钩,将进步可视化,这是给自己最大的积极暗示,一段时间会发现自己已经学到了那么多东西,会有发自内心的自信和满足,就不在乎考试的紧张,只想着将自己的计划完成就好了。当天要背的认真背就行,需要复习的只需要在心里过一遍,看书看一遍,睡前想一遍就可以,不然压力也很大,会发现第一天背了那么久,今天还是不会背。

 

太正常了,不用担心,现在都会了,后面几个月干啥,都是背了忘,忘了背的过程。我是不够聪明的,只能一遍一遍多看.

 

我猜想学弟学妹们也可能会有总背不过的困惑,所以每一轮背诵只要给自己定这一轮的目标就好啦,第一遍我希望能记住50%,第二遍70%,第三遍85%······慢慢来嘛,只要是在进步的,踏踏实实的,后面背的速度快的超出你的想象。


别跟别人比。你的对手,只是手里的知识点。干掉它们,就赢了。


 凯程最后出的真题班,尤其是教育热点班,精华!重要!出题老师不会想教育硕士是死背知识的,而我们教育学最后还是要联系实际、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

 

教育热点、教育公告都能扩展思路,从应试上说还可能直接作为材料分析题的材料出现,见过和没了解过的同学从答题的心理期望和踏实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建议不仅在日常学习中多接触教育前沿知识,更应把握好凯程的教育热点班,系统的掌握分析策略、答题思路。

 

2. 826专业课二

 

买了学姐笔记,买了淘宝试卷,买了小学教育概论,你会发现学姐的笔记超多的,眼花缭乱。相信考上的学姐们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过注意防诈骗。

 

我买了两位学姐的笔记,加入买的826模拟题,又把826书从头到尾过了很多遍,加入自己本科学的“小学班级管理”等课程的知识点,汇集在一起,才有了我自己的笔记。

 

要是买笔记的话,一两份就足够了,不然你就一直停留在,比较异同,比较优劣的层面,你的任务是考上!不是研究人家的笔记好吗!过多的资料只会让自己思维混乱。我去年就犯这个毛病,我好友教育我,让我改邪归正。

 

抓紧确定学校,确定后,专硕抓紧买专业课二的书,看吧,别留着了。我就吃了这方面的亏,到九月份才看完第一遍书,十月份才整理出来自己的笔记。那时候才觉得压力真大。好在指定书目背诵起来还比较简单,一开始两周背一遍,后来一周一遍,最后三四天一遍。

 

还有二十几天考试时,不想背了,又去研究真题,发现826最近几年的论述题,看着像课本内容,实则与教育热点也很相关,比如2019年考班主任批评权,看着像考“班主任”,实际上也联系了热点。

 

于是最后几天,包括考试的那天中午,我都是抱着我的教育热点笔记一直在看。下午到考场上,我的心情是黑人问号脸没有一道826教材原题!真是庆幸,之前一直关注教育热点。再一次强调,真题!真题!

 

实际上分也不算高,才110分但是毕竟是自己一分一分挣来的,不嫌儿丑的心态吧。

 

默写:333和826到了最后,都可以进行默写,全书默写,之前背的框架发挥了用处,你如果全书都能默写出来,还怕考场上一道题不会嘛。

 

默写关键词,甚至想起来的知识点只打一个对号也是可以的。节省时间。考试,不考背的怎么样,考的是你能把背的从脑子里,提取出来嘛。所以默写是强迫自己回忆和提取的过程。痛苦却很有效。

 

3. 英语

 

全程跟的某东方,报班最大的好处就是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单词:研词+道长的十天背完考研词汇,有空就背。自己整理真题里面不会的单词,一个本子,发现一些单词真的是常考。

 

今天做这个英语一的题,有它;后天做英语二的题,还有它,那这肯定是重点。有时候在阅读出现,有时在翻译出现,背过就是了。不一定所有单词都会背、会拼写。有很多起码得认识。

 

长难句:《句句真研》,自从学英语就没弄懂的语法,看了这个课,才算懂了点,真是喜欢。

真题。黄皮书。英语一+英语二。要是我说,我觉得无论考英语几,都应该做,出题风格都是相通的。

 

