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交流互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成长。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基于不同历史、国情、习俗等因素孕育出不同文明,各有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消除文化壁垒,共同抵制观念纰缪,共同打破精神隔阂,将凝聚全球共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携手绘就现代化新图景。
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各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形成发展和繁荣进步离不开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人类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当今世界现实已经证明,把一种文明凌驾于另一种文明之上,把世界分割成不可调和,忽视文明间和睦相处的可能性将严重阻碍国家间关系与全球秩序的和平稳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要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就必须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文明交流互鉴破解时代难题。当今世界已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不利于发展的因素愈加增多,全球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也愈加凸显,就更加需要在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中找到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对于携手实现人类社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秉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作为自己力量的基点,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对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另一方面,树立合作共赢意识,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作为核心任务,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愿同各国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征程难免遭遇坎坷,但前途终归光明。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百年变局下,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全球文明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架设起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体现中国对促进文明发展的深刻思考和责任担当,让世界感知文明互鉴之可贵,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正能量。
(南平市松溪县松源街道党工委 魏文欣)