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战役:大周政权的建立
大约在前几年,看过一篇黑朱元璋的文章,里面罗列了好多条老朱的罪过,其实有里面有很多都是在历史上发生过的,比如说:殉葬。虽然明孝陵的地宫没有经过考古发掘,但是到明英宗废除殉葬之前的明朝藩王陵墓的地宫,也已经有很多重见天日了。如湖北的郢靖王陵,这朱元璋的二十四子郢靖王朱栋和其妃郭氏的合葬墓,除了墓主夫妇二人的棺木,人们在地宫中还发现了六名殉葬的年轻女子,由此可见,殉葬确实是早期明朝王室丧葬的风气,无论殉葬习俗来源于何处,这都是需要批判的。

但是那篇文章中还有一条罪过,那就是苛待张士诚旧地的百姓,其实这一条我觉得始作俑者还是有一些想当然了。首先明初确实对张士诚占据的江浙旧地收税较高。如果明政府真的以江浙人民怀念张士诚为由而对其进行报复性的高税收,这多半就是一个借口而已,因为在宋元时期,江浙地区的赋税负担就已经远重于其他地区,为什么呢?因为在安史之乱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就开始南移,直至南宋时期,江浙地区的发达程度已经远远超越其他地区,你不可能让甘肃或者是被战火摧残了将近300年的陕西为新生的大明王朝负担更多。朝廷伸手要钱,这些地方的官民也没办法把钱粮变出来,是不是?

但是我们从这一系列的传言或者史料记载,可以看出,这位张士诚在江浙地区的口碑,那是相当好的,为什么呢?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位和朱元璋并立的吴王殿下。

张士诚,字九四,泰州白驹场亭人,家中还有弟兄三人: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皇明平吴录》记载张家“以贩盐为业”,就是售卖食盐,但是你要说他主业是个私盐贩子,我觉得不太可能,因为后面又说了“市盐诸富家,易之多肆凌侮,或负其直不偿”这里不仅说明了张士诚在起兵之前恶劣的生存环境,还体现了一点,那就是老张同志很可能还是有合法身份的,如果张家兄弟真是单纯的刀头舔血的私盐贩子,那这些大户反而不敢去惹他《明史张士诚传》记载说张士诚兄弟“并以操舟运盐为业,缘私作奸利”很明显,私盐贩子只是兼职。

当了私盐贩子,那就注定不是什么老实人,不是什么老实人,那眼睛里就注定揉不得沙子,更何况是天天欺负自己的阔佬们。除了各个盐商富户,欺负张家兄弟的人还有弓兵丘义,这个人更是嚣张“尤屡窘辱之”。至正十三年的正月,再也无法忍受压迫的张士诚兄弟四人以及盐民李伯升等十几人,合力杀死了丘义以及所有曾经欺负过自己的阔佬们,并且放火焚烧他们的豪宅,结果火势难控,一下子烧了上百家,张、李等人知道元朝官府定不会放过自己,索性起兵反元,张氏兄弟在当地盐民之中颇有威望,同时元朝的苛政以及官吏的压迫也是一日更胜一日,盐民们干脆纷纷投身于反元斗争之中,于是张士诚兄弟获得了一支规模可观的队伍。

但是刚刚起兵就遇上了一头拦路虎:当地的地主大姓刘子仁带领手下的武装于丁溪阻击起义军,不但杀伤了大量的张士诚部兵马,而且还一箭射死了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义,张士诚大怒,猛攻刘子仁,血战而杀败之,刘子仁的残兵败将乘船出海而逃。丁溪血战之后,张士诚的部队膨胀到一万多人。到这一年的三月,张士诚的大军攻克泰州。高邮知府李齐前来劝降,义军不受,不仅如此李齐本人还被拘留,直到义军发生了一次内讧,李齐才得以返回高邮,李齐返回高邮之后,元朝淮南行省以左丞偰哲笃镇守高邮,李齐出城守甓社湖。

到五月份,张士诚部数人冲进高邮城,狂呼乱叫,高邮全城溃奔,高邮城的元朝官吏根本就没有任何抵抗便一哄而散,李齐急忙带兵前来救援高邮,结果城门已经关闭,此时元朝廷正好有诏书赦免反叛者,于是张士诚欺骗李齐,只要他进城义军就接受招抚。结果李知府上当了,刚一进城就被义军活捉,城外的军马群龙无首,结果迅速溃散。张士诚企图留用李齐,李齐始终不愿意投降张士诚,张士诚又使其跪,李齐呵斥曰:“我这膝盖是铁铸成的,怎么可能跪你这个贼?!”张士诚终于被激怒了,用铁锥砸碎了李齐的膝盖,然后将其凌迟碎剐。

六月份,元朝淮南行省的平章政事福寿派兵来攻,结果被打败。到第二年,张士诚自称诚王,国号大周,正式建立政权,并且在这一年的六月份接连攻陷扬州、盱眙、泗洲。

九月,元朝丞相脱脱发兵前来平乱,这次出兵可以说是相当的壮观,有人说,此次出兵,元军有百万之众,当然,这肯定只是号称人数。但是其实际兵力仍然相当可观《元史脱脱传》记载“诏脱脱总制诸王诸省军讨之。黜陟予夺一切庶政,悉听便宜行事;省台院部诸司,听选官属从行,禀受节制。西域、西番皆发兵来助。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在人数优势之下,张士诚吃了大亏,在六合被元军击溃,被迫退守高邮,大纵、德胜两湖的12个水寨全部被消灭。

元朝大军猛攻高邮,张士诚义军拼死抵抗,双方的军队一直打到至正十五年年初,在人数优势之下,张士诚似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时。

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瓦解的,脱脱平定各路起义军,为大元朝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最终引难防背后同僚的暗枪,吃了一发政敌的弹劾,昏聩的元顺帝不顾战局,直接削去脱脱的军权,换人继续指挥战斗,结果就趁着元军换帅的空隙,张士诚带领残余的几千人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发动了反击,大败元军,大周政权就此转危为安。

一年后,淮东饥荒,张士诚趁机由通州渡江入福山港中,攻陷常熟,守军将领脱寅逃走,张部又攻陷平江,同时攻陷湖州、松江及常州诸路。张士诚以平江为隆平府,把都城由高邮迁到此地,将承天寺作为府第,七月,张士诚又攻陷杭州。到此为止,老张已经占据了浙江江苏的大片富庶土地,足以割据一方,成为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主要的对手之一。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