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前所未有的的卷,世界前10大学offer,从南京出发!

2023-07-07 12:51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写这篇总结的时候,不知不觉这磨人的申请季基本已经度过了,虽然还有个别拖延症的学校没有出结果,但是已经拿到了最想去的项目的offer,所以也不打算再等了!回顾自己整个的申请过程,因为疫情和自身专业的原因,虽说有些波折,但总算还是收获了比较不错的结果。如果下文的一些总结能够对后面的学弟学妹们有些许帮助,就足以让我慰怀了。


背景&申请结果

我的背景:南京大学

地球系统科学与环境实验班——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

GPA: 4.45/5.00;

IELTS: 7.5 R8.0+L8.0+W7.5+S6.5

GRE:项目optional,申请未提交


科研经历:本校科研3段,1段学院组织的和瑞士德国学校合作的暑期国际科考,海外导师科研2段

暑校:2018年英国牛津大学;2020年昆山杜克大学

Paper:一篇CSSCI(一作发表);一篇SCI(共一,提交材料时under revision,面试时accepted);一篇SCI(一作,提交材料时working paper面试时under review)

实习经历:无实习


我的申请情况:

MSc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Imperial College London(去向)

Master of Economics (Theory Stream), HongKong University 


01、时间线

回顾整个大学四年,我应该算是比较早就确立了出国的想法,在反复比较几家终结之后选择了世毕盟,事实证明在申请过程中世毕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到大四申请季前,其实主要就做两件事,一是不断打磨自己的背景,二是提高自己的标化成绩。一直以来,我的申请目标就是phd项目,所以从大二下进组开始,大部分的课余生活就是和文献与数据打交道,由于本科培养模式的特殊(南大地学所谓2+2的实验班),看似学了各个学科的课程,实际上却没有机会深入了解任何一个学科,于是我的科研也就横跨了最开始的环境工程的实验室科研,后来本校老师的环境健康方向的研究探索以及大三开始加入duke教授课题组开展的环境经济学研究,这样的优点是我几乎涉足了环境科学领域的所有方向,缺点就是在申请的时候每个方向都没能做出过硬的成果,这也是最后为什么选择先读master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于其他标化成绩,GPA的话从大二下分入专业以来一直就排在前10%,加上专业课对我的难度不大所以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雅思的话从高考后考第一次开始到最后一次出分已经是第四次考了,由于疫情的原因,一直拖到9月份才拿到有效的雅思成绩可以说是有一点点赶了,GRE也是,本来2月的考试一直拖到7月,由于各种事情的打扰一直没能专心备考,本打算10月突击一下后来发现申请项目都不需要,也就不了了之了,这里还是建议大家有时间还是尽早把语言考了,毕竟明年大概率是不会optional了。


从9月开始就是漫长的申请季,尽管10月份差不多材料的初稿都差不多完成,加上邀请老师写推荐信(非常感谢我的几位推荐人,都很爽快的答应了我并且应该也是写了不错的推荐信),差不多11月中旬递交完英国主申的几个硕士项目的材料,12月份陆陆续续交了几所美国的phd(没有抱太多希望,所以只冲刺了几个top学校的项目),然后就是等待。1月的时候收到了HKU的offer,然后不出意外陆陆续续被几个phd项目拒了,最后等到3月份收到了IC的面试,面试完当天收到offer基本宣告申请季结束。



02、选校选专业

一开始我的兴趣一直在环境政策,环境污染与环境健康领域,但是暑研的过程让我逐渐对环境经济更感兴趣,于是我申请的项目主要包括了偏经济master(补背景),偏环境master(背景最符合最有把握),环境经济与应用经济phd(碰碰运气,phd肯定选最感兴趣的但是到申请为止没什么成果希望不大)。由于疫情的原因,除了美国几个top项目的phd外,主申的master放在了英国,HKU的申请是当时想试着转经济方向,谁能想到还没交推荐信他就发了offer还要两周交定金只能早早拒了,IC这个项目由于课程以multi-disciplinary的课为主,偏向研究并且会有大量的project参与机会一直是我的首选,LSE偏经济对于我这种理工科背景的人太不友好,而UCL,不出意外申G5都会拿它保底(然而这个拖延症到现在也没个消息)。

 

其实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想好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从这一点上说没有直接申到phd也许是件好事,可以让我在读master的过程中再思考一下自己的方向,未来的研究是偏向Econ还是Policy Evaluation还是做pollution control和health effects,phd选定了大概率就后悔不了了,当然现在美国的局势也不明朗,还是先去英国观望一年在做决定也是先申master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可以说这个想法是疫情爆发以来种种对我的申请产生的最大的影响)。


03、申请材料&面试

申请的材料是用行动写出来的,这是我一直坚信的,其实之前三年,你的三围,CV和PS的干货,推荐信的内容基本都定了,申请季要做的就是有机整合好之前的所有材料,将最好的自己展现在对方那里。这里尤其要感谢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姐姐和mentor不断地和我meeting帮助我修改CV和PS,从初稿到终稿,我们讨论了不下十余次,最终形成了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文书。

 

另外关于推荐信,国内的老师一般都会让你先给一个初稿,有的教授基本就会原封不动的提交,有的会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修改但是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动;海外背景的教授推荐信都是他们写的,就我而言,我是在邀请老板写推荐信的时候提交了一份个人的summary,这样可以帮助老板更好地了解你具体做的工作和优势,当然,要给出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建议提前1个月就要联系,不然临近ddl会很赶(毕竟越牛的越忙)。关于面试,phd的面试以学术为主,master的话以IC为例,最主要的就是希望你证明你很适合他们的项目,但是只要充分做好准备,保持自信,面试这关应该不难过。


04、关于世毕盟

关于世毕盟,首先非常感谢我的培训师和mentor,对于整个申请流程的规划,各个时间节点的安排,以及在申请过程中随时遇到的问题,培训师都会及时耐心地加以解答;mentor学长是Yale University非常优秀的博士生,从最开始大二大三时选择方向,背景课程的提升,到申请季如何套磁,以及帮助我反复的修改文书的内容和逻辑,mentor都以非常专业的视角给予我帮助和指导。当时签约世毕盟的时候最看重的就是这种培训师+mentor的辅导机制和半DIY的申请,对于我们这种相对小众的学科,在申请过程中有一个专业领域的优秀指导者相当重要,另外,在指导下自己反复推敲和修改CV与PS的内容的半DIY模式比起有的中介直接给你写文书而言更能提升能力和在文书中真正展示自己的优势,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还要感谢世毕盟南京地区的吴老师等在申请过程中的关心与帮助。



05、 写在最后

说实话,疫情对于这一届的出国党来说还是有影响的,去美国的风险变大了,人文社科的phd缩招了,去英国今年真的是前所未有的的卷,身边也有很多同学选择了保研或者直博就留在了国内,但我并不后悔当初选择要出去闯一闯,毕竟坐井观天如何知道天之大,跳出舒适圈有更多的挑战也有更大的机遇,选定的路就勇敢地走下去!


前所未有的的卷,世界前10大学offer,从南京出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