例如“长难句出必出题”、“阅读的本质是逻辑”、“注意转折处”等等,只有去多接触真题,才能总结出来做题技巧。

 

完全看真题就足够了,真题都做不完。最后两年的真题可以留一留,考考自己,看看水平。 我2018英语二,70分,2019英语二,79分,最终成绩72分,也跟我模拟的差不多。

真题一遍可能不太够,要经常翻看长难句。

 

阅读:推荐唐叔,还是不错的。

 

翻译:唐静,是个男老师。

 

完型:易熙人,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讲述的那叫个淋漓尽致。

 

作文:背的道长的作文+刘晓燕的写作强化班,整理出来自己的模板。不放心,把我的模板套用到很多真题作文中发现合适,才完全信任我的模板,考试完全用的到。平时多练字,我一直练王江涛的印刷体,应该也是加分项。

 

4. 政治

 

徐涛的课+肖秀荣的题=王炸 

六月份听完了徐涛政治基础班,七八月份听完了强化班,在核心考案上画的密密麻麻的

九月份开始做肖1000题第一遍,十月份第二遍,十一月份第三遍。后面就看错题,做模拟题。

肖四+肖八,跟着就对了,我做的平时的选择题分数,与最终选择题得分差不多(最后选择题得分42),大题肖大大都压的差不多,可是自己偷懒,没有好好背马原,第一个大题不会,其他的就是把背的写上去就行了。当时老觉得政治好可怕,到考场上写的时候,也感觉不到啥了。离考完还有半个多小时,就写完没事干了。

 

四、注意

 

1、考试前不要多喝水!早上不要吃汤汤水水的饭!我住的宾馆外面,只卖老母鸡汤,我政治和333都是考着试,在老师监督下,去的厕所。心态没崩,但是333的时间明显不够用了。

 

2、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干固定的事。考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见识过有同学三个月考名校,我知道反正我不是。例:早上八点到十点,一到这段时间,就搬着自己的小马扎到图书馆门口背333。当后期背书内容增多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排斥和无所适从的情况。

 

3、不到最后一刻,监考老师喊你进场,背诵都不停止。只要背的好,原题没得跑。

 

五、复试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成绩,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国家线,不知道能否进复试,不知道复试考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复试,疫情让20届考研的学生,崩溃。

 

什么都没法确定的情况下,多准备一点吧。我初试排名比较可后,好在复试成绩还比较称心,总成绩最后冲前了几名。我想跟认真备考应该有关系,哪怕考不到自己准备的,但是心里底气很足,不惧怕跟导师沟通。

英语问题,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嘟囔了个啥。我估计老师也听不懂,可是我太淡定自若的样子让老师误以为我是会的吧。

 

专业课问题,自认为答的还是比较好的,有逻辑,分点回答,注意微笑,加入手势更好的表达自己。加入初试学的知识点,会让老师觉得你基本功很扎实。虽然不敢看老师,但是我能感觉到老师在对我点头。复试中总有一点点的暗示,你会觉得自己是妥了,还是已经被放弃了。例如老师哈哈大笑,老师说这孩子不错,老师露出来姨母笑。

 

我面试结束的时候,老师拿着话筒说(我也没听懂),我就问“不好意思老师,我没有听清楚,您可以再说一遍吗”,于是老师又一本正经的跟我说了一遍“考生再见!”其他老师都笑了,我也笑着跟老师打招呼说老师辛苦啦,老师再见,我就愉快地微笑着,等待老师把我踢出考场。

 

插一句嘴,凯程的复试班也是干货满满。

 等学弟学妹们过了初试,可以再来找我聊一聊复试的内容最大的收获,让我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感到自己的不足,也正视了自己的强大。

 

希望可以像我认识的学姐们一样,我的老师们一样,越来越优秀。

 

过去的,不觉得痛苦。身在其中,才能感同身受。考研不只是一个人的奋斗,等你学累了,别忘了跟小伙伴出去玩会,给家人打个电话,跟对象吵个小架。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心向往之,行必能至。期待大家的好消息!

 

 


2020年安徽师大333教育综合小学教育考研经验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